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志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18007783
  • 页数:1158 页
图书介绍:

总述 1

秦——清 17

中华民国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 67

第一篇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域 165

第一章 境域 165

第一节 佛山得名 165

第二节 境域变迁 166

第二章 政区沿革 167

第一节 建国前的政区建制 167

第二节 建国后的政区建制 16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70

第一节 建国前的区域划分 170

第二节 建国后至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前的行政区域划分 170

第三节 市领导县体制后的行政区域划分 172

第二篇 自然环境 174

第—章 陆地 174

第二章 位置 176

第三章 地形、地质 177

第四章 水文 180

第一节 河流 180

第二节 水位 181

第三节 水文特点 182

第五章 气候 183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85

第一节 矿产 185

第二节 水 185

第三节 气温、日照、雨量 18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88

第一节 风灾 188

第二节 低温霜冻和结冰 192

第三节 水灾 192

第四节 地震 194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197

第一章 人口 197

第一节 人口源流及历代变迁 197

第二节 人口变动 201

第三节 人口分布 208

第四节 人口构成 214

第五节 人口管理 223

第六节 婚姻与家庭 225

第二章 计划生育 237

第一节 机构 237

第二节 政策与规定 238

第三节 宣传教育和落实措施 240

第一篇 政党 24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委员会 245

第一节 佛山党组织的建立 245

第二节 佛山党组织的发展和主要活动 246

第三节 建国后佛山市的党组织 24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佛山党部 281

第三章 民主党派 282

第一节 概况 282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佛山市委员会 284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佛山市委员会 288

第四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佛山市委员会 293

第五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佛山市委员会 298

第六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佛山市委员会 300

第七节 中国致公党佛山市委筹备组 302

第八节 九三学社佛山市委员会 302

第二篇 权力机关与政府机构 305

第一章 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 305

第一节 沿革 305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会议 30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13

第四节 区、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316

第五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317

第六节 人民代表的活动 319

第二章 政府机构 322

第一节 建国前政府机构设置沿革 322

第二节 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323

第三节 市属行政部门设置 330

第四节 基层行政机构 383

第五节 省人民政府派驻佛山的机构 387

第三篇 人民政协 391

第一章 市政协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391

第一节 协商委员会时期 391

第二节 市政协时期 392

第二章 历届市政协委员会 394

第一节 组成和委员的产生 394

第二节 历届市政协会议 398

第三章 重要提案及处理结果 402

第四篇 公安 司法 403

第一章 公安 403

第一节 治安机构 403

第二节 刑事侦查 408

第三节 社会治安管理 411

第四节 户政 417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419

第六节 消防 424

第二章 检察 429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检察机构 429

第二节 建国后地、市检察机构沿革 430

第三节 检察业务 438

第三章 司法 464

第一节 司法机构沿革 464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66

第三节 刑事案件 467

第四节 民事纠纷案件的审判 476

第五节 经济纠纷案件 48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8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85

第二节 司法业务 486

第三节 律师、公证业务 487

第四节 调解 488

第五篇 民政 489

第一章 清代、民国时期的民政事业 489

第二章 建国后的民政事业 49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90

第二节 民政机构的职能 490

第三节 民政财务 490

第三章 优抚 494

第一节 拥军优属 494

第二节 抚恤 495

第三节 褒扬 496

第四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97

第一节 机构 497

第二节 安置 497

第三节 扶持 498

第五章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500

第一节 地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500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500

第六章 社会福利 501

第一节 “三无”老人及弃婴收养 501

第二节 “三无”精神病及麻风病人的收养治疗 502

第三节 福利生产企业 503

第七章 救济救灾 506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 506

第二节 季节性救济 507

第三节 扶贫 508

第四节 五保户的供养 509

第八章 婚姻 510

第一节 婚姻登记机关 510

第二节 结婚与离婚 510

第三节 宣传与检查工作 511

第九章 殡葬 513

第一节 殡葬习俗与殡葬行业 513

第二节 殡葬管理和机构 513

第十章 收容遣送 51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16

第二节 难民、散兵游勇的收容遣送 516

第三节 游民改造 517

第四节 偷渡外逃、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 517

第十一章 民政社会团体 520

第六篇 外事 522

第一章 机构 522

第二章 对外接待 523

第一节 对外开放参观点 523

第二节 外事活动 524

第三章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528

第四章 友好城市缔结与往来 530

第一节 友好城市的缔结 530

第二节 友好往来活动 530

第七篇 人事 劳动 534

第一章 人事 534

第一节 秦朝至清朝的行政设置 5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佛山行政设置 535

第三节 建国后的党政机构及干部队伍 535

第四节 人事任用 542

第五节 人事管理 556

第六节 干部教育与培训 565

第七节 工资福利 566

第八节 管理机构沿革 568

第二章 劳动管理 569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69

第二节 劳动就业制度与部门 573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575

第四节 工资与奖金 585

第五节 劳动保护 588

第六节 劳动保险 589

第八篇 人民团体 592

第一章 工人团体 59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会组织 592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会组织 594

