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宁宗一 1
关于评剧艺术的现状 9
皮之不存在毛将焉附——当前戏曲研究的困惑 17
成兆才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22
成立私营班社是振兴评剧的唯一出路 37
白云深处简评 44
秋菊性格赏析 47
“马寡妇”的病又重了 50
爱派传人莲小君 52
卓而不群的筱玉芳 55
孔广山的《刘伶醉酒》 58
马淑华和他演唱的《杜十娘》 62
崔连润和她演唱的《花木兰》 65
扬长避短自成一家——记著名评剧演员李文芳 69
《小女婿》和宋丽 73
不拘行当,大胆突破——评剧演员李秀云 75
当叶叶长缘、为花花更红——记评剧演员王瑾 77
评剧花脸演员高金元 79
俊逸潇洒、声情并茂——评剧小生演员王有才 81
六岁红小传 84
孙洪魁和他的北孙家班 112
评剧在天津发展综述 129
正风剧社始末 152
为成兆才争争职称 159
提倡求实、不要拔高 161
切勿作茧自缚 162
戏校招生小议 163
切莫东施效颦 165
天津,应该抓抓评剧 167
胡吹乱捧何时休 169
“大全”因何不全 171
假如魏明伦在天津 173
评剧姓评 175
天津评剧正在失去特色 176
武功要练形象要美 178
剧本,须为演出写作 180
吹得不舒服的不是好风 182
“吊胃口”与“倒胃口” 184
京剧热、评戏温、梆子凉 185
催肥的田鸡不香 187
拜师收徒和继承流派 189
重新评价成兆才 191
评剧与南市 193
要加强评剧历史的研究 195
宣传戏曲的阵地在哪里——从天津《剧坛》停刊谈起 196
也谈“评剧”名的来源 198
祭成兆才 200
糖炒栗子与“戏曲热” 202
生活中的“架子花” 205
台上台下的“穷生” 207
捧到天上和踩入地下 209
从杂文想到“魔椅” 211
明星儿首曲,百姓半年粮 213
“花旦”新解 214
为“豆腐块”鸣不平 216
卖文岂容“卖淫” 218
谈“变脸” 220
嘴、聊天、吹牛 222
莫将鲜花变纸花 224
从“怪胎”谈起 226
闲话“挂名” 228
大美人和全方位 230
不唱的管唱的 232
红颜薄命爱莲君 234
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纪念成兆才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242
农民锣王王维林 244
六岁红在锦州 246
李岱与《评戏大观》 248
为人不可忘根本——记评剧名家六岁红 250
自强不息——记天津评剧演员马淑华 252
李砚秀和六岁红 254
评剧作家文东山 256
盘山盛开“山桃花”——记易春英 258
评剧第一位鼓师任善庆 260
六岁红三见毛主席 261
农民弦师王福成 263
正风剧社四大主演 265
月明珠的反调 267
金菊花的“大悲调” 269
郭少田的嗡子 271
举步维艰壮志凌云——访新凤霞 273
评剧作家杨紫江 275
评剧著名小生一览 277
评剧曲调简介 279
评剧《桃花庵》是谁的手笔 283
《驼龙传奇》始末 284
《盗金砖》趣闻 286
三十五年前的一出现代戏 288
评剧《十三姐进城》来历 289
《黑猫告状》 290
《杨三姐告状》始末 292
评剧《爱国娇》始末 294
评剧第一部影片《海棠红》 296
肖军和《马捃华哀史》 297
评剧曾被称为《蹦蹦》 298
评剧最早班社《南孙家班》 300
高占英被枪毙的根由 302
《星报》始末 304
天津京剧在人民大会堂 306
评剧四大流派 307
评剧最早的机关布景 309
评剧艺名趣谈 310
评剧之最 311
跟随周总理在朝鲜 312
天津文艺界的体育盛会 313
外国人跪拜“春红” 314
打灯光的没给钱 315
《牛郎织女》在朝鲜 316
农民艺人去朝鲜 317
戏曲艺人的血泪史 318
梅兰芳看评剧 320
《评戏皇后》和《评戏女皇》 322
“牛先生”伏法 323
评剧趣闻 324
天津第一个国营剧场 325
六岁红三让名利 326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