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7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9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0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2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2
第二节 意识的能动作用 14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1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6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7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8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9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19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24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26
第六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9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 29
第二节 原因和结果 30
第三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31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3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2
第二节 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第三节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5
第四节 认识和真理 37
第八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41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41
第二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3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 45
第四节 群众、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50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55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57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8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60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60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61
第三节 走自己的路与借鉴外国经验 63
第三章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6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69
第二节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70
第三节 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途径 72
第五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74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74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5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76
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7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79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 79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80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条件 81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83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83
第二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4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8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87
第一节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7
第二节 争取出现几个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阶段 88
第三节 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89
第九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92
第十章 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 94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4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依据 95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96
第十一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98
第一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纲领的内容 98
第二节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99
第三节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100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10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105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 113
第二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内容 117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117
第二节 市场体系 121
第三章 宏观经济调控 125
第一节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 125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129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 138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与功能 138
第二节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 140
第一章 概述 145
第一节 机关应用文的概念及分类 145
第二节 机关应用文的特点及作用 145
第二章 机关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48
第一节 机关应用文的主题 148
第二节 机关应用文的材料 149
第三节 机关应用文的结构与构思 151
第四节 机关应用文的语言与表达 153
第三章 行政机关公文 157
第一节 行政机关公文概述 157
第二节 行政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 163
第三节 行政机关公文写作 164
第四章 机关常用事务文书 185
第一节 事务文书概述 185
第二节 讲话稿 186
第三节 计划、总结 188
第四节 调查报告 191
第五节 简报 194
第五章 经济文书 197
第一节 经济文书概述 197
第二节 协议书、合同 197
第三节 经济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201
附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04
第一章 导论 211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211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213
第三节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原则 216
第二章 行政职能 218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 218
第二节 行政职能体系 219
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222
第三章 行政组织 224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224
第二节 我国政府机构 227
第三节 行政体制及改革 230
第四章 行政领导 233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233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 235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方式和方法 237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240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240
第二节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242
第三节 行政执行 248
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253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253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255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258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和纪律 259
第五节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和回避 262
第六节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和控告 265
第七章 行政机关管理 269
第一节 行政机关管理概述 269
第二节 行政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 271
第三节 行政机关管理的科学化 277
第八章 行政监督 281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281
第二节 行政内部监督体系 282
第三节 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284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291
第一节 法的一般原理 2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 2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 293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294
第二章 宪法 296
第一节 宪法概述 296
第二节 国体 297
第三节 政体 298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 298
第五节 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300
第六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01
第七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302
第三章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305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305
第二节 行政立法 306
第三节 行政执法 307
第四节 行政司法 308
第五节 行政诉讼 309
第四章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313
第一节 刑法概述 313
第二节 犯罪 314
第三节 刑罚 318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主要规定 319
第五章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 326
第一节 民法概述 326
第二节 民事权利 329
第三节 民事责任 333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的主要规定 334
第六章 经济法 337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337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 339
第三节 私营企业法律制度 341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343
第五节 公司法律制度 345
第六节 金融法律制度 348
第七节 税收法律制度 351
第八节 合同法 355
第一章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概述 363
第一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基本概念 363
第二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特点 364
第三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必要性 365
第四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作用 367
第五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结构 368
第二章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 369
第一节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概述 369
第二节 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371
第三节 强化练习题 375
第三章 数量关系测验 383
第一节 数量关系测验概述 383
第二节 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384
第三节 强化练习题 389
第四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 393
第一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概述 393
第二节 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393
第三节 强化练习题 402
第五章 判断推理测验 413
第一节 判断推理测验概述 413
第二节 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413
第三节 强化练习题 418
第六章 资料分析测验 432
第一节 资料分析测验概述 432
第二节 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433
第三节 强化练习题 438
××市党政群机关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考试试卷(机关基础知识) 447
××市党政群机关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考试试卷(行政管理学基础、公文写作基础) 455
应届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机关基础知识) 459
××市公安局招考交警考试试卷(机关基础知识)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