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止犯概说 1
第一节 中止犯立法概况 1
一、我国中止犯立法概况 1
二、外国中止犯立法概况 4
第二节 中止犯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10
一、中止犯的概念 10
二、中止犯的特征 14
三、中止犯的类型 22
第三节 中止犯的法律性质 31
一、学说论争 32
二、本文立场 61
第四节 中止犯的存在范围 68
一、中止犯与故意犯罪的过程、阶段和形态 68
二、中止犯与罪责 73
三、中止犯与罪体 79
第二章 中止犯的成立要件 87
第一节 主观要件 88
一、自动性:“能而不欲” 88
二、彻底性:放弃故意 114
第二节 客观要件 121
一、时空性:中止犯成立的客观前提 121
二、中止行为:消极的放弃犯行与积极的防果行为 123
三、有效性:犯行未至既遂 138
四、关联性:中止行为与犯行未至既遂之间的因果关系 141
第三章 中止犯与相关犯罪形态 143
第一节 中止犯与其他犯罪停止形态 143
一、中止犯与预备犯 143
二、中止犯与未遂犯 148
三、中止犯与既遂犯 157
第二节 中止犯与相关罪数形态 173
一、结合犯的中止犯 173
二、牵连犯的中止犯 180
三、其他罪数形态的中止犯 186
第三节 中止犯与共犯 191
一、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理 191
二、组织犯的中止犯 207
三、共同实行犯的中止犯 210
四、教唆犯的中止犯 216
五、帮助犯的中止犯 220
第四章 准中止犯 226
第一节 准中止犯的概念和特征 226
一、准中止犯的概念 227
二、准中止犯的特征 230
第二节 准中止犯制度的立法和理论根据 234
一、准中止犯的立法例 234
二、准中止犯制度的理论根据 235
第三节 准中止犯的类型 241
一、由第三人行为介入形成的准中止犯 241
二、由被害人行为介入形成的准中止犯 242
三、由自然事实介入形成的准中止犯 242
四、由既遂结果不发生自始确定形成的准中止犯 242
第五章 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246
第一节 处罚中止犯的依据 246
一、符合刑事责任的根据 246
二、政策依据 249
第二节 处罚中止犯的原则 251
一、中止犯处罚原则的立法例及其评价 251
二、对我国刑法规定的中止犯处罚原则的思考 257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