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邹逸麟 1
摘要 1
英文摘要 1
绪言 1
一、方志编纂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1
二、方志总量及其国内国际流布 4
三、本书的研究缘起与学术史回顾 7
四、研究思路、整体构架及资料 13
第一章 17—19世纪中叶地方志的东传 1
第一节 唐船输出方志的历程 1
一、以明代方志为中心期 2
二、以康熙方志为中心期 6
三、以康熙、乾隆方志并举期 11
第二节 输日方志的流向 15
一、贩运渠道 16
二、价格与利润 21
三、主要买受者 24
第三节 输入总量与特性 31
一、总量估计 31
二、志书散佚 35
三、特性分析 38
第二章 20世纪中叶前方志散出与日商的争购 42
第一节 乱世中的方志流散 42
一、庋藏传统 43
二、流散形态 46
三、市场网络 52
第二节 日本书商的方志输入 60
一、参与输入的书商概略 61
二、输入量与货源 66
三、售价与去向 75
第三章 20世纪中叶前日本对方志的搜集与劫掠 81
第一节 “中国通”的访查与收集 81
一、乘“工作学习之便” 82
二、以“学术调查游历”为名 89
第二节 文化机构的搜求 98
一、外务省“对支文化事业部” 99
二、在华文化机构 101
三、在日文化机构 112
第三节 地方志书的浩劫 122
一、日人对“江南夺书”的否认及本稿的举证 122
二、驻沪总领馆、东亚研究所、参谋本部的掠夺 132
第四章 日本搜求方志的著名案例 143
第一节 陆心源“皕宋楼”方志的东渡 143
一、陆氏的方志搜集及其来源 143
二、静嘉堂的建立及其对“皕宋楼”的收购 147
三、东渡“皕宋楼”方志状况 154
第二节 徐则恂“东海楼”方志的东徙 161
一、徐则恂及其“东海楼”的方志收藏 162
二、外务省的秘密劫取 165
三、被劫方志的调查 173
第五章 流失日本的孤本方志考述 177
第一节 书陵部与蓬左文库 177
一、(崇祯)《嘉兴县志》 177
二、(泰昌)《全椒县志》 190
第二节 国会图书馆 193
一、(万历)《宁国府志》 193
二、(万历)《望江县志》 198
第三节 东洋文库 204
一、(万历)《青神县志》 205
二、(光绪)《镇番县乡土志》 208
第六章 方志流播日本的效应 213
第一节 收藏中心的形成 213
一、在日方志的流动 213
二、地域分布与收藏中心 222
第二节 方志学研究的初兴 230
一、方志编目体系 230
二、探讨方志资料利用 239
三、对方志本体及其发展过程的认知 248
第三节 “日本版”志书的兴起 252
一、效法而编地志 252
二、修志理念的移植 256
三、方志用语的采用 259
四、方志体例的模仿 263
第七章 综论 267
第一节 日本搜集地方志的意图 267
一、慕华与殖产兴业 267
二、地志编纂与学术研究 269
三、侵略与攫取资源 271
第二节 方志流布日本的特点 274
一、持续不断、数量众多 274
二、系统性强、版本珍贵 277
三、需求广、搜求者众 278
四、流播方式多样、时代特征明显 280
五、分布广、影响大 282
一、调查说明 286
二、总志 287
三、北京市 293
四、上海市 295
五、天津市 300
六、河北省 302
七、山西省 327
八、内蒙古自治区 347
九、辽宁省 349
十、吉林省 355
十一、黑龙江省 358
十二、陕西省 361
十三、甘肃省 377
十四、宁夏自治区 383
十五、青海省 384
十六、新疆自治区 384
十七、山东省 390
十八、江苏省 415
十九、浙江省 439
二十、安徽省 469
二十一、江西省 482
二十二、福建省 500
二十三、台湾省 510
二十四、河南省 512
二十五、湖北省 533
二十六、湖南省 546
二十七、广东省(含海南省) 560
二十八、广西自治区 576
二十九、四川省(含重庆市) 582
三十、贵州省 603
三十一、云南省 607
三十二、西藏自治区 614
附录1:江户时代日本输入方志年表 616
附录2:江户时代日本输入方志变化趋势图 662
附录3:江户时代日本输入方志分区统计表 663
附录4:江户时代日本输入各省区方志图 665
附录5:中日现存方志分区对比图 666
附录6:流失日本明代地方志统计表 667
附录7:流失日本清代地方志统计表 668
附录8:流失日本民国地方志统计表 670
附录9:中日传统纪年对照简表 672
主要参考文献 673
后记 697
表1-1:德川吉宗时期方志输入分类统计表 9
表1-2:持渡方志唐船一览表 16
表1-3:江户时代日本输入方志种类统计表 32
表2-1:民国销售方志主要古书店一览 56
表2-2:1954年文求堂歇业剩余待售方志目 62
表2-3:1896—1942年间日本主要书商输入方志概数表 71
表2-4:1930—1931年中日方志市场价对照表 76
表2-5:1901—1937年文求堂方志售价抽样表 78
表3-1: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收集方志一览表(1938年止) 103
表3-2: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收集方志一览表(1933年止) 106
表3-3:满铁大连图书馆收集方志一览表(1936年3月止) 110
表3-4:1929—1937年东方文化学院图书资料经费表 113
表3-5:东方文化学院京都所购藏方志一览表(1937年止) 115
表3-6:东洋文库收集方志一览表(1935年12月止) 118
表3-7:中支建设资料整备委员会及其图书整理部人员构成表 125
表3-8:“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掠夺南京各机构图书统计表 126
表3-9:日本驻沪总领馆特别调查班掠夺方志一览表(1942年止) 134
表4-1:东海楼收藏方志状况表 164
表4-2:1929年外务省劫取东海楼方志统计表 174
表5-1:嘉兴府县志篇目对照表 184
表6-1:静嘉堂文库所藏方志分类统计表 227
表6-2:本整理“方志物产汇编”书目 243
表6-3:《地志物产部》卷1—40摘录方志一览 246
表6-4:日本地志采用方志用语一览表 261
表7-1:中日现存方志数对照表 275
表7-2:战时八省三市被劫图书统计表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