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2
一、经典医著的学术成就 2
二、学习经典医著的意义 9
三、学习经典医著的方法 10
第一篇 《内经》选读 16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4
第二章 脏腑气血津液 31
第一节 脏腑 31
第二节 气血津液 42
第三章 病因病机 49
第一节 病因 49
第二节 发病与病机 53
第四章 病证 60
第一节 热病 60
第二节 厥病 62
第三节 痹病 66
第四节 痿病 69
第五节 痛病 73
第六节 咳嗽 77
第七节 肿胀与癥瘕 79
第八节 风病 84
第九节 瘅病 86
第五章 诊法 88
第一节 脉诊 88
第二节 望诊 92
第三节 问诊 94
第六章 论治 97
第一节 治则治法 97
第二节 论标与本 101
第七章 养生 104
第一节 养生通论 104
第二节 四时养生 106
第二篇 《伤寒论》选读第八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12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112
一、太阳病提纲 112
二、太阳病分类 113
三、辨病发阴阳 115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115
一、太阳中风证 115
二、太阳伤寒证 118
三、太阳病轻证 121
第三节 太阳病兼证 123
一、太阳中风兼证 123
二、太阳伤寒兼证 126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129
一、变证治则 129
二、心阳虚证 129
三、脾阳虚证 132
四、肾阳虚证 133
五、阴阳两虚证 134
六、热证 136
七、上热下寒证 140
八、蓄水证 140
九、蓄血证 142
十、结胸证 144
十一、痞证 147
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 152
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152
二、瓜蒂散证 153
第九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54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154
一、阳明病提纲 154
二、阳明病分类 155
三、阳明病外证 155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155
一、阳明热证 155
二、阳明实证 157
三、阳明中寒证 161
第三节 阳明病兼证 161
一、兼表虚证 161
二、兼表实证 162
第四节 阳明病变证 162
一、发黄证 162
二、蓄水证 164
三、蓄血证 164
第十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66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166
一、少阳病提纲 166
二、少阳病分类 167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167
一、小柴胡汤证 167
二、大柴胡汤证 169
第三节 少阳病兼证 170
一、柴胡桂枝汤证 170
二、柴胡加芒硝汤证 171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171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72
第十一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73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173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174
一、太阴病表证 174
二、太阴病里证 174
第十二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76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176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177
一、少阴病表证 177
二、少阴病里证 178
三、少阴咽痛证 182
四、少阴急下证 184
第三节 少阴病类似证 185
一、吴茱萸汤证 185
二、四逆散证 185
第十三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87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 187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188
一、厥阴病寒证 188
二、厥阴病热证 189
三、厥热胜复证 190
第三节 厥阴病类似证 191
一、上热下寒证 191
二、厥证 192
三、下利证 194
四、呕哕证 195
第三篇 《金匮要略》选读第十四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98
第一节 发病及预防 198
一、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198
二、病因分类,早期防治 199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00
一、反常气候 200
二、病邪性质 201
第三节 辨证论治原则 202
一、表里同病 202
二、痼疾与卒病 203
三、审因论治 203
第十五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204
第一节 痉病 204
一、成因 204
二、临床表现 204
三、辨证论治 205
第二节 湿病 207
一、治疗大法 207
二、辨证论治 208
第三节 暍病 211
一、临床表现 211
二、证治举例 212
第十六章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213
第一节 百合病 213
一、病机与脉症 213
二、辨证论治 214
第二节 狐?病 218
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 218