第三节 工会工作 598

第二章 青少年团体 608

第一节 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佛山分团和青年运动 608

第二节 共青团佛山市委 609

第三节 佛山市青年联合会 617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619

第三章 妇女团体 62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妇女运动及妇女组织 622

第二节 佛山市妇女联合会 623

第三节 妇联会基层组织 627

第四节 妇联工作 628

第四章 农民团体 636

第一节 南浦农团和佛山郊区农民协会 636

第二节 农会、农代会 637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638

第五章 工商业团体 639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商行会组织 63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市工商业联合会 641

第三节 工商联工作 645

第六章 佛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65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50

第二节 城区、石湾区侨联会 651

第三节 历届侨代会(联谊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 652

第四节 市侨联会的工作 654

第七章 社会科学联合会 658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 658

第二节 学术活动 658

第八章 科学技术协会 660

第一节 自然科学学术团体 6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662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 666

第九篇 建国后重大政事 668

第一章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政治运动 668

第一节 “三反”、“五反”运动 668

第二节 民主改革运动 669

第三节 1953年的整党 669

第四节 1955~1956年的干部审查 669

第五节 肃反运动 670

第六节 1957年的机关整编 670

第七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670

第八节 广东历史问题大辩论 671

第九节 1958年的干部审查 671

第十节 1958~1960年的干部下放 672

第十一节 1960年的“三反”整风运动 672

第十二节 党员教育和基层组织整顿 673

第十三节 精简机构,压缩干部、职工和城镇人口 673

第十四节 机关“五反”运动 674

第十五节 “四清”运动 674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政事 67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 675

第二节 佛山市郊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 67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主要政事 678

第一节 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678

第二节 新时期大规模轮训党员和培训干部 679

第三节 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培训选拔中青年干部 680

第一篇 概述 683

第二篇 军事地理及防务设施 687

第一章 军事地理 687

第二章 防务设施 688

第三篇 军事机构 689

第一章 清代军事机构 689

第二章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690

第三章 建国后军事机构 692

第四篇 驻军 695

第一章 清代驻军 695

第二章 民国时期驻军 696

第三章 建国后驻军 697

第五篇 地方武装 699

第一章 明清地方武装 699

第二章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701

第三章 建国后地方武装 706

第六篇 民兵 707

第一章 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民兵 707

第二章 建国后的民兵 708

第一节 民兵组织 708

第二节 武器装备 709

第三节 军事训练 710

第四节 政治教育 711

第五节 民兵的作用 712

第六节 民兵工作的领导 714

第七篇 兵役 716

第一章 清代兵役 716

第二章 民国时期兵役 717

第三章 建国后兵役 719

第八篇 烈士名录 722

第九篇 军事纪要 726

第一章 反抗明清王朝的斗争 726

第一节 黄萧养起义 726

第二节 民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727

第三节 陈开、李文茂起义 727

第四节 清末佛山民众反捐税斗争 728

第二章 反帝反封建斗争 729

第一节 夜袭龟岗炮台 729

第二节 佛山团练局抗击英法侵略军 729

第三节 反对《中美华工条约》的斗争 730

第四节 光复佛山和讨伐军阀龙济光 730

第三章 佛山早期的工人运动 732

第一节 声援“五四”运动 732

第二节 共产党在佛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732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兴起 733

第四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 73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佛山党部的成立和改组 735

第二节 平定商团叛乱 735

第三节 佛山人民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736

第五章 广州起义前后佛山的工农革命斗争 738

第一节 南海农民赤卫军参加广州起义 738

第二节 革命低潮时期的罢工斗争 738

第六章 抗日斗争 740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 740

第二节 抗日武装斗争 741

第七章 推翻国民党统治和解放佛山 743

第一节 中共党员在佛山的秘密活动 743

第二节 反“三征”和罢工斗争 744

第三节 佛山解放 744

第一篇 国民经济综述 749

第一章 概况 749

第一节 建国前的经济概况 749

第二节 建国36年国民经济主要成就 751

第二章 建国后国民经济发展历程 754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1956年) 754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5年) 75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7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7~1985年) 762

