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调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学明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20074697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四川118个行政村的调查报告,重在反映农村改革30年来的巨大变化。

上篇 调查篇 2

第一章 成都平原 2

成都市 2

第一圈层(中心城区) 2

一、红砂村门口立了个“AAAA国家旅游风景区”标志——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村调查 2

1.花乡农居有6个花卉片区,已成为“全国十大花卉市场” 7

2.区委书记说,一杯茶该卖10元,他顶了一句“你来喝差不多” 7

3.曾光海一家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 7

4.“五朵金花”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可复制么? 7

二、幸福梅林说幸福——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幸福村调查 7

1.老市长说三圣乡过去穷得很 10

2.进入中国四大梅花基地 10

3.举办“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及“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 10

三、永康模式:村委会建在公园中央——武侯区金花桥街道办事处永康社区调查 10

1.MBA村支书打造股份公司 13

2.公司“五个有”,村民收入“五个一点” 13

3.一个好带头人有时顾了公事,忘了家事 13

四、邓小平到南桥村说:“好好规划,加快发展。” 现在这个村总产值6.8亿元,一年利税4600万元——武侯区簇桥街道办事处南桥村调查 13

1.1980年7月10日邓小平视察的南桥村发生巨变 16

2.村干部说,世世代代按邓小平的“好好规划,加快发展”8个字办 16

3.南桥村启动农民新居建设工程 16

五、一所大学进村来,常鑫公司要把社区面貌改——金牛区天回镇长胜社区调查 16

1.“教育产业+公司+农户”模式的探索 19

2.社区常鑫公司由3万元发展到300万元 19

3.体育休闲公园即将开工,天回餐饮一条街有商家10多家 19

六、天回银杏园一鸣惊人——金牛区天回镇向海社区调查 19

1.老山前线猫儿洞待一年影响了一生 22

2.政府投资3000万元撬动2亿元社会资金 22

3.天回银杏园一鸣惊人,成为西南最大的银杏主题公园 22

第二圈层(近郊区县) 22

一、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核心区人均收入4万元——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调查 22

1.农家乐萌芽:1981年3月宗竹林收客人每桌1元钱餐费 26

2.徐家大院有“农家乐发源地”展览室 26

3.农科村里歌声高,9辆大车去旅游 26

二、6年的历史大跨越:从落后村跨入“中国十佳小康村”——双流县昆山村调查 26

1.一张1998年的“农转非”通知单,一个从经理到村支书的农家人 29

2.生活:三个居民点建起来 29

3.生产:22户业主进村来 29

三、稀奇:举办粗粮节 有招:打造乡村旅游观光节——双流县万安镇高饭店村调查 29

1.两村合并,于村民村官都有好处 32

2.紧锣密鼓打造粗粮文化节 32

3.改造村场镇,打造农家旅游观光带 32

四、银老五:“两田制”第一人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新尝试——双流县煎茶镇老龙村调查 32

