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药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均田,张庆柱,张永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7096645
  • 页数:8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第一部分(总论)将神经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贯穿和融会其中,基本囊括了神经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重要进展。第二部分(各论)论述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措施,重点探讨各种递质及其受体与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作用。

上篇 基础理论(总论) 3

第一章 概论&(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3

第一节 神经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3

第二节 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5

第三节 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热点领域 6

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理学 7

二、促智药 8

三、抗精神病药 8

四、镇痛药及戒毒治疗 9

第四节 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 9

一、体外神经组织培养 10

二、神经递质、调质和神经肽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10

三、受体研究 11

四、电生理学方法 11

五、示踪技术 11

六、中枢神经通路损毁方法 12

七、行为学方法 12

八、脑成像术 12

九、免疫学检定方法 13

十、分子生物学技术 13

第五节 神经药理学前景展望 13

一、通过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更多的药靶 14

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药物治疗个体化 14

三、分子遗传学研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15

四、通过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方法设计并生产高效药物 15

第二章 神经药理学的生物学基础&(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17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17

第二节 神经元 18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9

二、轴浆转运 22

三、突触传递 23

第三节 神经胶质细胞 28

一、神经胶质细胞分类 28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 29

第四节 周围神经系统 30

一、传入神经系统 30

二、传出神经系统 39

第三章 血-脑屏障与药物转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朱兴族 刘华清)  52

第一节 血-脑屏障的解剖学基础 52

一、与脑有关的三个屏障 52

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4

三、脑毛细血管周围细胞 56

四、脑内无血-脑屏障的区域 56

第二节 血-脑屏障的生物学意义 56

一、物质通过血-脑屏障的三种情况 56

二、血-脑屏障存在的意义 57

第三节 物质通过血-脑屏障的方式 57

一、被动扩散 57

二、特殊转运 58

三、受体介导的转运和静电效应 58

四、酶屏障 58

五、P-糖蛋白 58

第四节 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方法 59

一、影响药物进入脑组织的三个因素 59

二、采用特殊给药方法 59

三、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 60

四、利用药物传输系统 61

第四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胡国渊)  65

第一节 突触传递概说 65

一、化学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 65

二、鉴定神经递质的标准 65

第二节 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 67

一、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贮存 67

二、神经递质共存 68

三、神经递质的释放和SNARE复合体 69

四、神经递质的灭活 70

第三节 神经递质的作用方式和神经精神药物的作用靶标 71

一、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71

二、神经精神药物的作用靶标 72

第四节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73

一、谷氨酸 73

二、γ-氨基丁酸 77

第五节 生物胺类神经递质 79

一、多巴胺 79

二、去甲肾上腺素 82

三、5-羟色胺 84

四、组胺 86

五、乙酰胆碱 88

第六节 嘌呤类神经递质 91

第七节 神经肽 93

一、神经肽的合成、释放和灭活 94

二、神经肽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 94

三、脑内神经肽的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 94

四、影响脑内神经肽系统的药物 96

第八节 非典型性神经递质 96

第五章 神经受体药理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池志强)  99

第一节 受体的基本概念 99

一、受体的研究历史 100

二、受体的定义 100

第二节 受体的特性 101

第三节 受体的调节 103

第四节 配体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若干学说 104

一、占领学说 104

二、速率学说 107

三、诱导契合学说 107

四、两态模型学说 107

第五节 受体的研究方法 108

一、离体器官生物检定法 108

二、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109

三、有关受体结合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09

第六节 受体的多型性 112

第七节 受体分子结构研究方法 114

一、DNA经典克隆方法 114

二、功能表达的筛选方法 115

三、低严谨杂交法 115

第八节 几种重要的受体家族 115

一、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 115

二、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118

三、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家族 120

四、细胞核激素受体 121

五、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21

六、其他酶受体 122

第九节 G蛋白耦联受体二聚化的研究 122

一、G蛋白耦联受体二聚体研究方法 123