第二篇 国民经济综合管理 768

第一章 计划管理 768

第一节 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768

第二节 计划机构建置沿革 770

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实施与检查 771

第四节 基本建设计划管理 772

第二章 经济统计 778

第一节 统计机构 778

第二节 统计调查 779

第三节 统计报告 785

第四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786

第三章 物价管理 788

第一节 概况 788

第二节 价格管理 801

第三节 物价检查与监督 810

第四节 物价管理机构沿革 811

第四章 物资管理 813

第一节 概况 813

第二节 机构沿革 814

第三节 计划管理与购销经营 816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823

第五节 运输仓储 824

第六节 财务管理 828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83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32

第二节 集市贸易 833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838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840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848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850

第七节 打击投机倒把走私活动 852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856

第一节 概况 856

第二节 计量单位和标准计量法规 857

第三节 标准化 858

第四节 计量 860

第五节 标准计量机构 861

第三篇 工业 865

第一章 概述 865

第二章 陶瓷工业 870

第一节 概况 870

第二节 石湾陶瓷业的起源与演变 873

第三节 建国后的陶瓷工业 880

第四节 陶瓷产品与销售 890

第五节 生产组织形式 899

第六节 陶瓷业的经营 904

第七节 技术工艺和科研 906

第三章 纺织工业 914

第一节 丝绸工业 914

第二节 棉织、针织工业 921

第三节 化纤工业 933

第四章 铸造工业 940

第一节 建国前的铸造业 940

第二节 建国后的铸造业 945

第三节 企业与产品 949

第四节 技术与科研 951

第五节 经营管理机构 957

第五章 机械制造工业 962

第一节 概况 962

第二节 主要行业与企业 964

第三节 技改与科研 970

第四节 管理机构 972

第六章 电子工业 973

第一节 创办与发展 973

第二节 企业与产品 977

第三节 技术引进与经济联合 984

第四节 经营管理 987

第七章 电器、仪表工业 990

第一节 概况 990

第二节 企业与产品 992

第三节 技术与科研 994

第四节 企业管理 995

第八章 化学工业 998

第一节 概况 998

第二节 管理机构沿革 1000

第三节 主要行业与企业 1001

第四节 技术与科研 1004

第九章 医药工业 1012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012

第二节 建国后的医药工业 1017

第三节 管理机构沿革 1021

第四节 产品和企业 1021

第五节 技术革新与引进 1025

第十章 建筑材料工业 1028

第一节 概况 1028

第二节 企业与产品 1029

第三节 生产管理 1030

第四节 技术改造和科研成果 1031

第五节 经营管理 1032

第十一章 电力工业 1034

第一节 概况 1034

第二节 供电网的建设 1036

第三节 供电网的管理 1042

第四节 用电与安全管理 1046

第五节 技术与科研 1052

第六节 管理机构和人员 1053

第十二章 轻工业 1056

第一节 概况 1056

第二节 造纸工业 1060

第三节 食品工业 1062

第四节 玻璃制品工业 1076

第五节 包装业 1078

第六节 印刷工业 1081

第七节 塑料、皮革工业 1085

第八节 家用电器制造业 1103

第九节 五金制品制造业 1109

第十节 缝纫工业 1114

第十一节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1117

第十二节 家具制造业 1145

第十三节 文体用品制造业 1148

第十四节 日用轻工制品业 1151

第十三章 建筑业 1159

第一节 建国前的建筑业 115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建筑业 1161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 1166

