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程序分合:国外早期刑事司法制度 10
第一节 大陆法系:正规刑事法庭起源于对索贿罪的审判 10
第二节 英美法系:世界第一部专门反腐败法出自英国 16
第三节 其他法系:反腐败的历史痕迹 24
第二章 官民异法:我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 27
第一节 御史机构与普通司法机构并立 28
第二节 治吏之法与治民之法分立 39
第三节 治吏诉讼程序对普通诉讼程序的修正 45
第三章 再次分离:西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变化趋势 48
第一节 反腐败立法双重化 49
第二节 反腐败机构设置专门化 57
第三节 职能建设广泛化 62
第四章 独立体系: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态势 73
第一节 世界第一部涉外反腐败法 75
第二节 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沿革 77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体系 82
第五章 核心机制:借鉴刑事司法制度的精华 90
第一节 综合刑事政策:建立国家廉政体系 91
第二节 独立性与制衡机制:排除干预防止滥用 106
第三节 侦查模式:传统模式还是现代模式 115
第四节 审判模式:精英司法还是民主司法 130
第五节 侦审关系:侦查重心与审判中心 140
第六章 关联变量:影响刑事司法制度的因素 148
第一节 政治因素对刑事司法的影响:从古巴“奥乔亚案件”谈起 149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在某些国家,腐败扭曲体制。在印度,腐败就是体制。” 157
第三节 执法机制对刑事司法的影响:RICO策略的启示 162
第四节 配套制度对刑事司法的影响:“金融实名制”掀翻前总统 170
第七章 曲折前行:新中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 177
第一节 萌芽与起落:枪毙的贪污犯比中央预计的少 178
第二节 重建与复兴:反贪局:飞机上的金点子 184
第三节 差距与前瞻:“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191
第八章 体制改革:以协调性为方向 201
第一节 政治化倾向明显于法治化:反思“选择性模式” 201
第二节 纪检体制改革:政治职能与司法职能定位 205
第三节 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反腐败协调机制 212
第四节 职务犯罪侦查局和反腐败调查局:分工竞争的司法机制 219
第五节 对司法权的制衡机制:确保平稳理性运行 227
第九章 法制改革:以法治化为方向 231
第一节 程序法落后于实体法:提防“法律的陷阱” 231
第二节 立法模式:建立以反腐败法为主的法律体系 233
第三节 关于侦查职权立法 236
(一)司法性调查权 237
(二)秘密侦查权 242
(三)强制取证权 248
(四)停职申请权 249
第四节 证据制度改革 250
(一)推定和举证责任转移 251
(二)特殊证据效力 255
(三)证人保护制度 257
第五节 起诉制度改革 260
(一)起诉酌定权 260
(二)起诉监督制度 261
(三)公益诉讼 262
第六节 审判制度改革 264
(一)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264
(二)令状发布程序 267
第七节 强制措施改革 270
(一)对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措施 271
(二)对财产权的强制措施 273
(三)混合强制措施 274
第十章 机制改革:以有效性为方向 276
第一节 被动性明显于主动性:建立“适当的执法机制” 276
第二节 发现机制改革:纽约监察局的情报人员 277
第三节 侦查机制改革:侦查的“三环模式” 284
第四节 审判机制改革:专业化与民主化的结合 297
第五节 组织机制改革:廉政公署组织结构启示 301
第六节 保障机制改革:现代侦查的物质基础 306
第七节 控制机制改革:遏制人员外逃资产外流 310
第八节 合作机制改革:美国的海外司法联络官 314
第九节 预防机制改革:有效的司法就是最好的预防 323
结束语 328
附录:有关反腐败的程序性法律、规定 333
参考文献 401
后记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