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与生态城市 1
1.1 城市的发展及其生态困境 1
1.1.1 城市的起源 1
1.1.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3
1.1.3 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困境 5
1.2 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不足 6
1.2.1 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缺失生态研究 6
1.2.2 传统城市规划内容忽略了城市整体效益 6
1.2.3 传统城市规划缺少有效的生态预测 7
1.3 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8
1.3.1 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 8
1.3.2 生态城市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9
1.3.3 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13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路线 22
1.4.1 研究目的 22
1.4.2 研究路线 23
2 生态城市调控理论基础 24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2.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4
2.1.2 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 26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市 30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30
2.2.1 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 31
2.2.2 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 33
2.2.3 后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 36
2.3 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环境问题实质 37
2.3.1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 37
2.3.2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流 39
2.3.3 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结构 41
2.3.4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 44
2.4 生态城市“五位一体”调控理论 45
2.4.1 五律协同理论 45
2.4.2 五类规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8
2.4.3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运行 55
2.4.4 生态城市“五位一体”调控理论 64
2.4.5 生态城市“五位一体”创建标准 77
2.4.6 生态城市“五位一体”指标体系及评价 80
3 常州城市生态度评价和调控重点识别 89
3.1 常州城市生态度综合评价 89
3.2 常州生态城市建设差距分析 94
3.2.1 社会生态差距分析 99
3.2.2 经济生态差距分析 100
3.2.3 人居生态差距分析 100
3.2.4 交通生态差距分析 101
3.2.5 环境生态差距分析 102
3.3 常州城市发展的生态制约 103
3.3.1 生态足迹方法 103
3.3.2 常州市生态足迹 104
3.3.3 常州市生态承载力 105
3.3.4 生态赤字与生态制约 106
3.4 常州生态城市调控重点领域 106
4 常州城市空间结构生态调控 108
4.1 常州城市空间扩展与形态的变迁 108
4.1.1 经济模式的改变对常州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 108
4.1.2 行政区划的演变对常州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 113
4.1.3 社会理念的变迁对常州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 114
4.2 常州城市空间结构调控背景解析 116
4.2.1 区域经济背景下的常州城市发展 116
4.2.2 常州市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118
4.2.3 常州市资源、能源利用预测 121
4.2.4 常州自然生态资产评估 124
4.2.5 常州城市空间发展生态适宜性分析 127
4.3 常州城市空间结构生态调控 131
4.3.1 常州城市生态网架的构建 131
4.3.2 常州城市空间生态功能分区 135
4.3.3 常州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及形态 139
4.3.4 常州市城镇体系生态调控 142
4.3.5 常州市土地利用“三地平衡”调控 146
5 常州城市功能生态调控 151
5.1 常州城市经济生态调控 151
5.1.1 常州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前瞻 151
5.1.2 常州市经济生态调控战略 156
5.2 常州城市人居生态调控 171
5.2.1 常州市人居演变的阶段与问题 171
5.2.2 常州市人居生态调控战略 173
5.3 常州城市交通生态调控 184
5.3.1 常州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
5.3.2 常州市交通生态调控战略 185
5.4 常州城市环境生态调控 192
5.4.1 常州城市环境生态规划 192
5.4.2 常州城市环境污染控制 208
5.5 常州城市社会生态调控 221
5.5.1 常州市社会人力资源调控 222
5.5.2 常州市社会协调运行调控 225
5.5.3 常州市社会生态文化调控 228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234
6.1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234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 237
6.3 研究展望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39
附录:表2.5中的指标解释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