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地学解 从印度洋证地球非球对称膨胀兼论中国大陆构造成因》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槐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6433360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我上了一回大学 1

一、当代地学理论发展的哲学思考 1

(一)当代地学理论的发展、现状与危机 1

(二)理论危机根源试析 2

(三)理论发展呼唤新命题 13

(四)当代地学需要哲学帮助思考什么? 16

二、理论遗产与“印度洋膨胀”新思维 18

(一)古老的地学命题——海陆起源 18

(二)海陆演化与“水”——传统地学思维的困扰与争论 29

(三)“印度洋膨胀”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既有地学思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新事实 33

(四)“印度洋膨胀”命题论证的科学价值——求索事物质的规定性 43

三、地球非球对称膨胀工作假说再介绍及论证印度洋膨胀的应有逻辑范畴 45

(一)膨胀说发展概要 45

(二)新假说理论模式提出的宇宙论前提 48

(三)地球非球对称膨胀工作假说十二要点 55

(四)新假说同传统膨胀说的主要区别 59

(五)新假说关于“印度洋膨胀”命题论证的六点逻辑关系 60

四、印度洋地区大陆地壳的几何学复原——第一逻辑关系论证 62

(一)大陆拼合在地学研究中的价值与运用 62

(二)几种印度洋拼合模式 67

(三)新假说关于印度洋地区大陆地壳的几何学复原之一 70

(四)新假说关于印度洋地区大陆地壳的几何学复原之二 75

(五)印度洋磁异常年龄带资料验证 76

五、印度洋宏观动力环境的特定张性性质——第二逻辑关系论证 86

(一)新假说关于“特定张性性质”的理论界定 86

(二)地史时期联合古陆的存在特性及理论判识 88

(三)存在于联合古陆东部的“大弯月形张性构造圈” 112

(四)一个力学性质特定的压扭性构造区——印度洋东北边缘接触带 114

六、印度洋球面综合应力场对中国大陆构造控制作用的理论界定 117

(一)中国地质的理论研究成果 118

(二)板块说理论思维在资料包容性上的困难 133

(三)印度洋球面综合应力场力学模型及有关力学规定性 154

七、中国及亚洲大陆地槽的特定演化机制——第三逻辑关系论证之一 160

(一)理论上大陆地槽演化的三点应有特性 160

(二)古生代中国及亚洲大陆槽台构造活动统一性资料检验 165

(三)古生代中国大陆地槽活动迁移性与迁移定向性资料检验 166

(四)古生代天山地槽区陆壳“开—合”运动共生性资料检验 169

八、青藏高原的特定隆起机制——第三逻辑关系论证之二 174

(一)青藏高原成因问题的独特性 174

(二)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点 175

(三)老问题,新思考,与新困难 178

(四)新假说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成因模式及资料检验 192

(五)青藏高原的现状与明天 208

九、中国东部大陆张性动力环境的特定成因机制——第三逻辑关系论证之三 209

(一)由多旋回说学者所提问题想到的 209

(二)谜一样的“中国东部”——板块说越不过的又一地学疑难 211

(三)“曲张”——球面曲率调整的另一力学规定性 227

(四)相关资料检验 231

(五)再补充一个证明——关于南太平洋“X力应力场” 256

(六)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的复杂性及其演化趋势 258

十、印度洋膨胀期的地球特定三维演化表征——第四、第五、第六逻辑关系论证 261

(一)“地球非球对称膨胀”的空间视象判读 261

(二)地球整体性三维演化表征的相关资料检验 263

(三)古生代以来相关地球演化事件时空关系列表 270

(四)最后一个话题*也谈“大洋为何年轻” 271

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更高辉煌(代结束语) 274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