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城遗风 1
北京——发现甲骨文的地方 2
故宫的书画收藏 4
陈师曾与《北京风俗画》 5
皇室贵胄的书画 6
民国时期的古玩市场 8
紫禁城名画流失与琉璃厂的兴旺 9
老北京厂甸庙会的兴起 10
北京书画逸闻 10
20世纪上半叶北平书画团体及专业美术院校 13
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北京的画家 16
北京书画的假活赝品 16
沦陷时期的北京书画家 18
萧条的北京书画市场 21
发生于北京的传统绘画与西洋美术之争 22
第二章 晨曦初露 23
百废待兴的北京书画抢救事业 24
荣宝斋的新生 29
50年代的北京美术院校和新兴的书画组织 31
书画家为新中国作贡献 33
老字号的新贡献 35
老画家趣事 36
50年代的春节厂甸庙会 40
五六十年代北京书画作品的价格及经营情况 41
解放后北京的书画理论和相关出版物 42
成熟于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书画家 44
北京美术家协会成立 44
第一届全国美展 45
新国画运动引发中国画前途的第二次论争 46
第三章 十年坎坷 49
兰亭论辩——暴风雨前夜的北京 50
国宝书画劫难 54
风雨飘摇的琉璃厂 55
“文革”中抢救国宝 57
政治口号式的书画创作 60
“黑画展览”和“批黑画” 62
北京青年的“无名画会” 63
劫难中的北京美术院校 65
北京部分美术刊物及书画展览 65
第四章 新枝苍翠 69
北京书法家协会的成立 70
80年代初频繁的书画活动 71
民间书画活动和书画组织兴起 74
日臻完善的书画、美术教育体系 79
外向型经济影响下繁荣的北京书画 80
书画对外交流 83
初涉市场的北京书画家 83
机缘成就收藏梦 86
北京人的书画心境 87
北京书画家的“帅”“派”“嘎” 89
琉璃厂的变化 90
北京的中国画第三次论争和美术事件 92
第五章 全面繁荣 97
琉璃厂千枝竞秀 99
红火的书画展事 101
新的书画市场的兴起 103
拍卖行的异军突起 109
书画成为热点投资项目 110
“喝破烂儿”里“吃纸”一族 111
伪作赝品的困扰 112
工薪阶层搞收藏 114
职业书画家大量出现 115
北京书画艺术中的新名词 116
有关中国画的一场笔墨官司 121
第六章 放眼世纪 123
北京的画家村 124
鉴宝类节目现身电视荧屏 130
书画经营网站的兴起 131
中国书画市场导向标AMI中艺指数 131
名家书画拍出惊天价格 133
百姓收藏拍卖会频频,机构收藏兴起 134
古代书画海外回流现象 136
与北京同步发展的美术硬件 138
巾帼艺术家见证北京书画发展 143
北京书画赝品面面观 146
北京奥运吉祥物与画家韩美林 152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与中国书法、篆刻 153
百幅绘画作品列入国家规划 154
第七章 北京与五地书画 157
山东——北京书画家的最大市场 158
京津书画本属一家 161
浙派影响下的北京书画 164
京沪书画的渊源与差异 165
京深美术——年轻与古老的对话 168
第八章 北京书画家渊源探微 173
湖社画家群 175
陈师曾、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四大脉系 179
从琉璃厂走出来的书画家 186
北京爱新觉罗家族书画 187
北京博物馆孕育出的书画家 189
北京书画圈三大独特现象 190
北京教师队伍中的书画家 191
活跃在北京的军旅书画家 191
北京职业书画家 193
参考文献 194
致谢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