1.调整土地:原先一户人20至40块田地现在变成两块 34

2.土地调了,9社成了梨花村 34

3.不汇报先干,就这样干成了“两田制”的大事 34

五、村庄整治要创国家牌——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调查 34

1.进行村庄整治试点 38

2.有业主12户,还要再引进15户,建设成都城市核心菜地 38

3.村委会成了小政府,阵地建设有名有实 38

六、“我们社区比新农村高一个档次”——双流县黄甲镇双华社区调查 38

1.社区开门七件事 41

2.我们跳出农村的格局搞城镇化,高了一着 41

3.“进城”了,农民高兴么? 41

七、村里有个村务小“宪法”——双流县西航港办事处九龙湖村调查 41

1.县检察院说,没想到村民对村干部口碑这样好 44

2.实施阳光村务 村里有个小“宪法” 44

3.失地农民就业率高 44

八、先给病残老弱建新房——双流县正兴镇秦皇寺村调查 44

1.土坯房停止改建了,空欢喜;老弱病残住新房,真高兴 47

2.百姓创家业 47

3.干部创新业:“八字有了一撇” 47

九、成都有个楹联村——双流县三星镇南新村调查 47

1.发挥四大优势,凸显产业发展 50

2.结合改造土坯房启动一期工程,村容村貌大变样 50

3.家家户户都挂楹联 50

十、“学习型”三个字来到农村 这个村在创“学习型”村社——双流县三星镇井石村调查 50

1.村支书桌上摆着一本厚书,他有5个书柜 52

2.创“学习型”村组,村“两委会”人人都在学习 52

3.一园一地一片,生产变了样 52

十一、是村庄?是企业?温江“村企合一”第一家——温江区万春镇南岳社区调查 52

1.一个村企合一的模式 55

2.公司运作7个月收入逾35万元 55

3.村企合一的目标是走集体富裕之路 55

十二、国外媒体在村里待了20天村民直选扬名海外——温江区万春镇红专村调查 55

1.3月21日第一天直选,外国记者参加并走村串户 58

2.4月9日正式选举,村里像过节一样 58

3.杜鹃红了一个村,网上交易4个月成交120万元 58

十三、产业扶贫:镇指挥部设在村民福利院——青白江区姚渡镇芦蒿村调查 58

1.“3元钱支部书记”的甜酸苦辣 61

2.四大产业建起来 61

3.老弱病残住进民福院 61

第三圈层(远郊市县) 61

一、土地整理 村子改名叫社区——蒲江县复兴乡彭河社区、柳溪社区、三义村调查 61

1.彭河社区人开始过城里人的日子 64

2.柳溪社区:10多个妇女在地里集体干活 64

3.三义村也启动了,万邦公司进村来 64

二、汤营模式:村子变公司,农民变股民——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调查 64

1.媒体竞相推出汤营模式 66

2.整理土地:净增土地400亩 66

3.政府投入100万元风险投资 66

三、民福院:“五个一点”建起来,老弱病残管起来——邛崃市羊安镇仁和社区民福院调查 66

1.“五个一点”建了个民福院 69

2.羊安镇“少有学、壮有业、老有养、病有医、困有助” 69

3.92岁的李秀芬见人来了就请坐,1.4米的陈久洪开了铺子 69

四、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村:乡土人家、世外桃源——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调查 69

1.村支书修路摔下十几米的悬崖昏过去 72

2.路通了:竹子每斤由8分涨到3角2分,茶叶1公斤居然卖到80元 72

3.好一个乡土人家、世外桃源 72

五、省级贫困村:打造千亩茶园,建设现代农业——邛崃市卧龙镇杯土村调查 72

1.一年就建起千亩茶园 74

2.65岁的老农丁先云说:“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今天。” 74

3.现代农业在杯土村:“龙头企业+基地+集体经济+农民” 74

六、杯金村现象:舆论监督推动文明新村建设——两走邛崃市卧龙镇杯金村 74

1.报纸的几次不同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78

2.居民大集中达75%,微型小镇正在崛起 78

3.圣迪乐村进社区,鸡蛋卖到中南海 78

七、失地农民100人围住区委书记 100天后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办事处驿都路社区书房新村调查 78

1.4月7日,区委书记被100人围住,5大问题困扰失地农民 80

2.100天:充分就业抓得实实在在,失地农民有笑脸 80

3.100天:农民当市民开始找到感觉了 80

八、四川首个农民股份合作社——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事处龙华社区调查 80

1.合作社政府不花一分钱,农民不出一块砖 83

2.加大招商力度,几个大企业进社区 83

3.股民有8道“防火墙”,人人生活有保障 83

九、贾正方: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彭州市宝山村调查 83

1.“三四五六七”,残疾支书的人生轨迹 89

2.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89

3.贾卿以贾正方为榜样 89

十、金堂县的杂柑核心果园 中国脐橙第一乡——金堂县隆盛镇黄桷垭村、三溪镇白庙村调查 89

1.黄桷桠:成立柑橘合作社,建立3000亩柑橘园 91

2.8大业主进村,发展杂柑产业 91

3.白庙村有一幅题字:中国脐橙第一乡 91

十一、捐资100万元为村里修路的村支书——都江堰市虹口乡深溪村调查 91

1.“我只适合做点小生意,结果大家选我当村支书” 93

2.个人捐资已逾120万元 93

3.入驻村里的冷水鱼试验场总经理眼中的村支书 93

十二、过去穷得村支书都想出去上门 现在嫁出村的要求回村上户口——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调查 93

