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1章 传播——一种历史行为 1
第一节 人类信息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1
人类信息思想的生成 1
现代信息理论的发展 4
第二节 人类传播行为与传播认识的发展演变 7
第三节 人类文化传播理论 10
文化及其基本理论 10
文化传播理论及其功能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26
第四节 中国古代说服理论 38
传播与说服 38
说服的过程 41
说服中的“实” 44
第2章 文化记忆——信息的存储 47
第一节 多元性信息存储媒介 48
信息与记事 48
以物记数 50
以物记事 51
信息储存与传播要素 57
第二节 图画文字的符号意义生成 58
图画传播 59
图画文字传播 61
纳西族东巴图画文字传播 63
符号与传播 69
符号与人 72
符号与人的能力 74
符号与文化 76
符号与原始思维 79
符号与象征 80
意象与符号 81
第三节 图画文字的诗性结构 83
图画文字的表意系统 83
图画文字的表意空间 84
图画文字与表象思维 88
第四节 汉字语言符号的思维空间设置 91
文字·象·思维空间 92
语言空间与思维空间 97
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 106
语言符号自身的创造功能 111
传授意味的“境界”理论 118
第3章 原始传播——远古话语 127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播原理 128
传播与文化信息交往 128
民族文化传播学的主要内容 133
第二节 走出尘埃的诉说 138
来自远古的文化遗存 138
青铜器与社会文明 148
第三节 高原古道通东西 153
古道与传播 153
古道与商业 155
古道的民族性特征 157
第四节 言语的力量 169
歌谣 170
传说 175
谚语 176
咒语 177
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178
第五节 习俗传习 180
出生与仪式 180
命名 181
婚嫁 183
丧葬仪礼 184
宗教教育 189
第4章 民族文化传播介质 198
第一节 媒介的发展与定义 198
传播媒介 198
语言媒介 200
文字媒介 201
电子媒介 202
第二节 媒介理论 203
现代传播理论与技术 203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 204
第三节云南民族文化存储器 210
贝叶文化 210
毕摩文化 211
东巴文化 212
文化传习 215
典礼与仪式 216
第四节 云南民族文化原传介质 235
体态传播 235
声讯传播 265
石介质传播 272
民间艺术介质传播 289
民族节日传播 297
第5章 音乐图像——历史与现代的临界视点 318
第一节 个案的元点突破——音乐图像文化传播理论 318
音乐图像学研究的意义 319
一个音乐图像学研究的典型范例——《韩熙载夜宴图》 322
两种文化背景形成两种艺术态度 330
音乐图像文化学与文化传播 341
云南民族音乐图像文化传播 347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透视 358
第二节 图画符号的音乐图像分析与美学精神 360
音乐图像与存在 360
纳西族音乐的存在 362
纳西族音乐的存在与音乐美存在的综合分析 366
纳西族音乐的人文生态 371
纳西族音乐的本体结构 373
纳西族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 379
纳西族阴阳五行与音声相谐的音乐审美观 385
第三节 音乐图像的象征文化内涵 394
巫与舞 394
云南独有民族的歌与舞 396
巫术、宗教乐舞 399
原始歌舞的审美分析 412
原始乐舞的现代遗存 415
第四节 云南民族乐舞图像文化分析 420
乐舞中的性意识 420
乐器符号与性暗示 422
第五节 云南洞经音乐的文化意义 430
洞经音乐进云南 430
纳西古乐与洞经音乐 431
神韵——纳西古乐的灵魂 440
图像与纳西古乐 444
结语:“人”——终极传播介质 447
后记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