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前语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宗教 1
第二章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教 59
第三章秦汉三国时期的宗教 163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 243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教 353
第六章辽、宋、金、西夏时期的宗教 441
第七章元朝的宗教 525
第八章明朝的宗教 565
第九章清朝前期的宗教 657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宗教 721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的宗教 778
第十二章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简介 881
第十三章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 914
主要参考书目 942
修订版后记 950
卷前语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宗教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自然崇拜 3
第三节鬼魂崇拜 11
一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12
二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15
三鬼魂崇拜的当代民俗学验证 17
四鬼魂崇拜与原始文明 18
第四节生殖崇拜 19
一女性生殖崇拜 19
二男女合生与男性生殖崇拜 21
三生殖崇拜的文化意义 22
第五节图腾崇拜 23
一考古学中的图腾资料 24
二文献学中的图腾资料 25
三民俗民族学中的图腾资料 28
四四灵崇拜与龙凤文化 30
第六节祖先崇拜 35
一女始祖崇拜 35
二男始祖崇拜与英雄神话 37
三祖先崇拜的文化意义 42
第七节原始神话 43
一天地开辟神话 44
二人类起源神话 45
三氏族和民族起源神话 46
四天体神话 48
五英雄神话 49
第八节原始祭祀、巫术、占卜 52
一祭坛、祭器 52
二巫术 53
三占卜 55
第九节小结 56
第二章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教 59
第一节概述 59
第二节古代国家宗教的形成时期——夏、商 63
一“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 63
二传说中的夏代宗教生活 65
三商代的宗教信仰系统 66
(一)上帝 67
(二)天神 69
(三)地示 70
(四)人鬼 71
(五)商代宗教观念的几个特点 73
四商代的宗教活动方式 74
(一)祭祀 74
(二)占卜 77
(三)巫术 81
五商代宗教的社会作用 84
第三节古代宗教的鼎盛时期——西周 86
一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与宗教观念变化 86
二“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 88
三《周易》蓍占及其人文意义 93
(一)《周易》的结构与内容 93
(二)《易经》的演算方法 96
(三)《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98
四西周宗教组织的完善 100
五周代的祭祀制度及其社会意义 102
(一)祭天地神祇 102
(二)丧葬与祭祖 105
(三)祭社稷及其他 110
六周代政教合一的“明堂”制度 114
第四节古代宗教的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战国 118
一古代宗教的传衍与衰落 118
二无神论思想的发生及其影响 124
三儒家的宗教思想及其影响 128
(一)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 129
(二)孟子“事天、立命”的宗教观 134
(三)荀子以人道释神道的宗教观 137
四墨家的宗教异端思想及宗教化社团 140
五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与神仙方术之学 144
六法家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传统宗教的批判 148
七“五德终始”说与“五帝”崇拜 152
(一)阴阳家邹衍与“五德终始”说 152
(二)“五帝”之由来及其演化 155
第五节古代宗教与先秦文明 157
一古代宗教与科学技术 157
二古代宗教与人文学科 160
三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 161
第三章秦汉三国时期的宗教 163
第一节概述 163
第二节秦王朝的宗教 165
一旧秦的宗教祭祀 165
二秦朝的官方宗教祭祀 166
三秦始皇的方仙崇拜 168
第三节西汉的宗教和神学思潮 169
一汉初的五帝崇拜和宗教祭祀 169
二太一神的确立及其与五帝神的关系 170
三西汉后期的天神祭祀与王莽修订祭礼 171
四西汉宗庙典制的沿革 173
五西汉的神仙方术 174
六董仲舒的儒家神学与阴阳灾异说的流行 176
七《礼记》中的宗教理论 182
第四节东汉的宗教和神学思潮 185
一东汉官方的宗教祭祀 185
二谶纬的风行 186
三《白虎通》的宗教意义 189
(一)敬天、祭天与法天 190
(二)祭祖与丧葬 191
(三)社稷、五祀及其他 191
四民间的种种鬼神之道与宗教风俗 192
(一)天官风角之术 193
(二)求雨、禳灾之风 194
(三)《论衡》书中反映的世俗神道 194
第五节道教的孕育与诞生 196
一中国道教的宗旨与特色 196
二道教的历史渊源 198
三道教产生于汉末的时代文化背景 202
四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 204
五太平道与黄巾军 211
六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214
第六节佛教概况与入华初传 219
一印度佛教简史及其基本教义 219
(一)佛陀创教 219
(二)原始佛教时期的基本教义 220
(三)部派佛教 223
(四)大乘佛教 226
(五)密教与印度佛教的衰亡 228
(六)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 229
二佛教初入中国的传说与史迹 229
(一)数条传说及其考辨 229
(二)两则重要史料 231
