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文化 1
一、文化的含义 1
二、文化的特性和层次 1
三、文化的作用 2
第二节 文化修养 3
一、文化修养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3
二、文化修养与个人素质的关系 4
三、文化修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第三节 提高文化修养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8
一、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8
二、提高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8
三、完善道德标准,构建文明的社会环境 9
第四节 中华文化 9
一、原始朴素的辩证思想 10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1
三、汉代黄老哲学和西汉儒学 17
四、魏晋玄学和南朝范缜的《神灭论》 18
五、隋唐的儒、释、道学 19
六、宋明理学及宋明时期的唯物主义 19
七、近代启蒙思想 22
第二章 文学与人生 25
第一节 文学与生活与人 25
一、文学使人感悟生活 25
二、文学即人学 27
三、文学与生活与人的辩证关系 28
第二节 文学的作用和价值 29
一、文学的社会作用 29
二、文学的价值 35
三、文学价值和文学社会作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7
第三节 文学创作离不开作家的生命体验 38
第四节 “80后”生活群体和网络文学 41
一、“80后”生活群体和网络文学的关系 41
二、网络文学的影响 42
第三章 历史的经验教训 46
第一节 历史 46
一、历史的内涵 46
二、历史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47
三、学习古人的治史态度 48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 50
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50
二、以史为鉴 51
三、学史明智 53
第三节 唯物史观 56
一、唯物史观的建立 56
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57
三、评价历史 58
第四章 哲学的思考 77
第一节 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 77
一、什么是哲学 77
二、为什么学哲学 78
三、如何学哲学 79
第二节 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80
一、西方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80
二、中国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81
第三节 哲学的价值 87
一、价值的定义 88
二、价值的种类 88
三、价值的内涵 89
第四节 启迪人生的圣哲智慧 93
一、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 93
二、古代哲学智慧在当代的运用 98
三、哲学人物简介及佳篇选读 101
第五章 艺术的价值 106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106
第二节 艺术的魅力 108
一、艺术的魅力概述 108
二、艺术的认识价值 109
三、艺术的审美价值 115
四、艺术的教育价值 123
五、艺术的三种价值之间的关系 131
第三节 青少年如何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132
第六章 科技的力量 136
第一节 人是怎样成为世界主宰的 136
第二节 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138
一、从人类战争的发展历史来看科技的力量 138
二、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来看科技的力量 140
三、从人类工具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看科技的力量 144
四、从科技的效应看科技的力量 146
第三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47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与衰落 148
二、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历史教训 150
三、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153
第四节 发展科技是中华振兴的需要 155
一、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156
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技人才 158
三、发展科技,从我做起 161
第七章 伦理的作用 163
第一节 伦理学 163
一、伦理学的概念 163
二、伦理学的研究任务 165
三、伦理学的社会价值 167
第二节 我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168
一、先秦时期 169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 170
三、清末至“五四”时期 172
第三节 继承和批判我国传统伦理思想 173
一、继承传统伦理思想的精华 173
二、剔除传统伦理思想的糟粕 176
第四节 大学生如何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177
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状况 177
二、大学生如何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178
第八章 心理健康与人格 182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182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82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问题 188
第二节 人格 193
一、人格的内涵和特点 193
二、人格的结构 195
第三节 气质 201
一、气质的内涵与类型学说 201
二、了解气质类型的意义 204
第四节 性格 209
一、性格的内涵与特征 209
二、性格的类型 210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11
四、了解性格的意义 212
第五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217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节 217
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20
第九章 创新能力的培养 227
第一节 对当前人类思维能力的认识与评估 227
一、在自然科学领域 228
二、在社会科学领域 229
三、在社会生活领域 231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231
一、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231
二、思维活跃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 232
三、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32
四、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233
第三节 如何进行创新 240
一、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 240
二、创新实践 249
第四节 创新是国家、企业、个人发展的生命 251
第十章 综合素质的提高 253
第一节 培养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253
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 253
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255
三、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256
第二节 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整体 258
一、人的素质是个有机的整体 259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62
第三节 综合素质的提高 263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问题 263
二、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