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编 中国民法之争 1
第一章 民法导论 1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1
(一)传统观点 1
(二)商品关系说 5
(三)平等关系说 9
(四)平等主体说 11
(五)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1
二、民法的原则 13
(一)民法原则的分类 13
(二)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 14
(三)关于公平原则 14
三、民法的任务 16
四、民事法律关系 17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17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8
(三)民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 20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2
五、民事法律行为 24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24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27
六、代理 30
(一)代理的概念 30
(二)复代理 31
(三)表见代理 31
(四)关于在我国民法中建立表见代理制度 32
七、时效 32
(一)关于诉讼时效 32
(二)关于占有时效 39
第二章 民事主体 41
一、公民 41
(一)关于公民的概念 41
(二)关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42
(三)关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 42
(四)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43
(五)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44
二、法人 47
(一)关于法人的概念 47
(二)关于法人的特征 48
(三)关于我国民法对法人的分类 49
(四)关于法人级别的问题 51
(五)关于法人的意志 54
(六)关于法人机关 55
(七)关于法人的能力限制 55
(八)关于法人的责任性质 57
(九)关于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58
三、合伙 59
(一)关于合伙的法律特征 59
(二)关于个人合伙的民事法律地位 61
(三)关于法人能否作为合伙人 63
(四)关于合伙财产的性质问题 64
四、联营 65
(一)关于联营的概念 65
(二)关于公民与法人联营所建立的联营企业的性质 66
第三章 所有权 67
一、所有权的一般原理 67
(一)关于所有权的概念 67
(二)关于所有权的特征 69
(三)关于所有权的内容 73
(四)关于占有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76
(五)关于善意第三人能否取得所有权问题 77
二、所有权的具体形式 79
(一)关于国家财产所有权 79
(二)关于集体财产所有权 87
(三)关于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 90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 92
(一)企业法人所有权说 92
(二)用益权说 94
(三)相对所有权说 95
(四)经营管理权说 96
(五)占有权说 97
(六)商品所有权说 98
(七)经营权说 99
四、共有 102
(一)关于共有的概念 102
(二)关于共有的法律特征 103
五、相邻关系 104
(一)关于相邻关系的概念 104
(二)关于相邻关系的法律特征 104
六、关于物权问题的研究 105
(一)关于物权的概念 105
(二)关于物权的特征 105
(三)关于物权的种类 108
(四)关于物权的体系 108
第四章 债与合同 110
一、债的一般理论 110
(一)债的概念 110
(二)我国民法中是否应当使用债的概念 110
(三)债的要素 115
(四)债的特征 117
(五)债的分类 118
(六)债的变更 120
(七)债的担保 120
二、因侵权行为所生之债 120
(一)关于侵权行为的概念 120
(二)关于侵权行为的特征 123
三、因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所生之债 125
(一)关于不当得利 125
(二)关于无因管理 127
四、因合同所生之债 131
(一)买卖合同的概念 131
(二)关于买卖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 131
(三)关于对合同第三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132
(四)关于买卖特定物所有权转移和危险负担 133
第五章 知识产权 135
一、知识产权概述 135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 135
(二)知识产权的客体 137
(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38
(四)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 139
二、著作权(版权) 142
(一)关于著作权(版权)的称谓 142
(二)著作权的性质 145
(三)著作权中的人身权 145
(四)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148
(五)著作权的主体 150
(六)著作权的客体 153
(七)著作权的转让 154
(八)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56
(九)著作权的取得 157
(十)侵权与合理使用 158
三、商标权 161
(一)商标权的内容 161
(二)商标权的取得 161
(三)商标权的续展 162
(四)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163
(五)保护商标权的方式 164
(六)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165
四、专利法 166
(一)专利制度的利与弊 166
(二)专利权的性质 169
(三)专利权的特征 169
(四)专利权的主体 170
(五)专利权的客体 171
(六)专利权人的权利 174
(七)确认共同发明人的标准 175
(八)专利侵权 175
第六章 继承权 179
一、继承权的一般理论 179
(一)继承权的概念 179
(二)关于继承的接受 180
(三)关于继承权的丧失 181
(四)关于继承权的享有者 182
(五)继承权是人身权利还是财产权利 182
(六)关于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继承原则 184
(七)关于权利义务一致遗产分配原则的内容 188
二、法定继承 190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 190
(二)代位继承的概念 190
(三)关于代位继承人的范围 193
(四)关于代位继承人的法律地位 194
(五)代位继承权实现的条件 195
(六)代位继承权的特点 196
(七)关于放弃、丧失继承权人的子女是否能代位继承的问题 196
(八)关于被剥夺继承权人的子女能否代位继承的问题 198
(九)关于继子女、养子女有无代位继承权的问题 201
(十)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同时死亡是否适用代位继承 201
(十一)被转继承人的应继份额是否应视为其同配偶的共同财产 202
三、遗嘱继承 204
(一)遗嘱继承的继承人和遗赠的受赠人的范围 204
(二)遗嘱继承是否能代位 204
(三)遗嘱能否取消已尽扶养义务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205
(四)关于夫妻共同遗嘱 206
(五)夫妻共同遗嘱生效的时间问题 208
(六)关于夫妻共同遗嘱的撤销和变更 209
(七)关于精神病患者所立遗嘱的效力 211
(八)关于不真实遗嘱的效力的认定 212
(九)关于遗嘱执行人的性质 212
(十)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关系 213
四、遗赠扶养协议 218
(一)遗赠扶养协议是否是有偿的法律行为 218