二、G蛋白耦联受体二聚体的分类 123

第十节 G蛋白耦联受体固有活性的研究 125

一、G蛋白耦联受体固有活性及反相激动剂概念 125

二、G蛋白耦联受体固有活性研究进展 126

三、G蛋白耦联受体固有活性与新药开发 127

第十一节 第二信使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128

一、cAMP 128

二、Ca2+ 129

第十二节 受体研究的前景展望 129

第六章 神经离子通道药理学&(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132

第一节 细胞离子通道 132

一、基本概念 133

二、离子通道类型及结构 134

三、离子通道生理功能 136

第二节 钠通道及其神经系统作用药物 137

一、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137

二、N2胆碱受体耦联的钠通道 139

第三节 钾通道及其神经系统作用药物 139

一、电压依赖性钾电流 140

二、Ca2+激活的钾电流 142

三、其他类型的钾电流 143

第四节 钙通道及其神经系统作用药物 144

一、钙通道 144

二、作用于钙通道的药物 144

第五节 氯通道及其神经系统作用药物 145

一、电压依赖性氯通道 147

二、钙激活氯通道 149

三、配体激活氯通道 150

第六节 H+-门控性阳离子通道及其神经系统作用药物 153

第七章 神经细胞内信号转导&(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张均田)  157

第一节 信号转导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159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160

一、第一信使 161

二、第二信使 162

三、第三信使 162

四、第四信使 162

第三节 第二信使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163

一、环腺苷酸 163

二、环鸟苷酸 165

三、磷酸肌醇和二酰甘油 166

四、花生四烯酸 167

五、钙离子 168

第四节 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168

第五节 细胞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 170

第六节 胞浆内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170

第七节 学习记忆功能与信号转导途径 172

一、学习的行为环路与信号转导途径 172

二、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 174

三、NO/cGMP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175

四、哺乳动物的记忆形成 177

第八节 神经精神疾病与信号转导途径 178

一、老年痴呆症的信号转导途径 178

二、应激引起抑郁症的信号转导途径 179

第九节 细胞毒性级联反应和神经保护信号转导途径 182

一、细胞损伤因子和神经保护物质 182

二、神经保护信号转导途径 183

第八章 神经细胞钙通道及内钙调控&(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杨胜 张永祥)(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186

第一节 细胞内钙离子 186

一、造成[Ca2+]i上升的途径 186

二、造成[Ca2+]i下降的途径 187

第二节 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187

一、起源 188

二、编码基因 188

三、蛋白分子结构 189

四、亚型的电生理学特点 190

五、功能定位 192

六、在中枢神经系统递质释放中的作用 192

七、新型电压依赖性Ca2+通道拮抗剂 193

第三节 受体耦联的Ca2+通道 194

一、NMDA受体的组成与结构 194

二、NMDA受体的转运 195

三、NMDA受体的分布 196

四、NMDA受体的调节因素 196

五、NMDA受体的生理病理作用 198

六、NMDA受体药理学 200

第四节 细胞内Ca2+通道 202

一、IP3R通道 202

二、RyR通道 203

三、IP3R和RyR两系统的关系 204

四、其他受体/钙通道 204

第五节 神经细胞内钙调控机制 205

一、细胞内Ca2+的储存与释放 205

二、细胞内Ca2+诱导的Ca2+释放 207

三、Ca2+缓冲 207

四、Ca2+外排 208

第六节 神经胶质细胞的钙信号 209

第七节 钙敏感信使 209

一、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209

二、钙调蛋白依赖的腺苷酸环化酶 210

三、Ca2+激活Ras信号通路 210

第八节 细胞内钙超载与神经系统疾病 211

一、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211

二、钙超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211

第九节 钙调控剂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学意义 212

第九章 脑能量代谢与神经系统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杜冠华)  215

第一节 脑能量代谢的生理学特点 215

第二节 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 216

第三节 线粒体的主要生物功能 219

一、线粒体的Ca2+传递 220

二、线粒体与活性氧的产生 220

三、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220

四、解耦联蛋白 221

五、线粒体的融合 222

第四节 能量代谢与相关疾病 222

一、脑缺血性疾病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223

二、脑外伤性疾病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224

三、脑能量代谢与神经疾病 224

四、能量代谢与衰老 226

五、糖尿病与脑能量代谢 227

第五节 能量代谢药理学 227

第六节 作用于能量代谢过程的药物 228

第十章 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与抗自由基药物&(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骆庆峰 孙兰)  233

第一节 脑内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 233

一、脑内自由基的生成 233

二、脑内自由基的清除 234

第二节 自由基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 236

一、自由基损伤 236

二、自由基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 237

三、抗氧化剂 240

第三节 一氧化氮与神经系统 240

一、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 240

二、细胞内NO的灭活 241

三、NO的作用机制 241

四、NO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243

第四节 NO与中枢作用药物 246

一、药物种类 247

二、神经系统疾病与NO类治疗药物 247

第十一章 神经元凋亡与相关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理室 王蓬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部神经变性病学重点实验室 盛树力)  252