二、外治法 218
三、狐?酿脓证治 219
第三节 阴阳毒病 220
第十七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221
第一节 中风 221
一、脉症表现 221
二、病机与辨证 221
第二节 历节病 222
一、病因病机 222
二、辨证论治 224
第十八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226
第一节 血痹病 226
一、成因与轻证证治 226
二、重证证治 226
第二节 虚劳病 227
一、脉症 227
二、病机与辨证 227
三、辨证论治 230
第十九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233
第一节 肺痿 233
一、成因、脉症与鉴别 233
二、辨证论治 233
第二节 肺痈 234
一、成因、脉症与预后 234
二、辨证论治 235
第三节 咳嗽上气 236
一、证候及预后 236
二、辨证论治 236
第二十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239
一、成因与主症 239
二、辨证论治 239
第二十一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241
第一节 胸痹 241
一、病因病机 241
二、辨证论治 242
第二节 心痛证治 244
一、寒饮气逆 244
二、阴寒痼结 245
第二十二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246
第一节 腹满 246
一、治疗大法 246
二、辨证论治 248
第二节 寒疝 252
一、成因与辨证论治 252
二、误治变证 254
第三节 宿食 255
一、宿食成实 255
二、宿食偏上 256
第二十三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57
第一节 五脏病举要 257
一、肝着证治 257
二、脾约证治 258
三、肾着证治 258
第二节 积、聚、?气 259
第二十四 章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60
第一节 痰饮的脉症 260
第二节 痰饮病治则 261
第三节 辨证论治 261
一、痰饮 261
二、悬饮 263
三、溢饮 263
四、支饮 264
第二十五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268
第一节 消渴 268
一、成因与主症 268
二、辨证论治 269
第二节 小便不利 270
一、辨证论治 270
第三节 淋病 273
一、主症 273
二、禁忌 273
第二十六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74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74
一、风邪袭表,肺郁水泛 274
二、脾运未复,气不化水 275
三、肺失通调,肾虚水泛 275
四、水热互结,气化不利 276
五、血病及水,水病及血 276
六、脏腑失调,停水外溢 277
第二节 分类与辨证 278
一、四水与黄汗 278
二、五脏水 279
第三节 治疗大法 280
一、利小便、发汗 280
二、攻下逐水 281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81
一、风水 281
二、皮水 282
三、正水与风水辨治 284
四、黄汗 284
五、气分病 286
第二十七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288
第一节 成因与分类 288
一、湿郁发黄 288
二、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 290
第二节 辨证论治 291
一、谷疸 291
二、酒疸 291
三、女劳疸 293
四、其它黄疸 293
第二十八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296
第一节 惊悸 296
一、病因病机 296
二、辨证论治 296
第二节 吐衄下血 297
一、病因病机 297
二、脉症 298
三、辨证论治 299
第三节 瘀血 301
一、脉症 301
二、证治举要 301
第二十九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302
第一节 呕吐 302
一、成因与脉症 302
二、辨证论治 303
第二节 哕逆证治 309
一、治疗大法 309
二、辨证论治 309
第三节 下利辨治 310
一、虚寒下利 310
二、实积下利 312
三、脓血下利 313
第三十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315
第一节 病因、证候与治则 315
第二节 情志病 316
一、梅核气 316
二、脏躁 317
第三节 妇人病 317
一、崩漏 317
二、腹痛 318
三、转胞 319
四、经水不利 320
五、带下病 321
第四篇 温病学原著选读第三十一章 《温热论》 326
第一节 温病大纲 326
第二节 邪在肺卫 329
第三节 流连气分 330
第四节 邪留三焦 331
第五节 里结阳明 332
第六节 论湿 335
第七节 邪陷营血 336
第八节 辨舌验齿 338
一、辨白苔 338
二、辨黄苔 341
三、辨黑苔 341
四、辨舌生芒刺 342
五、辨绛舌 343
六、辨紫舌 346
七、辨淡红舌 346
八、验齿 346
第九节 辨斑疹白? 349
第十节 论妇人温病 352
第三十二章 《温病条辨》选 355
第一节 温病大纲 355
第二节 上焦温病证治 358
一、风温、温热、温疫、冬温 358
二、暑温 366
三、湿温、伏暑 369
四、秋燥 372
五、温毒 373
第三节 中焦温病证治 374
一、温热病 374
二、湿热病 383
第四节 下焦温病证治 387
第五节 治病法论 393
第三十三章 《湿热病篇》 395
第一节 湿热病提纲 395
第二节 湿在卫表 397
第三节 湿热在气分 399
一、湿热在上焦 399
二、湿热在中焦 400
三、湿热在下焦 405
第四节 变证 406
一、湿热化燥陷入营血 406
二、湿热夹瘀深入厥阴 408
三、湿热痉厥 409
第五节 类证 413
一、暑病 413
二、下利 415
三、寒湿 418
第六节 善后调理 420
主要参考文献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