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瑞典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特征分析 7
一、君主立宪下的议会内阁制 8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结构 9
三、经济发展与结构特征 12
(一)经济发展阶段 15
(二)经济结构及其特征 17
第二章 瑞典福利国家模式:内涵与特征 19
一、市场经济模式的三种主导类型 19
(一)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模式) 19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 20
(三)混合市场经济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瑞典、德国模式) 21
二、瑞典模式的制度特征 22
(一)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制度 22
(二)高税收与高福利 23
(三)充分就业与国民收入均等化 23
(四)由完善的福利体系所搭建的福利国家 23
三、瑞典模式的历史渊源 24
四、瑞典模式的理论基础 26
(一)福利经济学 26
(二)凯恩斯主义 27
(三)瑞典学派 28
(四)瑞典社民党的执政理念 29
第三章 瑞典模式的嬗变:追求社会和谐的不懈努力 31
一、走出“大萧条”的阴霾 31
(一)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与社民党的执政机遇 31
(二)社民党:描绘公平导向的福利国家蓝图 32
二、20世纪70年代的“瑞典病”:福利国家遭遇危机 35
(一)福利国家危机 36
(二)效率追求:“重申自由主义” 39
三、将公平置于效率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福利国家改革 42
第四章 发展混合经济与改革国有企业 45
一、瑞典混合经济的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45
(一)瑞典混合经济的特点及构成 45
(二)瑞典所有制理论的变迁 48
二、瑞典国有企业及其改革 52
(一)基本背景 52
(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54
(三)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55
三、合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58
(一)合作互助原则与合作社的发展 58
(二)合作社:特征与模式 60
(三)变革中的消费合作社 61
四、合作社发展与瑞典和谐社会的构建 64
(一)合作社原则构成了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64
(二)合作社组织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瑞典的社会稳定 65
(三)合作社制度满足了社员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66
第五章 以政府的积极干预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67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管理 68
二、“国家优先事项” 69
三、“均衡扩展和均衡收缩” 70
四、农业扶持政策 72
(一)通过协商机制确定农产品价格 74
(二)以土地基金和政府拨款支持农场改造 75
(三)扶持支柱产业发展 76
(四)政府与生态农业 78
五、对外经济中的政府调控 79
(一)开放优势 80
(二)外资企业:经营方式与措施 80
六、“个人高税收,企业低税负”的税收政策 82
(一)税制模式变迁 82
(二)税制改革及其特点 83
(三)税收征管模式 86
七、小结 91
第六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 93
一、公平与效率:三种主要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析 93
二、条件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95
(一)平等与互助 96
(二)从威克塞尔到瑞典学派 96
(三)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社会安全调节机制 98
三、“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体系 99
(一)基本养老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99
(二)失业保险制度 100
(三)医疗与工伤保险制度 100
(四)社会福利津贴 101
(五)农民社会保险制度 101
四、“福利病”及其改革 102
(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 102
(二)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 104
第七章 建立多元合作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111
一、劳资关系与社会协商 111
(一)化解劳资冲突 111
(二)促进劳资合作 113
(三)完善劳资关系制衡机制 114
(四)劳资合作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16
二、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 119
(一)城市化社区:特点及运行 119
(二)21世纪议程:城市社区的未来发展 122
三、政府与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124
(一)性别平等理念与女性权益保障 124
(二)生活、教育与发展:儿童权益 126
(三)“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 127
(四)“保障”与“发展” 127
四、第三部门:社会和谐的助推力量 128
(一)组织与运行 129
(二)角色与作用 130
五、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价值基础与制度安排 131
(一)民主与法治的价值理念 131
(二)社会矛盾化解的制度体系 133
六、利益表达与利益均衡机制 135
(一)利益集团 136
(二)政府与利益集团 137
(三)利益表达与利益均衡机制的成因 138
第八章 公共服务:挑战与变革 145
一、公共服务体系 145
(一)民生性公共服务 145
(二)公益性公共服务 152
(三)基础性公共服务 157
二、公共服务机制 158
(一)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158
(二)公共服务的三大保障机制 160
三、挑战与变革 162
(一)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竞争化趋势 162
(二)基础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国有企业适度民营化趋势 163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层负责化趋势 164
(四)公共服务实施的社会分担化趋势 164
