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5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7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7
第二节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 8
第三节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 13
第四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 16
第五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与中药功效的关系 19
第三章 中药药动学研究 22
第一节 中药的体内过程 22
第二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概述 24
第三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26
第四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27
第一节 药物因素 27
第二节 机体因素 30
第三节 环境因素 31
各论 35
第五章 解表药 35
第一节 常用药物 37
麻黄 37
桂枝 39
荆芥 39
白芷 40
辛夷 41
细辛 41
柴胡 43
葛根 45
第二节 常用方剂 46
桂枝汤 46
银翘散 47
第六章 清热药 49
第一节 常用药物 52
黄芩 52
黄连 53
金银花 56
连翘 57
大青叶与板蓝根 58
鱼腥草 59
北豆根 60
生地黄 62
栀子 63
苦参 64
知母 66
青蒿 67
第二节 常用方剂 69
黄连解毒汤 69
白虎汤 71
第七章 泻下药 72
第一节 常用药物 73
大黄 73
芒硝 76
番泻叶 77
芦荟 78
第二节 常用方剂 79
大承气汤 79
第八章 祛风湿药 80
第一节 常用药物 81
独活 81
雷公藤 82
秦艽 84
防己 85
五加皮 87
第二节 常用方剂 88
独活寄生汤 88
第九章 化湿药 89
第一节 常用药物 90
苍术 90
广藿香 91
厚朴 92
第二节 常用方剂 93
藿香正气散 93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95
第一节 常用药物 97
茯苓 97
猪苓 98
泽泻 99
薏苡仁 100
茵陈 101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02
五苓散 102
第十一章 温里药 104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05
附子 105
附:乌头 107
肉桂 108
干姜 110
附:生姜 111
吴茱萸 112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13
四逆汤 113
第十二章 理气药 115
枳实与枳壳 117
陈皮 118
青皮 120
香附 121
木香 121
第十三章 消食药 123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24
山楂 124
麦芽 125
莱菔子 126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27
保和丸 127
第十四章 止血药 128
三七 129
蒲黄 132
白及 133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135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38
丹参 138
川芎 141
延胡索 142
莪术 144
益母草 145
红花 147
桃仁 148
银杏叶 149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52
血府逐瘀汤 152
补阳还五汤 153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55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56
桔梗 156
半夏 157
浙贝母 158
川贝母 159
苦杏仁 160
紫苏子 162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2
小青龙汤 162
第十七章 安神药 165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66
远志 166
酸枣仁 167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8
酸枣仁汤 168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170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71
天麻 171
钩藤 173
地龙 174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76
天麻钩藤饮 176
第十九章 开窍药 177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78
麝香 178
石菖蒲 180
苏合香 181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82
安宫牛黄丸 182
第二十章 补虚药 184
第一节 常用药物 187
人参 187
党参 191
黄芪 193
灵芝 196
甘草 198
当归 201
枸杞子 203
白芍 205
何首乌 207
冬虫夏草 208
淫羊藿 210
鹿茸 212
杜仲 213
麦冬 214
第二节 常用方剂 215
四君子汤 215
生脉散 217
四物汤 219
六味地黄丸 220
肾气丸 222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225
五味子 226
山茱萸 228
第二十二章 其他药 230
大蒜 230
蟾酥 232
蛇床子 233
第二十三章 中药药理学实验计划及参考项目 235
一、中药药理学总论实验 235
二、解表药实验 235
三、清热药实验 236
四、泻下药实验 236
五、祛风湿药实验 237
六、利水渗湿药实验 237
七、温里药实验 237
八、理气药实验 238
九、止血药实验 238
十、活血化瘀药实验 239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实验 239
十二、安神药实验 240
十三、平肝息风药实验 240
十四、补虚药实验 241
十五、综合性实验 241
附录 常用英文缩略词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