第十四章 乡镇工业 1169

第一节 概况 1169

第二节 主要工业和企业 1170

第三节 科学技术管理 1175

第四节 企业管理 1177

第五节 管理机构沿革 1178

第四篇 交通 邮电 1179

第一章 交通 1179

第一节 概况 1179

第二节 水路运输 1181

第三节 公路运输 1191

第四节 城区公共交通 1210

第五节 铁路运输 1212

第六节 航空运输 1214

第七节 交通管理机构 1215

第二章 邮电通讯 1216

第一节 概况 1216

第二节 邮政 1217

第三节 邮电管理机构沿革 1232

第四节 企业管理 1234

第五篇 农业 1239

第一章 概况 1239

第一节 郊区农业 1239

第二节 小区简介 1240

第二章 农业体制 1243

第一节 土地制度 1243

第二节 生产体制 1244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247

第四节 农业机构 1251

第三章 种植业 1256

第一节 生产概况 1256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259

第三节 粮食生产技术 1261

第四节 农作物种子 1264

第五节 土壤、肥料、激素 1266

第六节 植物保护 1268

第四章 水产养殖业 1271

第一节 养殖资源 1271

第二节 养殖概况 1272

第三节 养殖技术与饲料 1276

第五章 畜牧业 1279

第一节 概况 1279

第二节 改良品种与改进饲养技术 1282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284

第四节 机构与企业 1288

第六章 果菜种植业 1291

第一节 建国前的果菜生产 1291

第二节 建国后的果菜生产 1292

第三节 蔬菜生产技术 1295

第四节 经营管理 1299

第七章 林业 1301

第八章 农业机械化 1303

第一节 农机机构 1303

第二节 机械设备 1304

第三节 培训工作 1306

第九章 水利 1307

第一节 建国前的防洪工程 1307

第二节 建国后的河道整治 1309

第三节 防洪与排涝 1311

第四节 水利机构设置与管理 1315

第六篇 商业 1317

第一章 概况 1317

第一节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业 1317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佛山商业 1319

第三节 建国后佛山商业的改造和发展 1320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佛山商业 1321

第二章 商业管理机构 1323

第一节 建国前的机构 1323

第二节 建国后的机构 1325

第三章 建国前的佛山商业 1327

第一节 古、近代商业 1327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商业 1329

第四章 建国后的国营商业 133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336

第二节 主要公司、商场简介 1338

第三节 商品购销 1346

第四节 商办工业 1355

第五节 商业网点 1357

第六节 职工队伍 1359

第七节 商业改革 1360

第五章 建国后的集体商业 1363

第一节 集体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1363

第二节 集体商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1368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的第二饮食公司 1371

第六章 供销合作社 1376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1376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的购销业务 1379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经营管理 1392

第七章 建国后的私营商业 1395

第八章 商业名铺和菜点、小吃、特产 1406

第一节 老店名铺 1406

第二节 名菜美点 1410

第三节 风味小吃 1415

第四节 传统特产 1417

第九章 商业趣闻、对联与生意经 1420

第一节 趣闻与轶事 1420

第二节 商业对联 1421

第三节 生意经 1423

第十章 粮油购销、储运及管理 1427

第一节 粮油购销 1427

第二节 粮油的储运与加工 1433

第三节 粮油的管理 1441

第四节 粮油管理机构沿革 1443

第十一章 旅游业 1445

第一节 概况 1445

第二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点建设 1446

第三节 旅游产品 1449

第四节 旅游机构及经营管理 1450

第七篇 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 1454

第一章 对外经济关系 1454

第一节 对外经济机构 1454

第二节 利用外资 1456

第三节 对外经济管理 1464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业 1467

第一节 概况 1467

第二节 出口贸易 1470

第三节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生产体系 1490

第四节 出口商品的包装和储运 1494

第三章 海关和关税 1500

第一节 海关设置沿革 1500

第二节 监督管理 1501

第三节 关税 1505

第四节 查禁走私 1507

第五节 海关统计 1508

第八篇 城乡建设 1509

第一章 城镇建设 1509

第一节 建市过程及城市规划 1509

第二节 市政建设 1522

第三节 圩镇建设 1529

第四节 城市建设管理 1531

第五节 郊区乡村建设 1535

第二章 城市住宅建设和房产管理 1537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及任务 1537

