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法总论 人大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啸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300087531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侵权行为基础来历”、“一般侵权行为”、“侵权赔偿责任”三编。

第一编 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风险社会、损害事故与补偿体系 3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出现与损害事故 3

一、科技发展、风险社会与损害事故 3

二、现代法律制度对损害的预防 8

三、现代社会中的损害综合补救体系 11

四、处于十字路口的侵权行为法 14

第二节 侵权赔偿责任与其他补偿制度的关系 15

一、侵权赔偿责任与第一方保险 15

二、侵权赔偿责任与责任保险制度 18

理论探讨 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简介 18

三、侵权赔偿责任与社会保障制度 23

理论探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 24

四、侵权赔偿责任与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 30

第二章 侵权行为概述 33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类型 33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33

二、侵权行为的类型 35

理论探讨 比较法上侵权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42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其他债的发生原因 46

一、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46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判例要旨 53

二、侵权行为与缔约过失行为 54

三、侵权行为与无因管理 55

四、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 6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区分之判例要旨 63

第三节 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 64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64

二、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64

三、侵权赔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 67

第三章 侵权行为法概述 70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概念、类型与法律渊源 70

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与特征 70

二、侵权行为法的类型 71

三、侵权行为法的法律渊源 73

理论探讨 侵权行为法渊源的比较法介绍 79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功能 82

一、概述 82

二、补偿功能 86

三、威慑功能 88

第三节 侵权行为法与宪法 90

一、宪法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90

二、宪法基本权利的保护与侵权行为法 93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运用宪法规范裁判的两起侵权案件 94

第四节 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趋势 96

一、损害赔偿观念的社会化 96

二、侵权行为法保护范围的扩大化 97

三、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复杂化 98

四、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多样化 99

五、过失的客观化 100

六、侵权民事责任的多元化 100

第四章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 102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 102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02

二、归责原则的意义 104

三、归责原则体系 106

四、各项归责原则之间的适用关系 108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 109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 109

二、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原因 109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 113

理论探讨 过错责任简史 114

第三节 危险责任原则 120

一、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之辨析 120

二、危险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121

三、危险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功能 122

四、危险责任的类型 123

五、我国法中的危险责任的类型 124

理论探讨 危险责任简史 127

第四节 公平责任 144

一、公平责任概述 144

二、《民法通则》第132条的产生原因 149

三、公平责任在未来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 150

第二编 一般侵权行为 155

第五章 一般侵权行为概述 155

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 155

一、一般侵权行为规范模式的立法例 155

二、我国法上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 161

第二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论断过程 162

一、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62

二、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论断过程 163

第六章 加害行为 166

第一节 行为概述 166

一、行为的概念与意义 166

二、行为人与赔偿义务人 167

第二节 加害行为的类型 168

一、作为与不作为 168

二、自己行为与他人行为 172

第七章 侵害他人的权益 173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 173

一、概述 173

二、权利 173

三、利益 175

第二节 人格权 178

一、概述 178

二、生命权 183

三、健康权 183

四、身体权 188

五、姓名权 189

六、名称权 192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害名称权的判例要旨 193

七、肖像权 194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害肖像权的判例要旨 199

八、名誉权 205

实务研究 关于名誉权的判例要旨 213

九、荣誉权 215

十、人身自由权 216

十一、人格尊严权 217

第三节 人格利益 219

一、隐私 219

二、其他人格利益 220

三、死者的人格利益 22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判例要旨 223

四、特定物品上的人格利益 224

第四节 身份权 225

一、身份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25

二、监护权 226

第五节 物权 227

一、物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27

二、物权的保护 228

第六节 财产利益 230

一、商业秘密 230

二、占有 231

第七节 知识产权 232

一、商标权 232

二、专利权 232

三、著作权 233

四、知识产权的保护 234

第八节 社员权 236

一、社员权概述 236

二、股权 236

第九节 债权 238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概述 238

二、第三入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239

第八章 损害后果 242

第一节 损害在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 242

第二节 损害的含义、要件与类型 243

一、损害的含义与要件 243

二、损害的类型 246

第三节 纯粹经济损失 250

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 250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251

