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新培养是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1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第二节 创新培养可以提高创新能力——TRIZ理论及其启示 5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内容和特点 17
第四节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创新培养的重要形式 25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基本理论 29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培养基本理论概述 29
第二节 知识经济理论 38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7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49
第五节 人力资本理论 52
第六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0
第七节 竞争力理论 70
第八节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73
第九节 创新理论 81
第十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87
第十一节 教育学中的创新培养理论 94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创新培养因素的理论分析 99
第一节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99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创新培养的个人因素 102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创新培养的环境因素 124
第四节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培养影响因素分析中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46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及激励机制 149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 149
第二节 国内外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研究 151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定位 158
第四节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设计 165
第五节 大学生创新激励机制 170
附录一 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指导和管理方案(试行) 179
附录二 山东大学创新评价的有关规定 184
附录三 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条例(试行) 192
附录四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办法(修订) 195
附录五 上海水产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条例(试行) 197
附录六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质量评定 201
附录七 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 204
附录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管理科学部基金项目绩效评估暂行办法 210
第五章 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实证分析 216
第一节 调查设计 216
第二节 大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可程度 220
第三节 大学生对学校创新培养重视程度的判断 235
第四节 制约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因素的判断 244
第五节 制约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的判断 272
第六节 制约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01
第六章 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培养水平的措施 310
第一节 经济管理类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优势——与工科类名牌大学相比 310
第二节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培养具体形式的可行性分析 333
第三节 促进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个性发展 349
第四节 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培养水平的措施 364
附表 调查分析中的各项主要指标及其代码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