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与解释 1
二 预加应力混凝土之需要及其发展简史 4
三 预加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之比较 10
A.截面之决定 10
B.钢筋之决定 12
C.钢筋内之应力变化 14
D.偏移 15
E.其他 17
F.综合比较 17
四 预加应力之方法 19
A.间接法 19
1.E.Freyssinet氏法(法) 22
2.G.Magnel氏法(比) 30
3.P.W.Abeles氏法(英) 33
4.E.Hoyer氏法(德) 35
5.V.V.Mihailov氏法(苏联) 39
6.H.Schorer氏法(美) 40
7.K.P.Billner氏法(美) 42
8.H.Lossier氏法(法) 44
9.Baur-Leonhardt法(德) 45
10.各法在实用上之比较 48
B.直接法 48
1.自加预应力法 48
2.直施预加力法 49
五 材料之性质及其标准 50
A.混凝土 50
1.高强度混凝土之制造 50
2.强度与弹性模数 52
3.干缩应变 54
4.塑流系数与塑流因数 56
5.预加应力之时期 58
B.钢筋 58
1.类型、强度与弹性模数 58
2.塑限与塑流应变 58
C.材料之干缩、塑流及其他原因对预应力之耗损 60
六 设计理论 63
A.基本假设 63
B.设计荷重情形 63
C.Magnel氏理论——外传力法之代表理论 69
D.Ritter氏自应力理论——内传力法之代表理论 71
1.引言 71
2.自应力之基本公式 72
3.预加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原应变与塑流之计算 75
4.预应力之计算 76
5.荷重应力之计算及叠加 79
E.结论 82
七 资用应力,安全因数及其他 84
A.混凝土之资用应力 84
B.钢筋之资用应力 86
C.握裹力 86
D.主张应力 88
E.安全因数 88
F.极限荷重与极限弯矩之计算 89
1.基本假设 89
2.Baker氏计算法 91
G.预加力与安全之关系 95
H.握裹力与安全之关系 95
八 预加应力混凝土之应用及其发展趋向 96
A.预捣成品 96
B.房屋工程 101
C.桥梁工程 105
D.圆筒型建筑工程 111
E.基础工程 116
F.水利及海港工程 118
G.路面工程 119
H.其他 121
九 附录 124
1.参考文献表 124
2.各国标准之混凝土强度折合表 131
3.本书所用记号总表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