(二)关于剥夺承受遗赠财产权的问题 219
五、遗产 220
(一)承包能否继承 220
(二)公民自有的珍贵文物、图书资料是否属于遗产范围 221
(三)遗产所有权有无“空白” 223
六、继承的其它问题 226
(一)清偿债务与继承遗产及执行遗赠的关系 226
(二)关于夫妻一方继承及受赠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226
(三)继承开始后死亡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228
(四)我国是否需要保留继承制度 229
(五)继承制度应属婚姻法范畴还是属于民法范畴 231
第七章 民事责任 234
一、民事责任概述 234
(一)关于民事责任的概念 234
(二)关于民事责任的特征 235
二、民事责任的归类原则 237
(一)关于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归责原则问题 237
(二)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 238
(三)关于无过错责任能否成为归责原则问题 238
(四)关于公平责任原则 239
三、民事责任的构成 242
(一)关于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42
(二)关于过错的认定 245
(三)关于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47
四、赔偿范围 248
(一)关于确定赔偿范围的依据 248
(二)关于损容赔偿范围问题 249
(三)关于间接损失应否纳入损害赔偿范围问题 251
五、精神损害赔偿 252
(一)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提法 252
(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 254
(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256
(四)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258
六、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竟合 261
(一)关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 261
(二)关于受害人应否选择请求权 263
(三)关于受害人如何选择请求权 264
七、国家赔偿责任 265
(一)关于国家机关的范围 265
(二)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266
(三)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266
(四)关于赔偿责任的主体 268
八、产品责任 270
(一)关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270
(二)关于产品责任的性质 272
(三)关于赔偿范围 274
九、法人对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275
(一)法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 275
(二)法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278
(三)举证责任 281
(四)赔偿范围 282
十、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 283
(一)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83
(二)责任范围 287
十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侵权的民事责任 288
(一)关于未成年人在特殊场所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288
(二)关于单位作为监护人的赔偿责任 290
(三)关于监护人赔偿责任的性质 291
十二、共同侵权民事责任 291
(一)关于共同的意思联络是否为共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292
(二)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对其损害赔偿的性质 294
十三、民事责任的免除 295
(一)关于紧急避险 295
(二)关于不可抗力 296
(三)关于免责条件的提法 297
第八章 改革以来关于民事立法的新见解 299
一、关于修改民法通则的意见 299
二、关于民间借贷案件中利率问题的意见 304
三、关于“遗失声明”的法律效力 313
四、关于建立隐名合伙制度的意见 315
五、关于建立典权制度的意见 318
六、关于广告不真实的民事责任 323
七、关于银行不当扣款的法律责任 325
八、关于建立集体、个体经济中人身伤害赔偿制度的意见 328
九、关于建立雇用人转承赔偿制度的意见 333
十、关于建立债权侵害制度的意见 341
十一、关于建立妨害婚姻关系的名誉损害赔偿制度的意见 347
十二、关于商标法第38条第1项的缺陷及修改意见 351
十三、关于建立著作邻接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意见 353
下 编 中国经济法之争 359
第九章 经济法导论 359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59
(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 359
(二)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63
二、经济法的体系与地位 379
(一)关于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379
(二)关于建立经济法体系的原则 380
(三)关于经济法体系的分类 382
(四)关于经济法学体系 385
(五)关于经济法的地位 392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410
(一)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410
(二)关于构成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条件 412
(三)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不同概括 414
四、经济法律关系 429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429
(二)经济法主体 435
(三)经济法客体 440
五、经济法律责任 444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 444
(二)经济法律责任的性质 445
(三)经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448
(四)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 450
第十章 所有权、经营权和经济管理权 453
一、所有权 453
(一)关于所有权的概念及内容 453
(二)关于国家与企业的所有权关系 457
二、经营权(经营管理权) 475
(一)经营权的概念 476
(二)经营权的性质 477
(三)经营权的内容 481
(四)经营权的保护法 484
(五)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486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 492
(一)企业的承包经营 493
(二)企业的租赁经营 500
(三)企业的股份制 512
四、经济管理权(经济行政权) 523
(一)经济管理权的概念 523
(二)经济管理权的内容 524
(三)经济管理权与所有权、经营权的关系 525
第十一章 计划法 527
一、计划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527
二、关于计划法的特征 529
三、关于计划法的原则 533
四、关于计划法的内容 535
五、关于计划法典的立法时机是否成熟问题 540
第十二章 经济合同法 543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543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 543
