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人物素描 2
学平“将军”——记上海大剧院的创始者龚学平 2
梦想成真——记法国建筑设计师夏邦杰 7
如火、如水张如凌——记架筑中法文化桥梁的张如凌 9
设计桌上那一大堆图纸——追忆为大剧院工程献身的工程师 13
绿叶茵茵——记大剧院的建设功臣们 15
“老克勒”,我的黄金拍档——记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 20
领袖风采——先后视察大剧院的几位领导人侧记 23
一位欧洲老人的心愿——记设计大师皮尔·卡丹 31
大姐怀桂——记皮尔·卡丹的中国首席代表宋怀桂 34
《艺术女神》诞生记 38
勇敢的卡雷拉斯 42
幕布——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德布雷的最后杰作 45
失声后的和谐——韦唯演唱会的幕后 48
四年、四月和四天——多明戈上海行 51
流水无情——胡咏言和上海广播交响乐团 54
翩翩蝴蝶梦——记上海芭蕾舞团的辛丽丽与季萍萍 58
奔驰车托起了“大满贯”——帕瓦洛蒂上海行 63
灿烂的笑容——帕尔曼再访上海 66
回家的感觉真好——肯尼·G的顽童性格 69
怀旧经典永思源——记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 72
两位大师的胸怀——记朱德群和丁绍光先生 76
等待费霍——法国雕塑大师阿尔贝·费霍印象 81
三人行——陈燮阳、陈钢与我 84
多彩的音符——记旅美画家甘锦奇 88
我们相约去镇海——记三登大剧院的马友友 92
春天相约——二胡名家马晓晖写真 96
长相知,共携手——波特曼丽嘉酒店狄高志总经理一二 100
高山流水觅知音——致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陈佐湟的一封信 104
游子情,中国根——谭盾和上海大剧院的情缘 107
友情相随——记上海大剧院的院长和书记 112
辑二 剧院 春秋 118
开步走——为上海大剧院开业一周年写 118
两岁了——为上海大剧院开业两周年写 121
三年佳话——为上海大剧院开业三周年写 123
永恒才是经典——为上海大剧院开业四周年写 126
点点滴滴话创新——为上海大剧院开业五周年写 129
上学了——为上海大剧院开业六周年写 133
规划为先,重在操作——为上海大剧院开业七周年写 136
光荣与梦想——上海-悉尼首次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纪事 139
序幕从这里开启——记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盛典 144
“悲惨世界”里的幸运时刻 148
“猫”走了,不仅留下回忆 152
音乐之声,声声入耳 156
剧院魅影,魅力何在? 160
100场,难说再见——写在《剧院魅影》告别演出之际 164
经典的兰心回来了——写在兰心大戏院重建开幕之际 168
文化广场的春天 171
文化广场的明天 175
拂去历史尘埃,精心呵护经典——写在上海音乐厅开幕前夕 178
音乐剧的上海传奇 181
路很长,路更远 184
上海呼唤“新”剧场 187
寄语爱乐——写在上海爱乐乐团成功首演之际 190
引进借鉴创造自有 193
美好的2005年 197
国际化的和谐 199
喜迎“德国文化周” 202
辑三 往事如烟 206
我把画笔放在父亲的手里 206
往事如烟 208
孜孜不懈两相知 211
父亲和小胖 214
风雪夜归人 216
几代人的“好朋友” 219
《双鸡图》故事 222
岁寒三友和漫画广告 224
打网球的启示 227
起名记 230
在蛇园做客 234
初上北欧印象记 236
高收人者的低消费——北欧印象记二 239
美人鱼与安徒生纪念馆 241
让世界充满友爱和微笑 244
奇特的婚礼 247
从两个“反正”谈起 248
精简“窗口” 249
好事情的烦凶 250
苏州河遐想 251
形式主义仍未绝迹 253
梅龙镇请来了小客人 254
广告泰斗徐百益 257
乡情浓郁醉镇海 258
在“电通”看广告 260
又逢禾田君 262
墨菲博士的三次笑 264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