1.“我都想上门!” 96

2.支书、主任垫支几万元修桥修路 96

3.贫困村变了,嫁出去的20多个人想把户口迁回村 96

4.山村旅游在这儿火起来了 96

德阳市 96

一、向阳镇: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第一乡——广汉市向阳镇丰收村调查 96

1.中国第一乡:撤掉公社牌子,建立乡政府 100

2.从向阳乡到向阳镇,成为全国明星镇 100

3.丰收村里说丰收 100

4.建个“中国第一乡”或“改革第一乡”博物馆,如何? 100

二、莫诗富:包产到组第一人——广汉市西高镇金光村、白果村调查 100

1.困惑:全国人民都知道凤阳县小岗村,却几乎无人知晓广汉县金光村 105

2.释惑:听第一村第一人莫诗富讲述工分值8分钱和分田到组 105

3.白果村有个水稻专家大院 105

三、广汉金鱼镇:最早上《人民日报》的包产到组典型——广汉市金鱼镇凉水井村、王官桥村调查 105

1.中国之最:从凉水井村9社的责任制到金鱼乡的包产到组 108

2.今日凉水井村:“一社一品”,人均收入4200元 108

3.王官桥村:当过8年兵又当过小老板的村支书 108

四、后进村当选德阳市唯一示范点——中江县富兴镇柳林沟村调查 108

1.“3+1”项目是靠打分打出来的,80多个村民差点把杨运润抬起来 111

2.竞争中了标,村民马上热火朝天干起来 111

3.村里有一个爱民书记 111

五、干企业起家的村官 引进3家各投资100万元的企业——中江县南华镇苏坝村调查 111

1.3家各投资100万元的企业进了村 113

2.上了岩鹰山,老板蒋代铭说体重由188斤减到150斤 113

3.标准化卫生所,小病不出村 113

六、中国年画之乡:村子里300户农家院墙绘上了年画——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九龙镇清泉村调查 113

1.打造年画龙头企业 116

2.让年画从纸上走到墙上,棚花村300户农家外墙上绘年画,成为年画村 116

3.让年画从绵竹走出去,走向海内外 116

4.清泉村有个“50年代生产队陈列室” 116

绵阳市 116

把平安的旗子插在村上——游仙区云凤乡插旗村调查 116

1.“三个一点”,全村社社通水泥路 119

2.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119

3.这个乡一年招商引资1000万元 119

眉山市 119

一、38岁的村支书王朝章当了副乡长——东坡区三苏乡月凼村调查 119

1.乡镇不需要“飞鸽牌”,更需要留得住的乡下人 122

2.38岁的王朝章:全市第13名 122

3.“老百姓舍不得我走,但又希望我考起” 122

二、郭昌玉考乡官:东坡区第一名——东坡区复盛乡中盛村调查 122

1.考试功:关键在平时 124

2.治村功:村子由穷变富 124

3.人格功:素质高 124

三、易春华:考乡官一考即中——东坡区永胜镇永华村调查 124

1.这个易春华太有运气了 127

2.一石激起千层浪:乡村干部说村官考乡官 127

3.“没有经济实力不行,本村搞不好不行,没有文化不行” 127

第二章 丘陵地区 127

一、当了44年村官的付大爷说:“这几年才干了点名堂。”——资阳简阳市贾家镇堰水村调查 127

1.抓住两湖公路竣工的机遇,把村子打造成贾家工业集中核心区 129

2.强基础,种蔬菜水果面积占84% 129

3.建起4个居民点,旅游经济开了个头 129

二、把板凳端起来向温总理靠拢些——温家宝来到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三家店村 129

