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韦政通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781188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台湾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原由台湾水牛出版社出版,为加强海峡两岸学术思想交流,经作者同意由我社出版简体字本。作者研究中国思想史数十年,颇多心得,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作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写作,才完成了这部文笔生动活泼、见解独创的专著。全书在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以后分为四篇,即甲篇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孔子——淮南子),乙篇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董仲舒——范缜),丙篇佛学时代(初入——慧能),丁篇儒学的复兴(韩愈——戴震)。每篇以数位代表人物勾勒出该时代的思想文化面貌,使一般读者容易掌握。我社引进该书的目的,也在于能让一般读者更轻松地了解中国思想史的概貌,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 15

甲篇 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孔子——淮南子第三章 孔子 43

第四章 墨子 68

第五章 老子 94

第六章 庄子 119

第七章 惠施与公孙龙 147

第八章 孟子 174

第九章 荀子 204

第十章 韩非子 240

第十一章 混合与变化:先秦思想的终局 265

乙篇 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董仲舒——范缜第十二章 董仲舒 309

第十三章 扬雄 340

第十四章 王充 361

第十五章 崔寔、王符、仲长统 391

第十六章 玄学的兴起与演变 411

第十七章 何晏与王弼 426

第十八章 阮籍与嵇康 443

第十九章 向秀与郭象 462

第二十章 范缜 477

丙篇 佛学时代 493

初入——慧能 493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兴起 493

第二十二章 僧肇 516

第二十三章 竺道生 530

第二十四章 智顗 546

第二十五章 法藏 568

第二十六章 玄奘 592

第二十七章 慧能 619

丁篇 儒学的复兴 639

韩愈——戴震 639

第二十八章 新儒学的背景及其先驱者 639

第二十九章 刘禹锡 671

第三十章 李觏 680

第三十一章 王安石 696

第三十二章 邵雍 721

第三十三章 周敦颐 732

第三十四章 张载 747

第三十五章 程颢与程颐 772

第三十六章 朱熹 798

第三十七章 陆九渊 821

第三十八章 陈亮与叶適 836

第三十九章 王守仁 854

第四十章 明末清初思想的变化及其新趋向 876

第四十一章 黄宗羲 891

第四十二章 方以智 903

第四十三章 顾炎武 923

第四十四章 王夫之 939

第四十五章 李颙 958

第四十六章 颜元 974

第四十七章 戴震 987

后记 1008

第一章 绪论 1

一 为什么要研读思想史 1

二 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和难处 4

三 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7

四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8

五 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限制 10

第二章 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 15

一 中国文化的黎明 16

二 殷代的社会与宗教 19

三 周代文化的一般状况 21

四 周代的宗教与道德 25

五 鲁文化的特征——礼 28

六 人文思想 30

七 人文主义先驱者 34

甲篇 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孔子——淮南子第三章 孔子 43

一 怎样了解孔子 44

二 传统的更新 48

三 伦理的概念群 51

四 自我实现 56

五 道德与政治 58

六 人道社会的理想 60

七 历史的地位 62

第四章 墨子 68

一 思想的特征 69

二 对儒家的批评 73

三 形式主义的爱 77

四 尚同——一个乌托邦的政治构想 80

五 社会改造 84

六 墨学后期的发展 86

第五章 老子 94

一 老学探源 95

二 思想的特征 97

三 形上的概念群 101

四 反智及其问题 105

五 无为的政治论 108

六 和谐的社会论 110

七 返朴归真的人生 113

第六章 庄子 119

一 传承与创造 120

二 思想的特征 123

三 道——形上学的意义 129

四 反智 131

五 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134

六 死生与物化 137

七 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140

第七章 惠施与公孙龙 147

一 古籍中所见的惠施 148

二 惠施思想的特征及其思想史的地位 153

三 惠施思想十论 155

四 公孙龙思想渊源问题 158

五 惠施与公孙龙 160

六 公孙龙五论 164

第八章 孟子 174

一 孟子与孔子 175

二 思想的特征 176

三 伦理的概念 180

四 心与性 183

五 仁政与王道 190

六 民本与革命 193

七 道统观与历史观 197

第九章 荀子 204

一 荀子与孟子 205

二 思想的特征 207

三 天论 215

四 性恶论 218

五 政治论 222

六 认识论 227

七 逻辑思想:概念论 229

八 荀学的影响 232

第十章 韩非子 240

一 韩非与前期法家 241

二 思想的特征 244

三 人性论 248

四 反智 250

五 法 252

六 术 256

七 势 257

八 社会政策 259

第十一章 混合与变化:先秦思想的终局 265

一 过渡时期的思想趋向 266

二 《易传》 271

三 《礼记》 277

四 《吕氏春秋》 288

五 《淮南子》 297

乙篇 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董仲舒——范缜第十二章 董仲舒 309

一 尊儒运动 311

二 董仲舒与先秦儒学 316

三 天人关系 320

四 道德论 324

五 政治与经济 327

六 人性论 330

七 历史哲学 334

第十三章 扬雄 340

一 思想史上的价值 342

二 《太玄》 345

三 尊孔 347

四 儒学 350

五 学习理论 352

六 批评精神 354

第十四章 王充 361

一 影响王充的人物 362

二 天道自然与天人不应 365

三 方法论与认知特性 368

四 批评之一:疾虚妄 373

五 批评之二:评诸子 377

六 人性论 381

七 命运的探讨 383

第十五章 崔寔、王符、仲长统 391

一 三个批评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393

二 三个批评家的客观环境 395

三 崔寔 396

四 王符 400

五 仲长统 403

第十六章 玄学的兴起与演变 411

一 玄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412

二 玄学的内涵与特征 417

三 玄学的演变 421

第十七章 何晏与王弼 426

一 何、王之间 427

二 何晏的思想 430

三 王弼的思想 435

第十八章 阮籍与嵇康 443

一 七贤与阮、嵇之间 445

二 阮籍的生活与思想 448

三 嵇康的生活与思想 452

第十九章 向秀与郭象 462

一 向、郭注庄的疑案 463

二 向、郭的思想 466

第二十章 范缜 477

一 《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478

二 范缜的辟佛和他的《神灭论》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