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165
第九章 环境保护的多元参与机制:政府、企业与社会 168
一、全球环境保护的先行者 168
(一)人类环保史上的里程碑:“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68
(二)基于“自由通行权”的环保理念 170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准则:《环境法典》 170
二、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73
(一)完善的管理体制 173
(二)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175
三、环境保护中的企业角色 176
(一)环保产业迅速发展 176
(二)“生产者责任制” 177
(三)“社会责任意识” 178
四、环境保护中的社会力量 180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 180
(二)“绿色学校计划” 181
(三)非政府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81
五、促进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182
第十章 促进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体制与政策 183
一、世界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发展趋势 183
(一)两类基本模式:多元分散和集中协调 183
(二)发展趋势 184
二、瑞典科技创新体制的主要特点 185
(一)深厚的科学传统 185
(二)强有力的投资支持 186
(三)合理的组织架构 188
(四)适应发展需要的政策安排 189
(五)“哑铃型”的科技创新体系 190
(六)新型技术企业的重要作用 191
(七)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 192
三、瑞典在科技创新中的基本经验 192
(一)持续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国家创新潜能 192
(二)加大宏观指导和资金投入 193
(三)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193
(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94
(五)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国际市场 195
第十一章 全球化挑战与瑞典模式的发展变革 196
一、经济全球化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挑战 197
(一)政府调控能力受到制约 197
(二)全球经济竞争加剧 197
(三)传统的福利观遭遇挑战 198
(四)影响福利国家制度的其他因素 199
二、瑞典模式的“两难”困境 200
(一)扶持新兴产业的需求与财政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200
(二)维护公平与提高效率的矛盾 201
(三)国家内部收入转移与资本全球化流动的矛盾 202
(四)福利国家利益要求与跨国公司全球配置生产要素的矛盾 202
三、瑞典模式的争论及其分析 203
(一)从公平与效率关系角度探讨瑞典问题的病根 204
(二)寻找瑞典模式危机的制度根源 204
四、瑞典模式的发展变革 206
(一)执政党理念的变化和调整为瑞典的发展奠定新的思想基础 206
(二)以“削减赤字”和“减少失业”为核心的政策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07
(三)“科技福利主义”和“教育公平”理念帮助瑞典站在时代发展前列 208
(四)把福利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国家功能上,从而使福利国家制度不受动摇 209
(五)瑞典福利国家制度在变革中寻求转型 210
第十二章 瑞典经验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上) 212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合理吸收混合所有制的理论成分和实践经验 214
(一)正确对待我国转型经济条件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214
(二)大胆借鉴混合所有制理论的合理内核 216
二、加快税收和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18
(一)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完善再分配制度 218
(二)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 220
三、构建利益协调型的和谐社会关系 223
(一)树立和谐劳资关系的理念 224
(二)打造劳资关系的均衡结构 224
(三)以制度规范劳资关系 224
(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尽快建立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 225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新社区 226
(一)客观认识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7
(二)树立社区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 227
(三)探索和谐社会新社区的基本途径 228
第十三章 瑞典经验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下) 231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身体制改革的重点 231
(一)促进政府经济职能向公共服务方向的转变 232
(二)寻求并实现市场化目标与社会公正目标的协调统一 233
(三)突出“民主健全”和“社会和谐”两个价值导向 234
(四)以执政党建设助推体制转型 235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236
(一)从战略高度上对环境保护再认识 236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 238
(三)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和广泛参与 239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促进可持续发展 241
(一)正确认识我国创新政策的发展和不足 242
(二)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提升和经济转型 244
(三)科学规划创新性技术发展战略 245
(四)深入探索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创新模式 246
(五)积极搭建制度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47
参考文献 249
附录:新加坡的成功之道 259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