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中公文传递记录的初步分析&陈伟 1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辛德勇 6
云南地区与邻国间的主要通道&方铁 12
上博楚简所载申公、城公考析&徐少华 26
俄藏敦煌写本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残卷考释&郑炳林 魏迎春 31
唐朝山南东道行政区划沿革史&郭声波 40
古越语地名类“於”音冠首字的含义蠡测&周宏伟 76
《豳公盨》铭文研究二题&晏昌贵 83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侯甬坚 9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蔡述明 殷鸿福等 117
延芳淀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北京历史环境上的意义&尹钧科 122
历史时期汾涑流域湖泊的沧桑变迁&康玉庆 131
北宋至清后期荆江南岸分流四口的变迁&杨果 陈曦 139
北宋治理黄河的技术和费用&李华瑞 147
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王社教 157
赣水上源各河流名实考&王元林 164
清代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时空特征&徐象平 173
清代中晚期以降陕南汉江走廊PRED问题研究&陶卫宁 187
关于河南农业发展简史的回顾与几点启示&李润田 196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韩茂莉 206
论玉米在凉山彝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朱圣钟 220
画像砖中所见魏晋时期酒泉的家畜和畜牧——以嘉峪关新城古墓群为中心&市来弘志 桑亚戈翻译 227
汉唐时期荔枝产地的地理分布及北运&薛瑞泽 234
《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序一&陈其泰 242
《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序二&李健超 246
齐国故都文化与世界足球起源&王志民 249
试论鸿沟的开凿及其对魏都大梁城的影响&刘顺安 255
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徐卫民 264
汉唐长安动物戏的发展变化&耿占军 271
论南宋定都杭州对当地经济文化的重大影响&徐吉军 277
丝绸之路上的活文物——唐传长安古乐在西安地区的传承与分布&王晓如 李铠 307
西周的都城制度与洛邑成周的都城地位&李久昌 313
西周时期成周洛邑都城地位的演变——兼论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潘明娟 328
试论先秦巴蜀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地位&毛曦 338
西汉郡级城市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肖爱玲 345
明清时期泛珠三角城镇格局及其辐射效应刍议&许桂灵 司徒尚纪 356
十八世纪口北三厅的民族经济与城镇发展&张慧芝 王尚义 371
传统城镇的经济发展及其景观格局演变——基于明清陕西三原县城的个案考察&张萍 379
明清西安城郊市镇分布与形态的初步研究&史红帅 390
济南开埠与清末济南社会变迁述论&朱亚非 赵红 399
近代西安回民聚居区空间结构特征探析&任云英 409
中国古代的礼品交换与商品交换&常金仓 416
洹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安阳古代文明&郭胜强 李雪山 426
试论我国西北地区佛教石窟形制和造像的地域特色&介永强 434
青海藏传佛教文化多元特色的形成&朱普选 451
陕北地名景观及文化意义浅释&吕卓民 457
简论徐光启与《农政全书》&韩光辉 王晓阳 464
林则徐《畿辅水利议》的历史价值及其西北水利实践&王培华 475
李长傅先生对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吴宏岐 493
关于编绘《清史地图集》的建议&华林甫 515
广东珠海《翠微韦氏族谱》及韦家历史遗存&张建军 519
历史时期淮北地区战乱略述&吴海涛 528
明代“烧荒”述略&王杰瑜 537
试论清代河南省杂税之性质&仝利娟 543
朱士光教授论著目录& 550
真水无香&唐亦工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