第一章 绪论 1
1.1 问题提出 1
1.2 研究意义 2
1.2.1 理论意义 2
1.2.2 现实意义 3
1.3 文献综述 3
1.3.1 工程研究概述 3
1.3.2 关于工程技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探讨 14
1.3.3 关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17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6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26
1.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27
第二章 工程哲学的兴起 29
2.1 工程哲学的创立及基本内容 29
2.1.1 工程哲学的创立 29
2.1.2 工程哲学的基本内容 33
2.1.3 研究工程哲学的重要意义 36
2.2 工程的内涵与特征 39
2.2.1 工程的内涵与定位 39
2.2.2 工程的基本特征 45
2.3 工程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 49
2.3.1 工程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49
2.3.2 工程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53
第三章 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观 57
3.1 科学人才观的含义 57
3.1.1 新中国人才观的历史演进 57
3.1.2 科学人才观的内涵与特征 64
3.2 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及类型 72
3.2.1 工程技术人才的界定 72
3.2.2 工程技术人才的类型 78
3.3 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 81
3.3.1 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 82
3.3.2 工程技术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90
第四章 工程技术人才的伦理观 95
4.1 工程伦理的解读 95
4.1.1 工程伦理的产生及内容 96
4.1.2 工程伦理的功能 98
4.2 工程技术人才的伦理准则与伦理责任 99
4.2.1 工程技术人才的道德行为准则 99
4.2.2 工程技术人才的伦理责任 103
4.3 工程技术人才伦理观教育 105
4.3.1 工程技术人才伦理观教育的必要性 105
4.3.2 工程技术人才伦理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10
第五章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观 114
5.1 工程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 114
5.1.1 创新的含义 114
5.1.2 从技术创新到工程技术创新 117
5.2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的基本特征 121
5.2.1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意识 121
5.2.2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122
5.2.3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品格 124
5.3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126
5.3.1 工程技术人才创造力的开发 126
5.3.2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的培育 127
5.3.3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132
第六章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138
6.1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状况 138
6.1.1 面向21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138
6.1.2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41
6.2 国外工程教育发展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147
6.2.1 美、德、法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 147
6.2.2 当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 163
6.2.3 国外工程教育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169
6.3 构建面向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177
6.3.1 建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177
6.3.2 建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伦理教育机制 182
6.3.3 建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 186
6.4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87
6.4.1 工程教育国际化及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向 188
6.4.2 加强管理制度创新 195
6.4.3 实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98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