第二节 房地产 1540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1542

第四节 房地产租税 1551

第五节 住宅建设 1551

第六节 房地产经营 1553

第三章 园林绿化 1556

第一节 公园建设 1556

第二节 道路、街巷绿化 1560

第三节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庭园化 1563

第四节 石湾镇及郊区的绿化 1565

第五节 苗圃、花圃与奇树古木 1565

第四章 环境保护 1567

第一节 概况 1567

第二节 环保机构 1571

第三节 环境污染 1572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 1586

第五节 环境监测 1591

第六节 环境监督与事件处理 1594

第七节 环境管理 1596

第九篇 金融 1598

第一章 金融机构 1598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的金融业 1598

第二节 建国后的金融机构 1600

第二章 货币 1607

第一节 货币管理 1607

第二节 货币流通 1608

第三节 金银管理 1610

第三章 信贷和结算 1611

第一节 信贷 1611

第二节 结算 1612

第四章 外汇与外汇兑换 1614

第一节 概况 1614

第二节 贸易外汇结算 1614

第三节 侨汇和外汇兑换 1615

第四节 外币存款 1617

第五节 外贸贷款和外汇贷款 1617

第五章 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1620

第六章 储蓄与发行债券 1621

第一节 储蓄 1621

第二节 发行债券 1624

第七章 保险 1625

第一节 国内保险 1625

第二节 涉外保险业务 1627

第三节 防灾与宣传 1628

第十篇 财政 税务 1629

第一章 财政 16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629

第二节 财政管理 1630

第二章 税务 1658

第一节 机构 1658

第二节 税制 1660

第三节 税种及税率 1666

第四节 税源与纳税检查 1679

第一篇 文化 1685

第一章 文化艺术 1685

第一节 概况 1685

第二节 戏剧 1686

第三节 电影 1693

第四节 群众文化 1697

第五节 文艺创作 1705

第六节 文化设施建设 1710

第七节 图书销售业 1718

第八节 文化机构 1721

第二章 新闻、广播、电视 1728

第一节 新闻出版 1728

第二节 广播、电视 1734

第三章 文物、胜迹 1741

第一节 概况 1741

第二节 古文化遗址 1742

第三节 古窑址 1745

第四节 古墓葬 1745

第五节 古建筑 1748

第六节 石刻 1753

第七节 特藏文物 1761

第八节 胜迹 1763

第九节 文物事业机构和文物普查 1770

第四章 档案 1773

第一节 建国前的档案管理 1773

第二节 建国后的档案事业 1774

第二篇 艺文 1784

第一章 作品选录 1784

第一节 诗词 1784

第二节 文章、小说 1797

第三节 美术 1798

第四节 书法 1801

第五节 摄影 1802

第六节 舞蹈 1802

第七节 音乐 1802

第八节 戏曲 1803

第二章 作品篇目选辑 1805

第一节 古代部分 1805

第二节 近代部分 1806

第三节 现代部分 1806

第三章 民间口头文学选录 1808

第一节 传说、故事 1808

第二节 歌谣 1811

第三节 对联、谜语 1813

第三篇 教育 1815

第一章 概况 1815

第二章 社学、书院及私塾 1817

第三章 教育行政机构 1818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1818

第二节 各级教育机构 1819

第四章 幼儿教育 18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 182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幼儿教育 1821

第五章 小学教育 1824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1824

第二节 建国后的小学教育 1825

第三节 中心小学 1830

第六章 中学教育 183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 1833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中学教育 1834

第七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1842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各类职业学校 1842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中专与职业教育 1842

第八章 高等教育 1848

第一节 概况 1848

第二节 大专院校 1849

第九章 成人教育 1857

第一节 业余学校教育 1857

第二节 电视大学和职工大学 1859

第三节 函授和自学考试 1860

第十章 教育经费 1862

第一节 国家拨款 1862

第二节 地方财政拨款 1864

第三节 集资以及华侨港澳人士捐助 1865

第四节 学杂费和勤工俭学收入 1865

第十一章 教师 1867

第一节 教师素质 1867

第二节 教师培训 1868

第三节 工资与生活福利 1869

第四篇 科学技术 1871

第一章 概况 1871

第一节 建国前的科学技术 1871

第二节 建国后的科学技术 1874

第二章 各行业的科技活动 1879

第一节 农业 1879

第二节 陶瓷工业 1881

第三节 纺织工业 1883

第四节 机械工业 1888

第五节 铸造工业 1888

第六节 化学工业 1890

第七节 电器仪表工业 1891

第八节 电子工业 1892

第九节 塑料工业 1893

第十节 轻工工业 1894

第十一节 医药卫生 1896

第三章 科技成果及应用 1900

第一节 科技成果 1900

第二节 科技成果的鉴定与奖励 1904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1905

第四章 科技机构及管理 1907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1907

第二节 科技研究机构 1907

第三节 科技管理 1908

第四节 科技服务 1910

第五节 科技成果档案 1912

第五篇 卫生 1913

第一章 概况 1913

第一节 建国前的医疗卫生事业 1913

第二节 建国后的医疗卫生事业 1915

第二章 医疗机构和制度 1919

第一节 中、西医院 1919

第二节 妇幼保健院 1921

第三节 企事业和街道乡村卫生院(所) 1921

第四节 干部、工人疗养院 1922

第五节 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及医疗制度改革 1922

第六节 医学教育与考核晋升 1924

第七节 佛山红十字会 1925

第三章 防疫 1926

第一节 防疫站 1926

第二节 传染病与流行病防治 1926

第三节 慢性病防治 1928

第四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1930

第五节 食品卫生监督 1931

第六节 学校卫生教育 1931

第七节 预防性卫生监督 1931

第四章 妇幼保健 1933

第五章 环境卫生管理与卫生红旗市 1935

第一节 环境卫生管理 1935

第二节 卫生红旗市 1935

第六章 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置 1938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38

