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碳负离子 1
5.1碳负离子概述 1
5.2碳负离子强度及其稳定性 2
5.2.1超强碳素酸和强碳素酸 3
5.2.2弱碳素酸强度及其测定方法 5
5.2.3影响碳负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17
5.3离子对 23
5.4碳负离子的立体化学 28
5.5碳负离子的生成和反应 36
5.5.1两可离子 37
5.5.2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44
5.5.3 ElcB消除机理 47
5.5.4碳负离子重排 56
5.5.5脂肪亲电重排 60
5.5.6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67
6苯炔 75
6.1苯炔的提出 75
6.2苯炔的结构 78
6.3苯炔的生成 79
6.3.1由芳香负离子生成苯炔 80
6.3.2由自由基生成苯炔 82
6.3.3从取代基中失去氮生成苯炔 83
6.3.4从环状体系脱去氮形成苯炔 87
6.3.5由其他环状体系生成苯炔 90
6.4芳炔的反应 92
6.4.1亲核加成 92
6.4.2亲电加成 95
6.4.3环加成 96
6.4.4烯过渡态反应 102
6.5五元杂环苯炔 103
6.5.1含氧五元芳炔 104
6.5.2含氮五元芳炔 107
6.5.3含硫五元芳炔 109
6.5.4二氮五元芳炔 115
6.6五元碳芳炔 116
6.6.1双脱氢二茂铁 116
6.6.2双脱氢环茂二烯负离子 118
6.6.3七元环芳炔 120
7卡宾和硅宾 121
7.1卡宾的结构 122
7.2卡宾的生成 126
7.2.1由α-消除生成卡宾 127
7.2.2由活泼分子分解生成卡宾 130
7.3卡宾的反应 132
7.3.1插入氢与夺取氢 133
7.3.2加成反应 137
7.3.3重排反应 145
7.4类卡宾 148
7.5卡炔 163
7.6硅宾 164
7.6.1硅宾的生成 164
7.6.2硅宾的结构 166
7.6.3硅宾的反应 167
8乃春和磷宾 170
8.1乃春的概况 170
8.1.1乃春的生成 170
8.1.2乃春的反应 171
8.2羰基乃春 173
8.2.1羧酯基乃春 173
8.2.2 Curtius重排 177
8.2.3 Hofmann重排 179
8.2.4 Lossen重排 181
8.3芳基乃春 181
8.3.1芳基乃春的制备 181
8.3.2芳基乃春的反应 185
8.4其他乃春 198
8.5磷宾 203
8.5.1前言 203
8.5.2磷宾的制备和结构证明 205
8.5.3磷宾的反应 209
8.5.4端式络合磷宾 214
9自由基 223
9.1有机自由基的特征 223
9.1.1自由基结构的研究 225
9.1.2电子自旋共振 227
9.1.3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 240
9.1.4化学热力学 249
9.2自由基的生成和终止 254
9.2.1热均裂 255
9.2.2光解反应 263
9.2.3双自由基 275
9.2.4链的终止 277
9.2.5笼效应 280
9.3链反应 284
9.3.1聚合的动力学 286
9.3.2乳液聚合 289
9.3.3共聚 289
9.4自由基取代 291
9.4.1SH2过程的举例 291
9.4.2卤代 292
9.4.3自动氧化 292
9.4.4立体化学 295
9.4.5相对活性 296
9.5磷自由基 298
9.5.1 7-电子磷自由基 298
9.5.2 9-电子磷自由基 301
10磷烯正离子 308
10.1前言 308
10.2磷烯正离子的生成 309
10.2.1氯化膦和Lewis(路易斯)酸反应 309
10.2.2氯化膦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烷酯的缩合反应 315
10.2.3氯代磷烯正离子和三甲基硅烷试剂反应 316
10.2.4二配位磷杂烯与亲电试剂的加成 317
10.2.5胺基膦和超强质子酸作用 317
10.2.6其他方法 318
10.3磷烯正离子的物理性质 319
10.3.1 X-射线单晶结构 319
10.3.2量子化学计算 321
10.3.3磷烯正离子的核磁共振数据 322
10.3.4摩尔电导率 325
10.4磷烯正离子的化学性质 325
10.4.1磷烯正离子的路易斯酸性 325
10.4.2插入C—H、C—C、C—Cl键 327
10.4.3与不饱和化合物反应 328
10.4.4分解反应 334
10.5磷烯正离子的金属络合物 335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