(二)经济合同的特征 544
二、经济合同法的概念、对象与地位 547
(一)经济合同法的概念与渊源 547
(二)经济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549
(三)经济合同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551
三、经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558
四、经济合同的分类与种类 561
(一)关于传统的合同分类是否适用于经济合同 561
(二)关于经济合同的具体分类 567
(三)关于经济合同的种类 569
(四)关于标准合同 577
五、经济合同的订立 580
(一)关于广告的法律效力 580
(二)关于招标和投标的法律性质 582
(三)关于代订经济合同 584
六、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 589
(一)经济合同法律效力的含义 589
(二)有效经济合同 592
(三)无效经济合同 594
七、经济合同履行的原则 603
八、经济合同的担保 607
(一)关于违约金是否合同的担保形式 607
(二)定金 609
(三)保证 618
(四)抵押 621
(五)留置 627
九、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27
(一)经济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627
(二)经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629
十、违约责任 631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631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 633
(三)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636
(四)违约金 637
(五)赔偿损失 640
(六)继续履行 643
(七)违约责任的免除 644
十一、经济合同的管理 645
第十三章 财政税法 648
一、财政法 648
(一)关于财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648
(二)关于财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650
(三)关于财政法的原则 651
(四)关于财政法的体系 652
二、税法 653
(一)关于税收的概念 653
(二)关于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客观依据 654
(三)关于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必要性 655
(四)关于税收的特征 657
(五)关于税收属于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 658
(六)关于社会主义税收的职能 659
(七)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税负转嫁问题 660
(八)关于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662
(九)关于税法的原则 663
(十)关于我国的税制体系 664
(十一)关于税率的制定 665
(十二)关于增值税问题 666
(十三)关于以法治税问题 668
第十四章 企业法 670
一、企业法的概念与体系 670
(一)关于企业法的概念 670
(二)关于企业法的基本原则 672
(三)关于企业法的性质 673
(四)关于企业法的体系 674
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674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地位 674
(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营权 676
(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经理)的身份 676
(四)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配套立法 684
三、集体所有制企业法 688
(一)关于乡镇企业的概念 688
(二)关于乡镇企业的法律特征 690
(三)关于乡镇企业的所有权 692
(四)关于乡镇企业的法律地位 694
(五)关于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 696
(六)关于乡镇企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系 698
(七)关于乡镇工业同城市工业的关系 699
(八)关于挂户经营问题 700
四、私营企业法 707
(一)私营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07
(二)私营企业的性质 712
(三)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713
(四)制定私营企业法的模式选择 716
(五)私营企业的法律调整原则和主要内容 717
五、公司法 719
(一)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19
(二)公司立法的模式选择及其与企业法的关系 723
(三)公司法的调整对象 726
六、企业联营 730
(一)关于联营的概念 730
(二)关于联营的形式和法律特征 730
(三)关于企业集团 734
七、企业兼并 740
(一)企业兼并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40
(二)企业兼并的形式 743
(三)企业兼并的原则 745
(四)企业兼并的程序 745
(五)企业兼并的法律对策 746
(六)关于产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748
八、企业破产 750
(一)破产的概念 750
(二)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752
(三)破产法的基本原则 754
(四)破产界限(破产原因) 756
(五)破产债权的范围 758
(六)破产财产的范围和清偿顺序 759
第十五章 涉外经济法 761
一、涉外经济法总论 761
(一)涉外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761
(二)涉外经济法的渊源 762
(三)涉外经济法的地位 763
(四)涉外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 763
(五)涉外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764
(六)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应否规定对外资实行国有化问题 765
二、涉外经济合同法 766
(一)涉外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766
(二)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范围 768
(三)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 771
三、涉外企业法 772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72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74
(三)外商独资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776
第十六章 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 777
一、经济立法 777
(一)关于制定《经济法纲要》问题 777
(二)关于制定《经济诉讼法》问题 779
(三)关于在经济法规中可否规定刑罚问题 81
二、经济司法 783
(一)关于经济司法的概念 783
(二)关于处理经济纠纷案件应否着重调解 785
(三)关于经济审判中先行给付的适用 791
(四)关于经济审判与经济仲裁的关系 793
附录一 参考书目 796
附录二 参考论文目录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