1.“总理要来了,我该怎样走路?说什么话?” 135

2.在田间小路上总理边走边问,支书边走边答 135

3.给困难户郭文军送红包 135

4.在郭春梅的养猪场看了半个多小时。有人问:“这猪是不是借来的?” 135

5.村民:“政府给我们送了三个红包。”总理:“我们再送两个红包。” 135

三、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南充市顺庆区潆溪镇杨家桥村、弯柏树村调查 135

1.农户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连市场 138

2.基础设施要先行 138

3.9个村级组织把村民组织起来了 138

4.弯柏树村与大百合农业科技园手拉手 138

四、青林村有“八个唯一”,他们在打造南充产业第一村——南充市高坪区青林村调查 138

1.李盛文说这个村有“八个唯一” 141

2.打造南充产业第一村 141

3.高坪区第一届乡村旅游节在青林 141

五、行走在“千年绸都第一坊”——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渭钟沱村调查 141

1.我们行走在沿江栈道、柏油路上 143

2.在千亩桑园、“蚕家乐”的民居大院中 143

3.在村主任的院坝里听他们说变化 143

六、告状“农民英雄”出在中坝村——南充市蓬安县长梁乡中坝村调查 143

1.中坝村一条街中央有座无字碑 147

2.在村小学会议室,听阙定明诉说那年那月 147

3.“农民英雄”阙定明眼中的县委书记刘中伯,由副部长任村支书的冯抗和蔡良斌 147

4.在猪舍听“猪总”说猪,在老屋看百人签名申诉信 147

七、大树桠村的“李有才板话”——南充市嘉陵区大树乡大树桠村调查 147

1.新型农民“李有才板话” 150

2.产业:进入凤木路特色水果产业带 150

3.旅游:南充的“龙泉驿”、凤垭山大样板区的一颗明星 150

八、胡光伦:一位焦裕禄式的村支书——南充市南部县火烽乡城隍垭村调查 150

1.过去一个村30多个光棍40多个残疾人 154

2.一个好产业:枇杷、梨子、葡萄 154

3.一个好支书带出一个好班子 154

九、一个率先兑现农民白条子、了结合作基金欠债的村镇——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富裕村、建设村调查 154

1.清障:将农民白条子兑现,把农村合作基金了结 156

2.修路:当年反对的人,也不得不感慨是水泥路救了父亲 156

3.示范村:老支书37年的任职经历折射出严陵镇农村的历史变迁 156

十、适度规模经营第一村——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红五月村调查 156

1.在“猪”书记的养猪场听他说适度规模养猪 158

2.依托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158

3.把红五月的经验推向全县 158

十一、哈哥兔业与适度规模经营——乐山市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千佛镇梅家湾村调查 158

1.“公司+农户”:一个哈哥兔业带动全县5800户,辐射周围县5.8万户 160

2.适度规模养兔使繁荣村真正繁荣起来 160

3.梅家湾村柚子也搞适度规模经营 160

十二、一个村官的烦恼 一个专家的高招——自贡市沿滩区刘山乡云丰村调查 160

1.村支书有几个烦恼 163

2.打造农业产业化基地示范村 163

3.农业专家说,不要说那么多,只说三句话就行了 163

十三、牌坊村:邓小平1978年一复出,千年铁树就开了花——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调查 163

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一刮,小平故乡的梧桐树几乎被饥民剥光了 168

2.邓小平一复出,千年铁树就开了花 168

3.百年沧桑三年巨变 168

4.“燕子”展翅,伟业公司为小平故居披上绿装 168

十四、“我们是小平故里人”——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果山村调查 168

1.邓小平祖坟在果山村 171

2.邓小平缘何16岁离家不复回?他属龙,是“龙不回头”么? 171

3.水果产业化,山村花果香 171

十五、走出一条“猪—沼—茶”致富路——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谢坝村调查 171

