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1
第一章 气象与水文 1
第一节 气象 1
第二节 水文 4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8
第一节 区域地层与岩性 8
第二节 区域构造格架与变形图象 10
第三章 地貌 13
第一节 地貌的成因类型 13
第二节 地貌分区 17
第三节 地貌发育阶段 21
第四节 地貌基本特征 23
第四章 岩溶 27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岩性条件 27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溶蚀特征 38
第三节 岩溶发育的区域特征 43
第二篇 岩溶水 58
第一章 岩溶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58
第一节 类型 58
第二节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63
第二章 岩溶水的埋藏条件 72
第一节 空间分布 72
第二节 埋藏深度 92
第三章 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99
第一节 补给特征 99
第二节 径流特征 102
第三节 排泄特征 105
第四章 岩溶水的富集与水文地质分区 107
第一节 岩溶水富集的控制因素 107
第二节 水文地质分区 110
第三节 富水区 112
第五章 岩溶大泉和地下河 122
第一节 岩溶大泉与地下河类型 122
第二节 岩溶大泉与地下河的形成和分布 126
第三节 代表性岩溶大泉与地下河 137
第六章 岩溶水的动态 163
第一节 流量动态 163
第二节 水位动态 165
第三节 水质动态 168
第四节 水温动态 169
第五节 开采动态 171
第三篇 裂隙水及孔隙水 174
第一章 基岩裂隙水 174
第一节 碎屑岩裂隙水 174
第二节 火成岩裂隙水 198
第三节 变质岩裂隙水 203
第二章 松散层孔隙水 216
第一节含水岩组特征 216
第二节 松散层孔隙水的基本特征 218
第三节 松散层孔隙水的埋藏和分布 220
第四篇热矿水 224
第一章 热矿水的形成和分布 224
第一节分布与埋藏特征 224
第二节 基本类型 243
第二章 热矿水地球化学 249
第一节 地球化学特征 249
第二节 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及水文地球化学分区 258
第三章 热矿水热储温度和混合作用 272
第一节 地球化学温标的运用及对热矿水温度的估算 272
第二节 热矿水与潜水的混合问题 280
第四章 热矿水分区及典型热矿水实例 285
第一节 分区 285
第二节 典型热矿水实例 287
第五章 热矿水床的成因模式及其资源评价 305
第一节 成因模式 305
第二节 资源评价 308
第六章 热矿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4
第一节 开发利用现状 314
第二节 开发利用前景 316
第五篇 水文地球化学 319
第一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319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特征 319
第二节 不同地下水类型的水化学特征 321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组成特征 322
第二章 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50
第一节 水化学类型与岩性的关系 350
第二节 水平分布特征 350
第三节 垂直分带特征 352
第四节 主要城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 353
第三章 地下水的化学污染 356
第一节 污染概况 356
第二节 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评价 359
第四章 地下水环境异常与地方病 377
第一节 原生地下水化学异常引起的地方病 377
第二节 人为活动引起的与地下水有关的地方病 379
第六篇 地下水资源评价 381
第一章 地下水天然资源 381
第一节 按水文地质单元计算 381
第二节 按地表水流域计算 389
第三节 按行政区划计算 399
第四节 小结 407
第二章 地下水开采资源 408
第一节 区域开采资源概算 408
第二节 水源地开采资源计算 410
第三章 地下水质量 417
第一节 城市地下水质量 417
第二节 区域地下水质量 427
第四章 总水资源计算与供需平衡分析 432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 432
第二节 水资源分布 438
第三节 水资源可采量 441
第四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5
第七篇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455
第一章 开发利用现状 455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量 455
第二节 开发利用模式 463
第三节 开采潜力和开发前景 475
第二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 477
第一节 碳酸盐岩岩溶水供水条件 477
第二节 碎屑岩裂隙水供水条件 482
第三节 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484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划 486
第一节 区划依据和原则 486
第二节 分区概述 487
参考文献 499
英文摘要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