第一节 概述 252

第二节 神经元凋亡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253

一、神经元突触缺失 254

二、细胞凋亡发展的阶段 254

三、凋亡细胞的变化 255

四、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255

第三节 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257

一、死亡受体通路 257

二、线粒体与凋亡 259

三、内质网与凋亡 262

四、Aβ与凋亡 264

第四节 神经元存活与凋亡的调控因子 265

一、Bcl-2家族 266

二、核转录因子kB 268

三、糖原合成激酶-3β 270

四、细胞因子反应调节物A 270

五、蛋白酶类 271

六、p53 274

七、神经酰胺 275

八、神经元存活因子 275

九、细胞因子 276

第五节 抑制细胞凋亡的治疗学展望 279

第十二章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功能&(Department of Anatomy&Neurobiology,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刘少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王晓英 张均田)  282

第一节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形成的分子机制 282

一、细胞内钙 283

二、兴奋性谷氨酸受体 284

三、蛋白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289

四、神经营养因子 294

五、树突内蛋白合成 295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296

一、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 296

二、小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 298

三、少突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 298

第三节 神经精神障碍与突触可塑性 299

一、精神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 299

二、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和脑缺血 299

三、阿尔茨海默病 301

四、精神分裂症 302

五、药物成瘾 303

第四节 突触可塑性与促智药物研究 303

一、作用于NMDA受体的药物 304

二、作用于AMPA受体的药物 305

三、作用于cAMP和CREB的药物 306

四、作用于调节系统的药物 306

第十三章 应激与抑郁症&(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林燕华 李学军)  312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312

一、应激 312

二、应激反应 313

三、应激时神经活动的标志物——Fos 314

第二节 应激对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314

一、神经可塑性 314

二、应激、抑郁与脑结构损伤的机制 315

第三节 抑郁症与抗抑郁药物 317

一、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317

二、抑郁症发病的性别差异 318

三、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318

第四节 抑郁症的实验动物模型 319

第十四章 神经营养因子药理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 王蓉 李林)  323

第一节 概述 323

第二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与代谢 325

一、一般特性 325

二、结构特性 325

三、生成与转运 326

四、分布和代谢 327

第三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及功能 328

一、Trk受体家族 328

二、p75受体 330

三、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 331

四、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331

第四节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331

一、老年性痴呆 332

二、帕金森病 333

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334

四、周围神经病变 334

第五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335

一、神经生长因子 335

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335

三、神经营养素-3和神经营养素-4 336

四、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336

五、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336

第十五章 神经干细胞研究及应用前景&(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Human Development,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USA.刘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张均田)  340

第一节 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340

一、干细胞的类型 340

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 341

三、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异同 342

第二节 神经组织的干细胞及其特性 342

一、成年脑内的干细胞 343

二、胎脑中的干细胞 344

三、神经嵴干细胞 344

四、胶质干细胞 345

第三节 神经干细胞研究内容和方法 346

一、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347

二、神经干细胞的移植研究 349

三、神经干细胞的体内研究及调控因子 350

第四节 海马区的神经发生 351

一、齿状回的神经发生 351

二、DG区神经发生的影响因素 352

三、DG区神经发生与人参皂苷 353

第五节 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 354

一、帕金森病 355

二、亨廷顿病 355

三、脑卒中 355

四、脊髓损伤 356

五、精神和行为紊乱 356

六、视网膜退化症 356

七、基因研究 356

第六节 神经干细胞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357

第十六章 基因与神经精神疾病及性格行为特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卢圣栋)  360

第一节 遗传病的类型 360

第二节 基因与神经疾病 361

一、基因与神经功能 361

二、线粒体基因变异与神经疾病 361

三、基因与核因子 362

四、基因与神经细胞凋亡 362

五、基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363

六、基因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64

第三节 基因与精神疾病 364

一、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364

二、基因与精神发育迟滞 365

三、基因与恐惧症 366

第四节 基因与性格行为特征 366

一、优生学的提出 366

二、基因与人的性格行为特征 368

三、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69

第五节 基因研究与神经药理学 370

一、基因与疾病 370

二、基因与新药设计 371

三、基因治疗与神经精神疾病 372

四、异常性格行为特征的治疗问题 373

第十七章 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及其基因治疗&(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李少华 董洁 邵宁生)  376

