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陆边缘构造研究概述 1
1. 1主要大陆边缘研究计划简介 1
1. 1. 1国际大陆边缘研究计划 1
1. 1. 2美国的MARGINS计划 3
1.1.3 EUROMARGINS计划 4
1. 2大洋钻探与大陆边缘研究 6
1. 3海底观测系统 7
1. 4大陆边缘构造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 8
1.4.1反射地震学 8
1.4.2海底地震仪(OBS)与波速度反演 9
1.4.3层析成像 11
1.4.4电磁测深 12
1.4.5重磁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12
第2章 大陆边缘的张裂过程 15
2. 1大陆张裂的构造物理条件 15
2. 2大陆裂谷作用的特征 18
2. 2. 1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 19
2.2.2大陆裂谷内热流作用 20
2.2.3岩浆的底侵作用 20
2. 3大陆张裂的力学模型 21
2. 3. 1 Vening Meinesz模型 21
2. 3. 2 Vening Meinesz模型的改进 23
2. 3. 3简单剪切模式与挠曲旋转模型 23
2. 3. 4纯剪切拉张的McKenzie模型及其改进 25
2.3.5弹性梁模型 28
2.3.6地幔柱上涌与三叉裂谷 29
2. 4张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岩浆模式 31
2.4.1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33
2. 4. 2非火山型张裂边缘 41
2. 4 . 3过渡型张裂边缘 48
2. 5巨大火成活动区 53
2. 5. 1 LIPs的基本特征 54
2. 5. 2 ODP对LIPs的研究 55
2. 5. 3 LIPs的成因 58
2. 5. 4IODP对LIPs的研究展望 61
2. 6冲绳海槽:弧后背景下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 62
2. 7南海北部新生代张裂大陆边缘研究 69
2. 8 IODP对张裂大陆边缘的研究计划 72
2. 9“破裂大陆岩石圈”科学计划介绍 73
2. 9. 1 RCL科学计划部署与研究方法 74
2. 9. 2 RCL研究区域简介:以加利福尼亚湾地区为例 78
第3章 大陆边缘的汇聚过程 83
3. 1组成单元及地球物理特征 83
3.1.1活动边缘的组成单元 83
3.1.2贝尼奥夫带及深源地震的成因 87
3.1.3俯冲逆断层型大地震与发震带研究 91
3.1.4重力与热流特征 95
3. 2弧前地质作用 96
3. 2. 1俯冲增生与增生楔 96
3.2.2沉积物俯冲 101
3. 2. 3俯冲侵蚀 104
3.2.4大型海山和无震海岭的俯冲 106
3. 2. 5增生边缘与非增生边缘 109
3. 3俯冲工厂与俯冲再循环中的大陆物质 112
3.3.1俯冲工厂与俯冲再循环概述 112
3.3.2俯冲沉积物的去向:增生还是俯冲至地幔 116
3. 3. 3俯冲侵蚀物质输入地幔的速率 121
3. 3. 4大陆物质返回地幔的速率与陆壳的净生长速率 123
3. 3. 5俯冲工厂与俯冲再循环重点研究区的评价 125
3. 4活动边缘的流体地质作用 128
3. 4. 1活动边缘流体活动的表现和证据 129
3. 4. 2俯冲带上部流体活动的途径和流体渗出口的化学合成生物群 133
3.4.3弧前地幔的水化与蛇纹岩泥火山 136
3. 4. 4流体的化学成分与俯冲板片的脱水作用 138
3. 5活动边缘研究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39
3. 5. 1活动边缘陆壳的增生 140
3.5.2俯冲作用的起始 142
3.5.3俯冲板片的结局 148
3. 6发震带试验 155
3. 6. 1 SEIZE的研究内容 157
3. 6. 2 SEIZE的研究区域介绍 162
3. 7南海东部马尼拉俯冲带 166
3.7.1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正反演 166
3. 7. 2马尼拉俯冲带的构造形态 170
3. 7. 3恒春海脊与吕宋岛弧之间的构造关系 171
3. 7. 4吕宋岛弧上的弧内盆地 172
3.7.5台湾南部马尼拉俯冲带特征总结 173
第4章 大陆边缘的构造沉降、隆升与剥蚀 175
4. 1大陆边缘的构造沉降 175
4. 2构造沉降分析 181
4. 2. 1影响构造沉降分析的因素 182
4.2.2回剥分析 190
4.2.3热-构造沉降 192
4.2.4拉张盆地的地热史与地热场 197
4. 3大陆边缘构造沉降例析 203
4. 3. 1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构造沉降特征 203
4.3.2南海曾母盆地岩石圈特性与有效弹性厚度 207
4. 4大陆边缘的沉积特征 209
4. 4. 1被动大陆边缘初期的沉积特征 210
4.4.2年轻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特征 211
4. 4. 3成熟大陆被动边缘的沉积序列 212
4.4.4深海海沟、弧前和弧后盆地 213
4.4.5其他类型的边缘盆地 216
4. 5大陆边缘的隆升与剥蚀 217
4. 5. 1大陆边缘的反转构造 217
4. 5. 2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的剥蚀与隆升 221
4. 6从源到汇(S2S)简介 228
4.6.1从源到汇系统 228
4. 6. 2关键科学问题 229
4. 6. 3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229
第5章 边缘海的形成与演化 231
5. 1弧后扩张 232
5. 2构造转换 238
5. 3被捕获的边缘海 239
5. 4边缘海盆地成因讨论 240
5. 5南海海盆的拉张模式 241
5. 6西太平洋边缘海与古特提斯边缘海的对比 245
5.6.1西太平洋边缘海 246
5. 6. 2古特提斯残留边缘海 247
5.6.3西太平洋边缘海与古特提斯残留边缘海的对比 248
5. 6. 4小结 252
第6章 大陆边缘构造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254
6. 1大陆边缘中的气体水合物 254
6.1.1气体水合物的主要特性 255
6.1.2气体水合物的重要意义 261
6.1.3科学大洋钻探与天然气水合物 263
6. 2大陆边缘与深部生物圈 268
6. 2. 1 DSDP与深部生物圈 270
6. 2. 2 ODP与深部生物圈 270
6. 2. 3 IODP与深部生物圈 274
6. 3印尼海道的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 275
6. 3. 1印尼海道的五道屏障 276
6. 3. 2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 281
6. 3. 3构造对暖池演变的双向复合控制作用 282
6. 3. 4古海洋学研究的初步验证 283
6. 4印尼海道的关闭与东非干旱化 285
6. 5巨大火成岩区的形成对环境的影响 286
6. 5. 1对大气的影响 286
6. 5. 2对海洋的影响 286
6. 5. 3生物灭绝事件 287
主要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