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海峰,陈占锋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047497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眼于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站在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在研究我国现行税收优惠理论发展、制度变迁、制度效应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改革路径和制度保障机制。

0 导论 1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0.1.1 选题背景 1

0.1.2 选题意义 3

0.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4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 16

0.3.1 研究方法 16

0.3.2 研究结构 18

0.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0

0.4.1 主要创新 20

0.4.2 主要不足 22

1 税收优惠基本理论研究 24

1.1 税收优惠的内涵及外延 24

1.1.1 税收优惠的内涵及其本质 24

1.1.2 税收优惠的分类与比较 30

1.1.3 税收优惠的经济关系分析 33

1.2 税收优惠的传导机制 34

1.2.1 税收优惠的制度基础 35

1.2.2 税收优惠的功能定位 36

1.2.3 税收优惠的传导路径 40

1.3 税收优惠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 44

1.3.1 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44

1.3.2 对公共品私人供给的激励 47

1.3.3 推动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50

2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历史演进 53

2.1 我国税收及税收优惠制度的变迁 53

2.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税收制度的变迁 53

2.1.2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历史变迁 55

2.2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制度的考察 58

2.2.1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制度的历史背景 58

2.2.2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的制度安排 60

2.2.3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的制度特征 62

2.3 对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制度的再思考 65

3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的制度效应 71

3.1 税收优惠制度效应理论回顾 71

3.2 税收优惠制度效应的实证分析 77

3.2.1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77

3.2.2 税收优惠和外商直接投资 79

3.2.3 税收优惠和基尼系数 82

3.2.4 税收优惠与就业 86

3.2.5 税收优惠和国内生产总值 90

3.2.6 税收优惠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94

3.3 税收优惠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98

3.4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效应的评价及启示 101

4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106

4.1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目标定位 106

4.1.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 106

4.1.2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目标定位 110

4.2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原则取向 113

4.2.1 “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113

4.2.2 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114

4.2.3 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原则 115

4.2.4 与时俱进原则 116

4.2.5 从严管理原则 117

5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改革路径 119

5.1 涉农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19

5.1.1 现行涉农税收优惠制度缺陷 119

5.1.2 涉农税收优惠制度改革路径 122

5.2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27

5.2.1 现行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不足 127

5.2.2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改革路径 131

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35

5.3.1 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36

5.3.2 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42

5.4 激励社会和谐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47

5.4.1 促进充分就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48

5.4.2 促进社会保障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56

5.4.3 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65

5.5 促进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68

5.5.1 出口退税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69

5.5.2 对外投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 176

6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改革的保障机制 178

6.1 正式规则的保障 179

6.1.1 合理划分的税权保障机制 179

6.1.2 税收立法决策的民主保障机制 181

6.1.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机制 182

6.1.4 政府财力保障机制 184

6.1.5 税制改革保障机制 184

6.2 非正式规则的保障 185

6.2.1 牢固树立科学税收观——税收理念转变的保障 186

6.2.2 以人为本的税务文化——先进税收文化的保障 187

6.2.3 诚实守信的税收环境——税收信用机制的保障 188

6.3 实施机制的保障 190

7 结论 191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