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6
第一章 抗原 6
第一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7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8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10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1
第五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3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17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段 17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结构、性状和功能 18
第三节 抗体(Ab)的多样性与血清型 22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23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Ig)的异常 25
第三章 补体系统 27
第一节 概述 27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27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 28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31
第五节 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 32
第四章 免疫系统 34
第一节 概述 34
第二节 免疫器官 34
第三节 免疫细胞 35
第五章 免疫应答 41
第一节 概述 41
第二节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42
第三节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43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45
第五节 免疫耐受 47
第六章 变态反应 49
第一节 Ⅰ型变态反应 49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 52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54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55
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 57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 57
第二节 免疫学治疗 59
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 62
第二篇 细菌学 70
第八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0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70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71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77
第九章 细菌的生理 79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7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82
第三节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83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命名原则 85
第十章 医学微生物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 88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88
第二节 化妆品、医药品引起的感染 93
第十一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98
第一节 细菌性状变异的实例 98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00
第三节 噬菌体 100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机理 102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106
第十二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08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108
第二节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112
第三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115
第十三章 皮肤黏膜感染性球菌 118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1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22
第三节 淋病奈瑟菌 125
第十四章 呼吸道感染性球菌 127
第一节 肺炎链球菌 127
第二节 奈瑟菌属 129
第十五章 皮肤黏膜感染性杆菌 131
分枝杆菌 131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31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135
其他 137
第一节 红斑丹毒丝菌 137
第二节 痤疮丙酸杆菌 138
第三节 杜克雷嗜血杆菌 138
第四节 铜绿假单胞菌 139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40
第一节 放线菌属 140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42
第十六章 消化道感染性杆菌 143
肠道杆菌 143
第一节 大肠杆菌 143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45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46
第四节 变形杆菌属 149
第五节 克雷伯菌属 150
弧菌属 150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50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52
弯曲菌属 152
第一节 空肠弯曲菌 152
第二节 幽门弯曲菌 153
第十七章 呼吸道感染性杆菌 154
棒状杆菌 154
第一节 概述 154
第二节 白喉杆菌 154
嗜血杆菌 157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杆菌 157
第二节 百日咳鲍氏杆菌 157
军团菌属 159
第十八章 其他致病菌 160
厌氧性细菌 160
第一节 破伤风杆菌 160
第二节 产气荚膜杆菌 161
第三节 肉毒杆菌 162
第四节 无芽胞厌氧杆菌 162
第五节 胎儿弯曲菌 163
动物源性细菌 164
第十九章 支原体 166
性传播感染支原体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第二节 解脲脲原体 167
第三节 人型支原体与生殖器支原体 168
呼吸道感染支原体 168
第二十章 衣原体 169
第一节 概述 169
第二节 主要致病衣原体 171
第二十一章 立克次体 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第二节 感染人类的主要立克次体 172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174
性传播感染螺旋体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174
其他螺旋体 177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177
第二节 回归热螺旋体 179
第三节 莱姆病螺旋体 180
第三篇 真菌学 181
第二十三章 真菌学概述 181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81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84
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 186
第二十四章 主要的皮肤黏膜感染性真菌 188
第一节 表面感染性真菌 188
第二节 皮肤癣真菌 188
第三节 皮下组织感染性真菌 190
第二十五章 深部感染性真菌 191
第一节 新型隐球菌 191
第二节 地方性流行真菌 192
第三节 假丝酵母菌 193
第四节 曲霉 毛霉 卡氏肺孢菌 194
第四篇 病毒学 196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96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96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97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98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现象 201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01
第六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02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203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05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205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类型 206
第三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206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208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12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12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214
第二十九章 经性传播等途径感染的病毒 218
疱疹病毒 218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219
第二节 水疱-带状疱疹病毒 220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221
第四节 EB病毒 223
第五节 人疱疹病毒6型、7型 224
第六节 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 225
肝炎病毒 226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226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 233
第三节 丁型肝炎病毒 234
逆转录病毒 235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35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Ⅱ型 241
乳头瘤病毒 242
第三十章 呼吸道感染性病毒 245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45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49
第三节 风疹病毒 253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55
第三十一章 消化道感染性病毒 257
肠道病毒 25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257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260
第三节 腹泻病毒 261
肝炎病毒 264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64
第二节 戊型肝炎病毒 267
第三十二章 虫媒病毒 269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69
第二节 森林脑炎病毒 271
第三节 登革病毒 271
第三十三章 出血热病毒 273
第三十四章 狂犬病病毒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