(三)东汉年间佛教的流布 232
三东汉译经及其代表人物 234
(一)关于《四十二章经》 234
(二)安士高和他所传译的小乘禅数学 235
(三)支娄迦谶和他传译的大乘般若学 238
四《理惑论》与三教之争的肇始 240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 243
第一节概述 243
第二节国家宗法性宗教的整顿 245
一宗法性宗教的神鬼系统 246
二宗庙祭祀系统 248
三宗法性宗教的政治文化功能 249
第三节道教的成长与整顿 251
一道教主要流派的演变及道书大量涌现 251
(一)魏晋时期道教的流布与分化 251
(二)道教组织的整顿与理论的完善 254
(三)道教兴起的社会文化原因 257
二《黄庭经》的道教内养理论 258
三葛洪和《抱朴子》 261
(一)生平与著述 261
(二)对道教“长生久视”理论的系统论证 262
(三)长生修炼的方法 265
(四)“玄道合一”的宗教哲学 266
(五)葛洪的社会政治理论 267
四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 269
五陆修静的道教理论与活动 271
(一)改造道教组织,重建南天师道 272
(二)编制灵宝斋仪,创立灵宝派 273
(三)撰写《三洞经书目录》,分类整理道教经典 274
六集南朝道教之大成的陶弘景 275
(一)生平著述 275
(二)总结早期道教,编写神仙谱系 276
(三)养神与养形兼顾,内养与外丹并用 276
(四)融儒援佛,力促三教合同 277
七道教对社会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278
(一)炼丹术与古代化学 279
(二)道教与医药学 280
(三)道教与气功 281
(四)古代性科学——房中术 282
(五)道教与武术、兵法 283
(六)道教与文学艺术 284
第四节佛教的迅速传播和发展 285
一佛教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85
二 三国、两晋的译经、传戒和求法 289
三道安与早期般若学的六家七宗 293
(一)整理佛教经典 294
(二)建立僧团仪轨 294
(三)探索般若智慧,兴起般若学研究 295
四鸠摩罗什和僧肇所传播的“中观”思想 299
(一)鸠摩罗什和他传译的大乘空宗之学 299
(二)僧肇和《肇论》 301
五慧远及其佛学思想 304
六僧官制度的创建及其功能 306
(一)僧官制度的产生 306
(二)南朝僧官制度及其功能 308
(三)北朝僧官体制的演化变迁 309
七寺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311
(一)寺院经济的产生与构成 311
(二)寺院经济的来源 312
(三)寺院经济的性质与经营方式 313
(四)寺院经济过度发展的弊端及国家加强控制的尝试 314
八南北朝的译经、经录与僧传 315
(一)译经事业及其代表人物 315
(二)僧祐和他的《出三藏记集》、《弘明集》 318
(三)慧皎和他的《高僧传》 319
九竺道生的涅槃佛性说 320
十群峰涌起的南北诸家师说 324
(一)南北涅槃师及在佛性问题上的争议 324
(二)毗昙师和成实师 325
(三)《三论》学的再弘传及三论师 326
(四)《摄大乘论》与摄论师 327
(五)《十地经论》与地论师 327
(六)《楞伽经》和楞伽师 328
(七)其他诸师 328
十一观世音、弥勒和阿弥陀信仰的流行 329
(一)观世音信仰 329
(二)弥勒信仰 330
(三)阿弥陀佛净土信仰 331
十二佛教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332
(一)佛教与文学 333
(二)佛教与建筑 334
(三)佛教与雕塑 335
(四)佛教与绘画艺术 335
(五)佛教与音乐 336
第五节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337
一三教的状况与相互关系 337
二儒、释、道三教几次大的理论冲突 338
(一)沙门敬王之争 338
(二)白黑论之争 340
(三)夷夏论之争 342
(四)神灭论之争 344
三三教冲突的政治表现——限佛、灭佛与兴佛 346
四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350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教 353
第一节概述 353
第二节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 354
一三教并奖政策的确定 354
二三教之间的斗争 356
三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 358
第三节宗法性国家宗教祭礼的整饬 360
一宗教祭礼的规范化 360
二祭天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362
三祭祖及丧服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364
四其他宗教祭祀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365
五国家宗教与唐代文化 367
第四节佛教的繁荣与挫折 368
一隋唐五代佛教的发展与王朝的管理 368
二隋唐的译经与经录 375
三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 377
(一)天台宗 378
(二)三论宗 382
(三)三阶教 384
四玄奘西行与唯识宗 386
五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 391
六高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 394
(一)禅宗的创立与传承 394
(二)禅宗的思想及其修习方法 398
七律宗、净土宗和密宗 403
(一)律宗 403
(二)净土宗 405
(三)密宗 406
八前弘期佛教初传藏地及与本教的斗争 409
九佛教与隋唐文明 413
(一)佛教活动的社会化 413
(二)佛教对诸多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 414
第五节道教的隆盛 416
一隋唐五代皇室崇道情况 416
二道教清修无为理论的发展 419
(一)清修无为派的著名道士 420
(二)成玄英、李荣的重玄学 422
三外丹道的兴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 427
四道教与隋唐文化 430
第六节若干西来新宗教的流行 432
一景教的流行 432
二伊斯兰教的初传 434
三袄教的流传 436
四摩尼教的流传 437
五景、伊、袄、摩四教的流传与唐代文化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