1.村“烂”怎么办?对班子“双向培养” 174

2.村走什么路?探索出“猪—沼—茶”之路 174

3.钱从哪里来?信用社里好贷款 174

十六、村支书要当副镇长 他曾七请老板当村主任——泸州市江阳区邻玉镇先锋村调查 174

1.全村负债50万,村支书临危受命,七请周老板出山 177

2.村主任说,我来当村主任是让每个老百姓都吃得起饭 177

3.种菜、养猪、办企业,村子富了 177

第三章 盆周山区 177

一、官越当越小的村支书王本华——达州市渠县汇东乡白蜡坪村调查 177

1.村支书—乡党委书记—村支书 181

2.沿着公路步行两个多小时,登上白蜡坪 181

3.抓产业:从贫困村到先进村 181

二、一位当了52年村官的人的讲述——记达州市渠县龙潭乡宕渠村刘毅 181

1.一位当了52年村官的人 184

2.平时严一点,运动好过点 184

3.村民都记得他的好 184

三、寨坪村:出了27位在外打拼的百万或千万富翁——达州市渠县中滩乡寨坪村调查 184

1.在村里一环路、二环路看风景 186

2.一个山村走出百万富翁23人,千万富翁4人 186

四、一个丘陵县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模式——达州市渠县龙潭乡龙潭村和老龙村、清溪镇百花村、渠南乡渠南村调查 186

1.分类指导,推出三种建设模式 190

2.山区边远村:龙潭村、老龙村打造万亩柑橘基地 190

3.丘陵平坝村:百花村打造万亩黄花示范基地 190

4.城镇郊区村:渠南村打造万头PIC种猪养殖基地 190

五、大巴山深处的三个不同类型村——达州万源市太平镇仙龙潭村、白沙镇郑家坝村、旧院乡红岩村调查 190

1.从解决“六难”入手,按三个不同类型发展 195

2.太平镇仙龙潭村:城郊观光型经济 195

3.越温达标型:白沙镇郑家坝村 195

4.贫困山区型:旧院乡红岩村 195

5.重庆知青杨士英回到龙潭河,开发大巴山第一漂 195

六、这里的新农村连成片——达州市大竹具竹阳镇幸福村、东柳乡东柳村、乌木镇堡子村调查 195

1.柳木片区成为打造城镇郊区村的一个示范 198

2.一个穷村,现在真正成了幸福村 198

3.堡子村:走出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村镇化发展农村之路 198

4.东柳乡把黄家坝、东柳、清风寺3个村建成示范带 198

七、贫困型、温饱型、初始小康型三个类型分类指导共同发展——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文武村、辉煌村和江口镇光辉村调查 198

1.确定发展类型进行分类指导 201

2.贫困型文武村:由“烂”村变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 201

3.温饱型辉煌村:山区建起牛“旅馆” 201

4.初始小康型光辉村:业主多,农家乐多 201

5.在光辉村4社农家乐说小康 201

八、“要得富,分散住”——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将军村调查 201

1.一个口号喊了20年,一届接着一届干 205

2.“六个一”加“三配套”,建设农户生态家园 205

3.陈冶仙教小孩练书法,家家春联都由小孩自己写 205

4.“修了一座楼房,误了一代子孙” 205

九、一个小山村与全国23所科研院所联姻——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鲜家沟村调查 205

1.争创全国文明村,开展信用村和文明信用户活动 207

2.实施庭园规范化建设,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大变 207

3.依靠科技兴村,三大支柱产业建起来 207

十、村支书全由镇干部兼任——广元市元坝区元坝镇杏花村、长坝村、元坝村调查 207

1.镇干部兼村支书,元坝区的一个特色 209

2.杏花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曾给予高度评价 209

3.长坝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全国健身运动先进村 209

4.元坝村:整合57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推动农村建设 209

十一、发展观光农业 建设生态家园——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调查 209

1.发展观光农业,打造市上的现代农业示范窗口 211

2.清垃圾,修公路,打造生态家园 211

3.城里的小伙子问:“村里不让我把户口迁进来怎么办?” 211

十二、“和谐新村”在芦山——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芦溪村、思延乡草坪村调查 211

1.对先进村连续3年奖励2万元,撬动了全县所有村 214

2.芦溪村:鹅、蚕桑、兔、瓜菜四大支柱产业兴村 214

3.草坪村:发展500亩鱼腥草、400亩树苗、100亩藕 214

4.硬化主堰道,放置垃圾桶,为彻底消灭血吸虫病而战 214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 214