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253

第九章 因果关系 256

第一节 因果关系的概念及意义 256

一、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256

二、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意义 258

第二节 我国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 258

一、必然因果关系理论 258

二、相当因果关系理论 261

三、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分 263

第三节 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 266

一、一般的判断规则 266

二、聚合的因果关系 268

三、共同的因果关系 269

四、不确定的因果关系 272

第四节 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 274

一、一般的判断规则 274

二、假设的因果关系 278

三、超越的因果关系 281

第五节 因果关系与介入的因素 284

一、介入的因素概述 284

二、第三人的行为 285

三、受害人的行为 288

四、外在事件 291

第六节 因果关系的推定 293

一、因果关系的推定的意义 293

二、我国法上因果关系推定的类型 294

第十章 违法性 295

第一节 违法性之概述 295

一、违法性的含义 295

二、区分违法性与过错的原因 299

三、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违法性的态度 305

理论探讨 是否区分过错与违法性问题的比较法简介 308

第二节 违法阻却事由 316

一、概述 316

二、自助行为 317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自助行为的几则判决摘要 318

三、正当防卫 320

四、紧急避险 32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紧急避险的几则判决摘要 322

五、受害人同意 323

六、行使权利 329

七、执行职务 331

八、无因管理 331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免责事由的判例要旨 331

第十一章 过错 333

第一节 过错之概述 333

一、过错的概念与意义 333

二、过错能力 334

第二节 故意 338

一、故意的概念与类型 338

二、故意与恶意 338

三、故意在侵权法中的地位 339

第三节 过失 343

一、过失的概念与类型 343

二、过失的判断: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 345

三、我国侵权法中的过失判断标准 350

四、判断行为人过失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351

第四节 违法视为过失 358

一、违法视为过失概述 358

二、我国法上的违法视为过失 361

第五节 过错推定 363

一、过错推定概述 363

二、我国法上的过错推定 367

第三编 共同侵权行为 373

第十二章 共同侵权行为概述 373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373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 374

理论探讨 从比较法上看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 376

第十三章 共同加害行为 380

第一节 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 380

一、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 380

二、意思联络是否应当作为共同加害行为构成要件的讨论 384

理论探讨 部分大陆法国家、地区及我国学界对共同加害行为中关联性的认识 388

第二节 共同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391

一、共同加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91

二、连带赔偿责任人之间的分摊 392

三、赔偿权利人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 393

第十四章 共同危险行为 395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概述 395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与类型 395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功能 397

理论探讨 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的比较法介绍 397

第二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与免责事由 401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 401

二、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及免责事由 404

第十五章 教唆与帮助行为 406

一、概述 406

二、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 407

第四编 侵权赔偿责任 411

第十六章 侵权赔偿责任基础理论 411

第一节 侵权赔偿责任概述 411

一、侵权的民事责任与侵权赔偿责任 411

二、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415

三、侵权赔偿责任的类型 416

实务研究 美国法上的运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两起案件 417

四、侵权赔偿责任的原则 419

五、侵权赔偿责任的形式 420

六、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 421

第二节 损益相抵 424

一、损益相抵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424

二、损益相抵具体适用 425

第三节 过失相抵 433

一、过失相抵制度概述 433

理论探讨 过失相抵制度的比较法 438

二、过失相抵的构成要件 443

三、过失相抵适用的主体范围 449

四、过失相抵的方法与法律效果 450

五、对过失相抵规则适用的限制 454

六、过失相抵与精神损害赔偿 455

第十七章 财产损害赔偿 456

第一节 人身伤亡的财产损害赔偿 456

一、人身伤亡的财产损害赔偿概述 456

二、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与计算方法 458

三、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及数额的确定 461

四、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基准地及其调整 476

五、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金的支付方式 479

理论探讨 损害赔偿金支付方式的比较法简介 482

第二节 侵害物权的财产损害赔偿 485

一、侵害物权的赔偿责任方式 485

二、侵害所有权的赔偿 486

三、占有人的赔偿责任 492

四、侵害他物权的赔偿责任 493

五、相邻关系侵害中的赔偿责任 496

第十八章 精神损害赔偿 498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498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498

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 499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500

理论探讨 大陆法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范围的比较法介绍 501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 503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类型及数额的确定 504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类型 504

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 505

实务研究 我国部分地方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规定 507

主要参考文献 513

后记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