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总则 3
1 监测目标和任务 3
1.1 引言 3
1.2 监测目标 3
1.3 监测任务 4
1.4 监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6
2 监测的原则与方法 7
2.1 一般原则 7
2.2 采样点的布设 7
2.3 采样时间与频率 8
2.4 采样层次 9
2.5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9
第2篇 水域自然地理与周边社会经济调查 9
3 水域自然地理调查 13
3.1 水域形态特征 13
3.2 水文要素观测 16
3.3 交换率 21
3.4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流入量 21
3.5 地表径流 21
4 水域及周边社会经济调查 22
4.1 经济现状 22
4.2 渔业经济 23
4.3 土地利用 24
4.4 植被 25
4.5 人口 26
第3篇 湖泊生态监测方法 26
5 湖水物理要素监测 29
5.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29
5.2 水深 31
5.3 水温 32
5.4 电导率 32
5.5 透明度 34
5.6 水色 35
5.7 浊度 35
5.8 悬浮物 35
5.9 水下辐射 36
5.10 消光系数 37
6 湖水化学要素监测 38
6.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38
6.2 溶解氧 38
6.3 pH值 38
6.4 总碱度 38
6.5 钾、钠 43
6.6 钙、镁 43
6.7 氯化物 44
6.8 硫酸盐 44
6.9 硅酸盐 45
6.10 磷酸盐 46
6.11 亚硝酸盐 48
6.12 硝酸盐 49
6.13 氨 51
6.14 总磷 53
6.15 总氮 55
6.16 化学需氧量 56
6.17 五日生化需氧量 57
6.18 总有机碳 57
7 底质要素分析 60
7.1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60
7.2 pH值 62
7.3 氧化还原电位 62
7.4 含水率 63
7.5 粒度 63
7.6 凯氏氮 66
7.7 总磷 70
7.8 有机质 73
8 生物要素监测 74
8.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74
8.2 大型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的测定 79
8.3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82
8.4 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86
8.5 游泳动物 90
8.6 细菌总数 94
9 生物生产力测定 97
9.1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97
9.2 叶绿素a 101
9.3 主要水生生物种类C、N、P、S含量与热值 105
第4篇 海湾生态监测方法 105
10 海水物理要素监测 113
10.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13
10.2 水深 114
10.3 水温 117
10.4 盐度 121
10.5 透明度 123
10.6 水色 123
10.7 浊度 124
10.8 悬浮物 127
10.9 水下辐射 130
10.10 消光系数 130
11 海水化学要素监测 131
11.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31
11.2 溶解氧 134
11.3 pH值 134
11.4 总碱度 134
11.5 硅酸盐 137
11.6 磷酸盐 139
11.7 亚硝酸盐 141
11.8 硝酸盐 143
11.9 铵氮 146
11.10 总磷 149
11.11 总氮 149
11.12 化学需氧量 150
11.13 五日生化需氧量 153
11.14 总有机碳 156
12 底质要素分析 157
12.1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57
12.2 pH值 160
12.3 氧化还原电位(Eh值) 162
12.4 含水率 164
12.5 粒度 165
12.6 凯氏氮 171
12.7 总磷 174
12.8 有机质 178
13 生物要素监测 181
13.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181
13.2 大型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186
13.3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191
13.4 鱼卵和仔、稚鱼种类与数量的测定 194
13.5 底栖动物的种类与现存量的测定 196
13.6 游泳动物的种类与数量的测定 203
13.7 细菌总数的测定 209
13.8 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MPN)测定法 212
14 生物生产力测定 215
14.1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定 215
14.2 叶绿素a 215
14.3 主要水生生物种类C、N、P、S含量与热值 221
第5篇 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及控制 221
15 质量保证体系 225
15.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 225
15.2 质量控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26
16 质量控制方法 228
16.1 数据的代表性 228
16.2 样品的代表性 229
16.3 统一的工作方法 230
16.4 实验室常规分析质量控制程序 230
16.5 实验室分析能力的对比和检验 232
16.6 数据质量控制 233
16.7 分析结果的表示和上报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