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1
第二章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变迁 8
一、匈奴的变迁 8
二、乌桓、鲜卑与柔然的变迁 18
三、突厥与回纥的变迁 27
四、契丹与蒙古的变迁 38
第三章 应该正确阐明和正确处理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关系 49
一、“长城以北非中国论”及其变种的理论是破坏中华各族关系的反动理论 50
二、应该明确分清各种民族关系的界限 54
(一)要分清外蒙古独立前与独立后的界限 54
(二)要分清国内民族与国外民族的界限 55
(三)对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处理 58
三、应该深入探明北方民族对邻族战争的真正原因及其制胜之道 61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对邻族战争制胜的物质前提 64
(二)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的部落兵制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 66
(三)其他制胜的因素 69
(四)北方游牧民族在战争中失败的潜在因素 72
第四章 西汉以来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亲”评述 75
一、汉初与匈奴、乌孙的和亲 76
二、王昭君是“宁胡阏氏”,不是“国际间谍” 81
三、蔡文姬应该归汉,但不是和亲 84
四、隋及唐初与突厥的和亲 89
五、中唐以后与回纥的和亲 91
六、五代十国以后中原中央王朝没有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亲 96
第五章 对古代北方民族史中若干问题的辩正 98
一、古代北方民族的同化与汉化 98
二、汉人也有不少同化于北方少数民族 111
(一)因奔往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而被同化 111
(二)被少数民族俘掠而被同化 113
(三)居官于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承,子孙繁衍,“因习其俗”,遂被同化 114
三、匈奴人不是突厥人和维吾尔人的祖先——兼驳泛突厥主义的反动理论 116
四、匈奴人也不是蒙古人的祖先 123
第六章 对古代北方民族史中若干问题的探索 127
一、对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人种的探索 127
(一)匈奴的人种 127
(二)东胡——鲜卑和契丹的人种 138
(三)突厥与回纥的人种 145
二、对草原“丝绸之路”与古代草原交通的探索 151
(一)匈奴人从中原走向漠北及从漠北走向西域、中亚和欧洲的路线 151
(二)突厥等族在大漠南北及西域、中亚的交通网络 158
(三)契丹耶律大石西行路线 165
(四)蒙元时期大漠南北草原上的驿道 168
三、如何塑造王昭君的艺术形象 170
(一)昭君出塞的时代背景 170
(二)对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和汉元帝应该如何评价 172
(三)昭君剧本的主题思想及如何塑造王昭君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 176
(四)昭君剧本中应有的三个重要场面 180
第七章 应该大力开展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193
一、文化的含义及学习、研究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93
二、古代北方民族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196
(一)铜器文化和铁器文化 196
(二)农业文化 198
(三)陶器文化 199
(四)科技与工艺美术 200
三、古代北方民族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 202
(一)语言文字 202
(二)文学艺术 204
(三)宗教信仰 205
(四)风俗习惯 208
四、北方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在学习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 209
(一)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不同 209
(二)北方民族大多没有文字 210
(三)应分清入主中原与没有入主中原的民族的情况 211
(四)应该重视北方民族文化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 211
(五)北方各族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213
(六)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文化上层建筑的变化 215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后(1949~2000)国内研究古代北方民族的回顾与展望 216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研究情况比较 216
(一)论文方面 217
(二)专著方面 218
二、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的辉煌成就 221
(一)北方民族三大系统的学术“工程”已告完成 221
(二)其他北方民族史专著大量问世 223
(三)民族关系史专著的出现 239
(四)考古新发现和考古专著 240
(五)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编纂 245
(六)翻译外文著作 246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51
附录一 259
一、近八十年来(1919~2000)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主要论文目录 259
(一)匈奴文化论文目录 260
(二)突厥文化论文目录 266
(三)回纥(回鹘)文化论文目录 271
(四)东胡文化论文目录 274
(五)乌桓文化论文目录 275
(六)鲜卑文化论文目录 276
(七)鲜卑文化考古论文目录 280
(八)北方民族石刻文化论文目录 285
(九)其他北方民族文化参考论文目录 286
二、历史地图 288
(一)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北部边疆形势示意图 10
(二)西汉长城示意图 11
(三)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大漠南北形势示意图 16
(四)北匈奴西迁(公元91年)示意图 17
(五)两汉时期乌桓鲜卑驻牧地示意图 22
(六)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五胡杂居主要地区示意图 24
(七)西突厥地区示意图 29
(八)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蒙古及四邻各部分布示意图 45
(九)出塞路线示意图 153
(十)匈奴诸王驻牧地示意图〈一〉 155
(十一)匈奴诸王驻牧地示意图〈二〉 157
(十二)耶律大石西行路线示意图 166
(十三)昭君出塞路线示意图〈一〉 182
(十四)昭君出塞路线示意图〈二〉 184
附录二 289
林幹主要著作目录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