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民事强制执行基本概念的争论 1
一、强制执行 1
二、强制执行权 8
三、执行程序 18
四、执行理念 26
第二章 强制执行法与强制执行立法 28
一、关于强制执行法的性质 28
二、关于我国强制执行立法的反思 30
三、关于强制执行法的立法体例 31
四、关于强制执行法的指导思想 36
五、关于民事强制执行法的价值取向 39
六、强制执行法的体系构造 42
第三章 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 47
一、基本原则的特点、功能与确定依据 47
二、强制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1
三、关于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原则 56
四、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61
第四章 执行难与执行乱问题及其克服 65
一、关于执行难的含义 65
二、关于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70
三、关于执行难的原因 73
四、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83
五、执行乱问题及其治理 89
第五章 执行机构与执行管理体制改革 94
一、关于执行机构的概念 94
二、民事强制执行的主管机关 96
三、关于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 106
四、关于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改革 123
第六章 关于执行标的问题的争论 127
一、关于执行标的的概念、范围与特征的理论争议 127
二、关于执行标的的具体理论争议 129
第七章 关于执行依据问题的争论 144
一、执行依据的概念与种类 144
二、执行依据的效力 147
第八章 民事执行竞合及其解决 152
一、关于执行竞合的概念、要件和形态 152
二、关于终局执行与保全执行竞合之解决 159
三、基于不同性质债权执行竞合的解决 163
四、金钱债权执行竞合的解决 166
五、关于参与分配问题 169
第九章 执行的一般程序及其改革 176
一、有关执行程序概念与价值的理论争议 176
二、有关执行开始的理论争议 179
三、有关执行阻却的理论争议 187
四、关于执行结束的理论争议 209
第十章 被执行财产的查明和执行程序中的证明责任 213
一、被执行财产的查明途径 213
二、有关我国的执行举证制度及其改革的理论争议 222
第十一章 关于被执行主体的变更、追加和代位执行 231
一、被执行主体变更和追加的概念和特征 231
二、被执行主体变更和追加的情形 234
三、被执行主体变更和追加的程序 241
四、代位执行 245
第十二章 执行救济制度及其改革 258
一、有关执行瑕疵的理论争议 258
二、关于执行救济的概念与特征、分类 261
三、有关执行救济制度的比较 266
四、有关异议之诉的理论争议 270
五、关于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 276
第十三章 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措施 281
一、“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措施”与“执行措施”的区别 282
二、执行程序中强制措施的特征 284
三、执行程序中强制措施的目的与性质 285
四、执行程序中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 288
五、有关执行程序中强制措施分类的理论争议 290
六、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理论争议 294
第十四章 执行方式、方法及其改革 306
一、关于现行执行方式的弊端及其改革思路的理论争议 307
二、关于集中执行问题 311
三、关于开庭执行问题 318
四、关于排期执行问题 324
五、关于公告执行问题 328
六、关于执行听证制度的理论争议 333
七、关于审计执行的理论探讨 339
第十五章 公证债权文书与仲裁裁决的执行 344
一、有关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问题 344
二、有关仲裁裁决强制执行问题 355
第十六章 几类疑难和新类型案件的执行 373
一、关于探视权案件执行的争议 373
二、有关金融案件执行的争议 377
三、房地产案件的执行 381
四、有关国有企业债务案件的执行 385
五、有关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 387
六、有关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案件的执行 389
七、有关关联公司案件的执行 391
第十七章 行政强制执行 396
一、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概念 396
二、关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性质 400
三、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模式 402
四、关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 406
后记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