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致读者 3
一 文学是什么? 5
二 形象 15
三 典型 25
四 典型性格 32
五 阶级性和倾向性 40
六 人民性 47
七 党性 54
八 思想性 61
九 艺术性 67
十 美 74
十一 文学的教育意义 87
十二 古典文学遗产 92
十三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98
十四 主题思想 103
十五 人物形象 114
十六 情节 121
十七 结构 129
十八 文学作品的语言 138
十九 作家风格 148
二十 创作方法 153
二十一 浪漫主义 162
二十二 现实主义 170
二十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79
二十四 文学的种类和样式 190
二十五诗 197
二十六 小说 208
二十七 戏剧 218
二十八 散文和报告文学 229
形象和形象性 241
形象与形象思维 254
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 295
对于形象思维的一些补充意见 315
形象思维与议论 328
语言、思维与形象思维 336
形象思维理论的历史发展 354
从真实的生活到艺术的形象 380
典型、典型化、典型环境 395
(一)典型 395
(二)典型化 401
(三)典型环境 410
典型问题与文艺创作 421
谈谈阿Q的典型性问题 436
情节的提炼和结构的安排 441
再版后记 460
前言 463
音乐在我国上古时期社会生活中和地位和作用 466
阴阳五行与春秋时的音乐美学思想 492
(一)阴阳五行观念的兴起及其与音乐美学思想的关系 492
(二)音乐的“省风”作用 505
(三)音乐的“宣气”作用 511
(四)阴阳五行与五声、六律、八音 515
(五)阴阳五行的神秘化及其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反映 525
私家讲学和诸子百家的兴起 535
先秦时代的“礼乐”制度 543
评孔丘的“正乐”思想 554
评墨翟的“非乐”思想 582
评老子“大音希声”和庄周“至乐无乐”的音乐美学思想 595
(一)老庄思想的社会根源 596
(二)老子“大音希声”和音乐美学思想 601
(三)庄周“至乐无乐”的音乐美学思想 609
(四)结语 627
评孟轲“与民同乐”的音乐美学思想 630
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 648
(一)礼乐的起源 650
(二)礼乐的作用 660
(三)音乐与现实的关系 670
评商鞅、韩非的音乐美学思想 677
评《礼记·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699
(一)前言 699
(二)《乐记》的作者和时代 702
(三)音乐的本质 712
(四)音乐的作用 720
(五)“唯圣王为能和乐” 729
(六)余论 734
后记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