第一节 基因变异与遗传性疾病 376

第二节 基因与神经系统疾病 377

一、神经发育的遗传缺陷 377

二、减数分裂的重组错误 377

三、常染色体微小缺失综合征 377

四、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导致复制不稳定 378

五、离子通道缺陷 379

六、金属离子转运障碍 380

七、基因突变使异常产物在细胞内外沉积 380

八、Caspases和神经变性疾病 381

九、传染性颗粒蛋白的突变 381

十、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381

十一、前体mRNA剪切异常 381

十二、DNA修复缺陷病 382

十三、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缺失及突变 382

十四、多基因遗传病 384

第三节 基因与精神障碍 384

一、精神障碍常见的基因异常 385

二、常见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85

第四节 基因治疗 387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和适应证 387

二、基因治疗的基本条件 387

三、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391

四、几种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392

五、展望 393

第十八章 蛋白质组学与神经药物研究&(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林燕华 李学军)  396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396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常用研究技术 397

一、蛋白质分离 397

二、蛋白质鉴定 398

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 399

四、蛋白质研究技术的发展前景 399

五、生物信息学 401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与神经系统疾病 402

一、神经系统疾病中蛋白质的变化 402

二、蛋白质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405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与神经药物发现 406

一、药物靶点的发现 406

二、靶点的评价和确认与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和优化 407

三、药物毒理学分析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408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408

下篇 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各论) 413

第十九章 镇静催眠药&(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413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 413

一、觉醒状态的发生、维持及其机制 413

二、睡眠的两种时相及其生物学意义 414

三、睡眠发生的机制 416

第二节 失眠的临床治疗 417

一、睡眠与临床 417

二、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418

第三节 苯二氮?类 419

一、化学分类 420

二、作用机制 421

三、常用苯二氮?类药物 424

四、苯二氮?受体拮抗剂 429

第四节 巴比妥类 430

第五节 新型镇静催眠药 435

第六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438

第七节 褪黑素 440

第二十章 中枢性镇痛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金文桥)  443

第一节 概述 443

一、历史 444

二、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 445

第二节 阿片样镇痛药 447

一、阿片受体激动型镇痛药 447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与激动/拮抗混合型镇痛药 465

第三节 非阿片样镇痛药 470

一、治疗急、慢性疼痛的药物 470

二、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474

第四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477

第二十一章 抗焦虑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张有志 李云峰)  482

第一节 概论 482

第二节 苯二氮?类 483

一、共性特征 483

二、常用药物 486

三、苯二氮?类药物特异性拮抗剂 495

第三节 5-HT1A受体激动剂 496

第四节 其他抗焦虑药 498

一、咪唑吡啶类 498

二、吡咯环酮类 499

三、吡唑嘧啶类 500

第二十二章 抗精神病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司天梅)  50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502

第二节 药物治疗目标和策略 503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物 505

一、药物发展史 505

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506

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509

四、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及处理 513

第二十三章 抗抑郁及抗躁狂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李云峰 张有志)  522

第一节 概述 522

第二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 523

第三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32

第四节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536

第五节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540

第六节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542

第七节 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 543

第八节 其他抗抑郁药 544

第九节 抗躁狂药 546

第二十四章 全身麻醉药&(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郭秀丽)  551

第一节 全麻药的定义和分类 551

第二节 全麻药的作用机制 552

一、全麻作用部位 552

二、全麻药的作用机理 552

第三节 吸入麻醉药 555

一、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能 555

二、麻醉强度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555

三、吸入麻醉分期 556

四、吸入麻醉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 557

五、常用吸入麻醉药 558

第四节 静脉麻醉药 561

一、一般特性 561

二、常用静脉麻醉药 562

第五节 复合麻醉与麻醉辅助用药 565

第二十五章 局部麻醉药&(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郭秀丽)  568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568