一、一个只有368人的藏汉共居小山村成为文明村——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白果坪村调查 214

1.江泽民来过的小山村 216

2.通路通电通水通了致富路,邬仲健、杨克富一中一青带头干 216

3.走出“三村建设”的路子 216

二、三江旅游第一村——阿坝州汶川县三江乡照壁村调查 216

1.打造三江旅游第一村 219

2.三江旅游开发第一人 219

3.照壁村是州级文明村 219

三、在“云朵上的古城堡”萝卜寨举办首届中国汶川古羌文化节——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调查 219

1.萝卜寨久在深山无人识 222

2.古羌文化节一鸣惊人 222

3.6个山里娃的梦想 222

四、羌族村寨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文明示范”之路——阿坝州茂县南新镇牟托村调查 222

1.为了父亲——一个老支书的嘱托,一修公路,二建学校 225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 225

3.建设独具羌族风格的农家乐,发展“观光旅游” 225

4.实行村务公开,初显“文明示范”作用 225

五、滑坡村的孩子过去读书难,16至18岁小学才毕业——甘孜州康定县前溪乡赶羊村调查 225

1.过去70%的小孩读书难,16至18岁小学毕业 227

2.过去在山上,家家房子每年修两三次;现在搬下山,家家盖起小楼房 227

3.发展生产有希望,这个村要建现代农业基地 227

六、大渡河畔: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建设新农村——甘孜州泸定县加郡乡安家湾村、冷碛镇木瓜沟村、时济乡日角村调查 227

1.村里有四件事感动了州委书记 230

2.安家湾村:新农村建设已经启动 230

3.木瓜沟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230

4.日角村: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230

七、安宁河畔:“石榴村”已成为国家生态园示范区——凉山州西昌市黄联关镇大德村调查 230

1.家家种石榴,人均1.6亩 231

2.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创出“大德红”品牌 231

3.打造“畜—沼—果”生态家园生态模式,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231

八、百乡教育扶贫工程在彝族之乡——凉山州普格县特尔果乡第3村调查 231

1.扶贫先扶教育,州政协参加百乡教育扶贫工程 234

2.全乡两个100%:适龄儿童巩固率100%,升学率、青壮年脱盲率100% 234

3.第3村把教育放在首位 234

九、大箐梁子:彝族村小孩99%上学 安宁河边:回族村建起奶牛“公寓”——凉山州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裕龙乡星宿村调查 234

1.“两免一补”后找来200张课桌,99%的小孩入学 238

2.江泽民两次到白庙村 238

3.彝族村民一家出了3个大学生,让江泽民感动 238

4.奶牛“公寓”建在星宿村 238

5.5个民族生活在一个村,团结祥和 238

下篇 研究篇 238

第一章 农民解读:重新认识中国农民的伟大贡献 238

一、城里人>乡下人 247

二、农民养活了中国 247

三、农民身份≠国民待遇 247

四、农民的发明:农村改革 247

第二章 “两个飞跃”:从广汉“中国第一乡”走向蒲江模式、邛崃模式 247

一、一个精彩的思想:从第一个飞跃到第二个飞跃 253

二、一个历史的必然:从家庭承包走向土地规模集中经营 253

三、世纪跨越:从广汉变革走向蒲江模式、邛崃模式是历史的大跨越 253

第三章 人均收入:“二、三、四”现象 253

一、我们的糌粑为共和国作出了贡献 256

二、甘孜州委书记坦陈农村6大差距 256

三、人均收入“二、三、四”现象,折射出甘阿凉的贫穷落后 256

第四章 教育农民: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256

一、干部叫农民抗旱,农民在打麻将。并说“你再催,这盘我输了你要拿钱。” 260

二、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260

三、教育目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260

第五章 大拆大建:农村生态文化最大的不和谐 260

一、拆了具有乡村传统特色的民居,建了农民陌生的水泥房 264

二、有的“政绩工程”是短期行为 264

三、采取措施,刹住大拆大建之风 264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