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总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清秀著
  • 出 版 社:元照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9867279880
  • 页数:8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税法的意义及其特征 1

一、税法的意义 1

二、税法学在体系上的地位 1

三、税法的特质 7

四、税法学的研究方法论 10

五、参考文献 10

第二节 税法的体系 12

一、法律体系的任务 12

二、税法体系研究的目标 12

三、税法的外部体系 13

四、税法的内在体系 16

五、税法体系思考的实益 19

六、结语 21

第三节 税法上建制的基本原则 22

一、概说 22

二、税法上特殊的正义原则 23

三、税捐的课征与宪法上的原则 37

第四节 税捐、规费、受益费与特别公课 63

一、概说 63

二、税捐 63

三、受益负担(规费与受益费) 70

四、特别公课 77

五、结语 83

第五节 课税权——税捐高权 84

一、概说 84

二、税捐立法权的归属 84

三、税捐收益权的归属 94

四、税捐行政权的归属 105

第六节 税法的法源 108

一、概说 108

二、成文法源 108

三、不成文法源 120

四、法源的位阶 143

第七节 税法的解释 145

一、税法解释的目标 145

二、税法上法律解释的界限 148

三、税法解释的方法 149

第八节 税法上法律漏洞补充 168

一、概说 168

二、法律漏洞的意义及其种类 168

三、法律漏洞的认定与法外空问 172

四、法律漏洞补充的合法性 174

五、法律漏洞补充的界限 177

六、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 178

第九节 税法的适用 194

一、税法的适用 194

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197

三、税法的效力 201

第十节 经济的观察法 204

一、意义 204

二、理论根据 206

三、经济观察法在税法解释上的适用情形 209

四、经济观察法在法律漏洞补充的适用情形 217

五、经济观察法在事实认定上的适用情形 218

六、适用类型 223

七、适用界限 235

第十一节 税捐规避 237

一、税捐规避之概念 237

二、税捐规避之否认 240

三、税捐规避之要件 245

四、税捐规避之法律效果 250

五、证明 255

六、个别情形 256

七、结论 263

第十二节 税法上类型化观察法 264

一、问题之提出 264

二、类型化观察法的性质 264

三、类型化观察法与经济观察法之区别 265

四、类型化观察法的立论根据及其批判 266

五、类型化观察法之种类 269

六、类型化观察法之作用 272

七、类型概念及其运用 273

八、结语 274

第十三节 税法上法律不溯既往原则 275

一、溯及效力之概念 275

二、法律不溯既往原则之法理依据 275

三、法律不溯既往原则及其例外 277

四、真正的溯及效力与不真正的溯及效力 280

五、法律效果之溯及作用与构成要件之溯及连结 287

六、程序从新原则? 288

七、裁判先例之溯及效力 290

八、过渡规定 294

第十四节 税法上诚实信用原则 299

一、前言 299

二、税法上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 299

三、税法上权利失效 303

四、结语 306

第一节 税捐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 307

一、税捐法律关系的意义及其内容 307

二、税法上法律关系之当事人 315

三、税捐稽征机关 324

四、税务代理人 328

第二节 税捐债务之发生 335

一、问题之提出——税捐债务发生的意义 335

二、税捐债务的成立时期 336

三、各个税捐债务的成立时期 340

四、从构成要件实现而成立税捐债权所导出的推论 343

五、结语 346

第三节 税捐构成要件与税捐优惠 347

一、税捐构成要件的意义及其机能 347

二、税捐构成要件的要素 347

三、税捐优惠 354

第四节 税捐债权的不可变更性及其例外 357

一、问题之提出 357

二、税捐债权的不可变更性 357

三、不可变更性之例外 358

四、已发生之税捐债权,因形成权之行使而变更 369

五、结论 370

