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2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4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5
思考题 6
主要参考书 6
第一章 地球 8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9
一、宇宙和天体 9
二、太阳和太阳系 10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18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8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19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22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3
一、地球的自转 23
二、地球的公转 27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 30
第四节 地理坐标 31
一、纬线与纬度 31
二、经线与经度 32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33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33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34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35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36
一、海陆分布 36
二、海陆起伏曲线 38
三、岛屿 39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40
思考题 41
主要参考书 41
第二章 地壳 43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44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44
二、岩浆岩 47
三、沉积岩 50
四、变质岩 52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54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54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55
三、地质构造 56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63
一、板块构造学说 63
二、槽台说与地洼说 68
三、地质力学学说 69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70
一、火山 70
二、地震 70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72
一、地质年代 72
二、地壳演化简史 74
思考题 80
主要参考书 80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81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82
一、大气的成分 82
二、大气的结构 85
三、大气的热能 91
四、气温 96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101
一、大气湿度 101
二、蒸发和凝结 104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106
四、大气降水 110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116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16
二、大气环流 125
三、主要天气系统 133
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 140
一、气候和气候系统 140
二、气候的形成 143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 154
第五节 气候变化 160
一、气候变化简史 160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 165
三、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 170
思考题 171
主要参考书 172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173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74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174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77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79
一、海洋的起源 179
二、世界大洋及其区分 180
三、海及其分类 181
四、海水的组成 182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183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84
一、潮汐与潮流 184
二、海洋中的波浪 186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189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195
一、7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196
二、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 197
三、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198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199
一、海洋资源 199
二、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
三、海洋环境保护 202
第六节 河流 202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202
二、水情要素 205
三、河川径流 210
四、河流的补给 216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 218
六、河流的分类 220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222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 223
一、湖泊 223
二、沼泽 226
第八节 地下水 228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228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 232
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234
四、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235
第九节 冰川 239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239
二、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241
三、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43
思考题 244
主要参考书 244
第五章 地貌 246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247
一、地貌成因 247
二、基本地貌类型 249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51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253
一、风化作用 253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256
第三节 流水地貌 260
一、流水作用 260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260
三、河流地貌 263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 273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275
一、喀斯特作用 275
二、喀斯特地貌 276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277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 280
一、冰川地貌 280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286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290
一、风沙作用 290
二、风沙地貌 291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295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296
一、海岸地貌 296
二、海岸的分类 302
三、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304
第八节 火山地貌 307
思考题 308
主要参考书 309
第六章 土壤圈 310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311
一、土壤含义 311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313
三、土壤形态 315
四、土壤的物质组成 318
五、土壤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323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29
一、成土因素学说 329
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30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337
四、主要成土过程 338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339
一、土壤分类 339
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345
三、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 349
四、耕作土壤分布规律 351
五、世界土壤分布 351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352
一、有机土 353
二、人为土 354
三、灰土 355
四、火山灰土 355
五、铁铝土 356
六、变性土 357
七、干旱土 357
八、盐成土 358
九、潜育土 358
十、均腐土 359
十一、富铁土 359
十二、淋溶土 359
十三、雏形土 360
十四、新成土 360
第五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360
一、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360
二、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的参比 362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64
一、土壤资源的概念 364
二、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365
三、农林牧业土壤资源的利用 368
四、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71
五、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73
六、土壤质量指标与评价体系 375
思考题 379
主要参考书 379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380
第一节 地球的生物界 381
一、原核生物界 383
二、原生生物界 383
三、植物界 383
四、真菌界 384
五、动物界 384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 385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385
二、生态因子与生物 386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96
第三节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397
一、种群及其一般特征 398
二、生物群落 402
第四节 生态系统 41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412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413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417
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425
第五节 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428
一、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 428
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429
三、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435
第六节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439
一、农业生态系统 439
二、城市生态系统 443
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47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447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49
三、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 449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55
思考题 457
主要参考书 457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45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59
一、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 459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461
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46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463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464
二、非地带性规律 469
三、地域分异的尺度 473
四、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474
第三节 自然区划 482
一、自然区划原则 482
二、自然区划方法 483
三、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485
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 492
一、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492
二、土地的分类 496
三、土地评价 497
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 499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99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500
三、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500
思考题 502
主要参考书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