第二节 卫生局 1938

第三节 卫生医药服务企业(公司) 1939

第四节 药品质量监督 1939

第五节 卫生行政管理 1941

第六篇 体育 1944

第一章 概况 1944

第一节 清代武术和民国时期的体育 1944

第二节 建国后的体育事业 1945

第二章 群众体育 1948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1948

第二节 农村、企业、机关体育 1948

第三节 老人、幼儿及伤残人体育 1950

第四节 新兴的群众体育项目 1951

第三章 学校体育 1953

第一节 概况 1953

第二节 体育队伍的建设 1954

第三节 师资的配备和培训 1955

第四章 体育训练 1956

第一节 业余体校及体育运动学校 1956

第二节 重点项目 1957

第五章 体育竞赛 1965

第一节 竞赛制度 1965

第二节 承办国际级运动比赛 1967

第六章 场馆设施 1968

第一节 体育馆、体育场 1968

第二节 游泳中心、游泳池 1969

第三节 体校训练馆室 1970

第一篇 风俗 1973

第一章 衣、食、住、行、乐 1973

第一节 服饰 1973

第二节 饮食 1974

第三节 居住 1976

第四节 交通 1977

第五节 娱乐 1977

第二章 节令、神诞 1979

第一节 节令 1979

第二节 神诞 1986

第三章 人生礼仪 1990

第一节 出生 1990

第二节 入学 1990

第三节 婚嫁 1991

第四节 丧葬 1993

第五节 祝寿 1996

第四章 社会公害 1998

第一节 嫖娼 1998

第二节 赌博 1999

第三节 吸毒 1999

第五章 禁忌与新风尚 2001

第一节 禁忌 2001

第二节 新风尚 2003

第二篇 方言 2005

第一章 语音 2006

第一节 声、韵、调 2006

第二节 佛山话与广州话、普通话比较 2008

第二章 分类词表 2011

第三章 熟语 2020

第四章 方言例句 2027

第三篇 宗教 2029

第一章 道教 2030

第一节 建国前的道教 2030

第二节 建国后的道教 2031

第二章 佛教 2032

第一节 建国前的佛教 2032

第二节 建国后的佛教 2032

第三节 著名佛寺 2033

第三章 天主教 2036

第一节 天主教的传入 2036

第二节 建国后的天主教 2036

第四章 基督教 2038

第一节 基督教公会 2038

第二节 建国后的基督教活动 2041

第一篇 华侨 2047

第一章 概况 2047

第一节 建国前华侨状况 2047

第二节 建国后华侨状况 2051

第三节 华侨人数及分布地区 2053

第四节 华侨社会及华侨社团组织 2054

第二章 佛山华侨的贡献 2055

第一节 参加革命斗争和祖国建设 2055

第二节 资助经济建设 2057

第三节 捐资兴办福利事业 2060

第四节 用诗文抒发爱国思乡之情 2061

第三章 佛山侨乡 2063

第一节 侨乡的分布 2063

第二节 侨乡的优势 2064

第三节 侨乡的生活 2065

第四章 侨务机构和企业 2066

第一节 侨务机构 2066

第二节 侨务企业 2067

第五章 侨务工作 2069

第一节 归侨、侨眷工作 2069

第二节 海外侨胞工作 2071

第三节 贯彻侨务政策 2073

第四节 接待安置归侨、难侨 2076

第五节 侨汇及物资供应 2077

第六节 辅导华侨投资 2078

第七节 出入境审批 2078

第二篇 港澳同胞 2080

第一章 概况 2080

第一节 港澳定居 2080

第二节 社团组织 2081

第二章 港澳同胞的贡献 2083

第一节 对港澳社会的贡献 2083

第二节 对家乡的贡献 2085

第三篇 台湾同胞 2089

第一篇 人物传 2093

第二篇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2169

第一篇 重要历史文献辑存 2175

第二篇 市辖各县概况 2187

第三篇 续述(1986~1992年) 2225

后记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