第二节 局麻药的一般性质 569

第三节 常用局麻药 572

第四节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575

第五节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575

第六节 局麻方法及用药 578

第二十六章 骨骼肌松弛药&(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曹江北 米卫东)  583

第一节 概述 583

一、结构与分类 583

二、药动学特性 584

三、作用机制 585

四、临床应用 590

五、肌松药作用的监测 592

第二节 去极化肌松药 594

第三节 非去极化肌松药 595

第四节 肌松药的拮抗 604

第二十七章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606

第一节 癫痫的病因学研究 606

一、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606

二、癫痫发病的形态与功能基础 607

三、癫痫与中枢神经递质 608

第二节 癫痫的分类 612

第三节 抗癫痫药物 613

一、分类 613

二、常用抗癫痫药物 614

三、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 631

第四节 抗惊厥药 633

第二十八章 抗帕金森病药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朱兴族 刘华清)  636

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病因及病变机制 636

一、病因 636

二、发病机制 637

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 639

一、多巴胺前体药 639

二、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 641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642

四、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647

五、其他药物 648

第二十九章 老年性痴呆药物治疗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 张兰 李林)  653

第一节 概述 653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653

一、AD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 654

二、AD发病的危险因素 654

三、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657

第三节 老年性痴呆治疗药物现状 659

一、改善胆碱系统功能的药物 659

二、NMDA受体拮抗剂 663

三、改善脑代谢或脑循环的药物 664

四、神经保护剂 665

五、银杏叶提取物 666

六、其他治疗药物 668

第四节 老年性痴呆治疗前景展望 668

一、干扰Aβ形成和沉积的药物 668

二、神经生长因子及相关药物 669

三、胰岛素增敏药物 669

四、中药 669

第三十章 脑缺血的分子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 魏海峰 赵玲 李林)  672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变化 672

第二节 脑缺血与线粒体功能 674

一、脑缺血导致线粒体损伤的机制 674

二、脑缺血时线粒体的变化 675

三、线粒体损伤对脑的影响 676

第三节 自由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677

第四节 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678

一、白细胞介素-1β 678

二、肿瘤坏死因子-α 679

三、核因子kB 681

第五节 脑缺血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682

一、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升高的机制 682

二、兴奋性氨基酸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 683

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类型及其作用 683

第六节 脑缺血与钙超载 684

第七节 脑缺血与细胞凋亡 685

一、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促发因素 685

二、基因对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 686

第八节 脑缺血损伤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687

一、溶栓剂 687

二、抗氧化剂 688

三、钙通道阻滞剂 689

四、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692

五、神经营养因子 693

六、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694

七、针对炎症介质的药物 695

八、基因治疗药物 696

第三十一章 认知功能改善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王晓英 张均田)  701

第一节 认知功能的内涵及其评价系统 701

一、认知功能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701

二、认知功能评价系统 702

第二节 临床应用的促智药物 704

一、吡拉西坦及其同类药 704

二、脑血管扩张药 706

三、钙通道拮抗剂 709

四、胆碱酯酶抑制药 710

五、NMDA受体拮抗剂 710

六、中枢兴奋药 711

七、中药有效成分 712

八、其他药物 714

第三节 促智药物的研究前景 715

第三十二章 脑细胞保护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俞纲 宫泽辉)  723

第一节 概述 723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 724

第三节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726

第四节 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 727

第五节 自由基清除剂 728

第六节 钠通道抑制剂 729

第七节 腺苷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 731

第八节 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731

第九节 其他药物 732

第三十三章 抗炎镇痛药&(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陈敏珠)  734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及治疗药物 734

第二节 抗炎镇痛药的作用及其镇痛机制 734

一、共同作用 735

二、镇痛作用机制 735

第三节 抗炎镇痛药的开发研究进展 740

第四节 常用抗炎镇痛药物 743

第三十四章 药物耐受与依赖性&(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吴宁 苏瑞斌 李锦)  752

第一节 药物耐受和依赖的定义 752

一、药物耐受 752

二、药物依赖 754

第二节 药物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755

一、精神活性物质急性作用的分子靶位 756

二、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神经环路 756

三、药物耐受和依赖的分子及细胞代偿性适应机制 757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医学生物学干预手段研究趋势 766

第三十五章 生物节律性与时间药理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俞纲 宫泽辉)  769

第一节 时间生物学概述 769

一、基本原理与概念 769

二、机体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771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 772

一、时间药理学的概念 772

二、时间药动学 773

三、时间药效学 777

四、影响生物节律的药物 779

第三节 时间治疗学 780

汉英名词对照索引&(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783

英汉名词对照索引&(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 张庆柱)  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