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儒学概况 1
上编 儒学历程简述 11
第一讲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与荀子 13
一 孔子生平 14
二 孔子的贡献 14
三 孔子的影响 16
四 孟子的生平和思想 17
五 荀子的生平与思想 21
第二讲 秦朝焚书坑儒 27
一 先秦儒家独立精神 28
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0
三 焚书坑儒 32
第三讲 汉朝独尊儒术 35
一 儒学创新,服务政治 36
二 从《史记》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40
三 从人才选用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42
第四讲 汉唐经学 45
一 经学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46
二 五经简介 46
三 汉代经学 49
四 唐代经学 52
第五讲 两宋理学 55
一 二程“天理” 56
二 朱熹理学 58
第六讲 宋明心学 67
一 陆九渊心学 68
二 阳明学 71
第七讲 传承革新与近代批判 75
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76
二 传承改革,综合创新 79
三 势非圣意,理在民心 83
四 旧儒新潮,五四运动 85
中编 儒学关键词 89
第八讲 儒家谈孝 91
一 孝出于报答养育之恩 92
二 《孝经》的内容与孝的意义 92
三 对应原则与孝的误解 93
四 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97
五 现代的孝德分析评价 100
六 关于孝的两大争议 101
第九讲 儒家谈仁 105
一 孔子论仁 106
二 孟子仁政 107
三 董仲舒说仁 109
四 对内德治 113
五 治世以大德 116
六 对外德治 119
第十讲 儒家谈义 123
一 义与利 124
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5
三 讲义“功贤于耕织” 127
四 义者,宜也 128
第十一讲 儒家谈中 133
一 中 134
二 中庸 135
三 中和 138
第十二讲 儒家谈和 141
一 和而不同 142
二 团体内部:家和万事兴 143
三 国家内部:和谐 144
四 和为贵:和平共处 145
五 齐物我:人与自然的和谐 146
六 和谐与竞争 148
第十三讲 儒家谈礼 151
一 礼与乐 152
二 礼治与刑政 154
第十四讲 儒家谈德 157
一 重德轻才 158
二 唯才是举 160
三 无求备于一人 163
四 德才须分析 166
五 亲近来远 167
第十五讲 儒家谈教化 171
一 教化为治国大务 172
二 太学为教化本原 175
三 人性是教化的根据 176
四 儒术是教化的原则 178
五 儒术的主要内容 181
六 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182
七 教师 184
下编 儒学与当代社会 185
第十六讲 批判儒学以后的反思 187
一 儒学妨碍经济发展吗? 188
二 儒学妨碍科技进步吗? 190
三 儒学违背社会文明吗? 194
四 儒学是否过时了? 195
第十七讲 儒学与中国社会思想 199
一 儒学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持久影响 200
二 儒学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想 201
第十八讲 儒学与人的和谐发展 205
一 经济上的调均思想 206
二 政治上的仁义原则 207
三 精神上的和谐观念 207
第十九讲 儒学现代化 213
一 什么是现代化 214
二 儒学已经现代化 216
三 儒学需要继续现代化 217
后记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