第五节 税法上责任债务(第二次纳税义务) 371

一、目的 371

二、责任要件 372

三、责任的从属性 374

四、责任的补充性 375

五、责任范围 376

六、法定主义与便宜主义 377

七、责任请求权的主张——责任裁决 377

八、权利救济 379

第六节 税法上之连带债务 381

一、税法上连带债务之本质 381

二、税捐连带债务之发生 383

三、税法上连带债务之效力 391

四、连带债务之内部关系 397

五、连带债务之主张 398

六、结论 399

第七节 税捐债务关系之变更及消灭 402

一、税捐债务关系之变更 402

二、税捐债务关系之消灭 408

第八节税捐的附带给付 433

一、概说 433

二、滞报金、怠报金 433

三、滞纳金 435

四、利息 440

第九节 税法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442

一、概说 442

二、税法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构成要件 444

三、税法上返还请求权之发生 451

四、税法上返还请求权之清偿期届至 453

五、返还义务人与返还请求权人 454

六、返还范围 458

七、返还请求权之行使与消灭时效 460

八、权利救济 463

第一节 税捐稽征程序概说 469

一、意义 469

二、一般程序原则 470

三、稽征程序之开始与当事人之程序上权利 480

四、事实关系的调查 486

五、证据方法、证据的评价 497

六、税捐资料的保密 506

七、资讯公开 512

第二节 税捐申报 520

一、概说——税捐的确定(核算)方式 520

二、税捐申报的法律性质 521

三、申报行为与代理 522

四、税捐申报的方式 523

五、申报期限及其延长 527

六、税捐申报之效力 529

七、税捐申报之撤回与更正 530

八、税捐申报应注意事项 532

第三节 课税处分 534

一、意义 534

二、课税处分的作成 534

三、课税处分的种类 538

四、课税处分的可分性 541

五、课税处分的效力 545

六、课税处分与变更处分 556

第四节 推计课税 568

一、意义 568

二、推计课税的前提要件 568

三、推计课税的内容 570

四、推计课税的种类 571

五、推计课税的指导原则 574

六、推计课税的方法 575

七、程序问题 578

八、推计课税与行政争讼 579

九、推计课税之检讨 580

第五节 税法上强制执行 584

一、概说 584

二、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沿革 584

三、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 586

四、公法上金钱债权之强制执行的前提要件 589

五、行政执行的程序 597

六、行政执行的确保 601

七、执行停止及撤回 604

八、权利保护 608

九、消灭时效 613

十、行政执行之终止 613

十一、执行费用 614

第六节 税法上个别案件正义——以税捐稽征法第四十条规定为例 615

一、问题之提出 615

二、税法上个别案件正义——妥当性 615

三、税捐之征收「不当」的情形 616

四、税捐征收不当的主张 620

五、税捐征收不当的救济 621

六、结语 622

第七节 税捐优先权与税捐债权之保全 623

一、税捐优先权 623

二、税捐保全 626

第一节 税捐秩序罚 639

一、意义 639

二、种类 639

三、处罚法定主义 640

四、成立要件 644

五、税捐秩序罚的处罚对象主体 653

六、处罚 659

第二节 税捐刑罚 672

一、概说 672

二、逃漏税捐罪 672

三、违反代征或扣缴义务罪 679

四、教唆或帮助逃漏税捐罪 680

五、转嫁处罚 682

六、主观责任要件 687

七、结语 689

第三节 自动报缴免罚 690

一、概说 690

二、自动报缴免罚的正当化根据 691

三、免罚要件 692

四、免罚范围 696

第一节 税捐行政救济 699

一、申请复查 699

二、诉愿 706

第二节 税捐行政诉讼 748

一、概说 748

二、诉愿前置主义 748

三、行政诉讼之当事人 752

四、行政诉讼之提起 752

五、诉讼种类 758

六、行政诉讼之审理 775

七、行政诉讼裁判之基准时 787

八、行政诉讼之裁判 796

九、行政诉讼判决之既判力 800

一、税法总论期中考试参考试题 805

二、税法总论学期考试参考试题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