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一) 1
写在前面(二) 4
制度·理论·方法 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政制度分析 2
众里寻“她”千百度——我们的“历史遗产观” 4
关注今朝吾之所有——归档可能成为历史遗产的现存环境 8
百姓声音——浅论我国历史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13
反对“本本主义”提高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 17
留住故乡——基于江西陆村实践调查的思考 21
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两种保护策略的比较 25
我国文化生态学相关研究综述 30
争鸣·讨论·探索 35
从长江到雅鲁藏布江——我国遗产保护之弊端剖析 36
危险的权力 38
浅析中国名城保护中的若干问题 44
留住真实的北京——有感于南池子改建工程 46
制度之前的反思——对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48
历史保护为了谁?——从上海市提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想开去 51
喜欢上海的理由?——我看上海提出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的建设目标 54
保护:为历史,为大众——对桂林“宋城”景区的一点看法 56
比较·借鉴·吸收 59
三城记——南京、苏州、上海的历史保护比较 60
苏州与成都名城保护工作的比较 64
市民关怀的缺失——北京与京都历史保护的比较 70
古建筑的拆与建——由“式年迁宫”和“复建永定门”所想到的 73
城市保护中公众意识的觉醒——以香港和上海两地民众的保护行为为例 76
鱼与熊掌可否兼得?——韩国河回村和我国宏村的保护与开发探讨 80
水网城市——论威尼斯的水景观特色 85
全球化背景下的印度文化遗产保护浅谈 89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 93
留住城市的记忆——历史遗产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分析 94
虚构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浅析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创造的关系 98
残缺的历史风貌流失的场所精神 101
历史遗存的景观再生 104
历史的第四维度——浅论城市景观的和谐再生 108
拾取的与遗忘的——浅谈城市特色建设中的历史保护问题 113
留不下的宽窄巷子——有关城市特色保护的思考 117
楚风汉韵兼收并蓄——浅议武汉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123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 129
对普通旧城区在历史保护中之地位的思考 130
什刹海因“野趣”而精彩 133
城市精神与街区保护 137
厦门鼓浪屿的保护状况与问题剖析 140
谁动了我的泉城路?——评济南历史街区改造工程 146
关于天水古民居现状与保护问题的思考 152
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157
印迹·记忆·共鸣——对产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认识 158
产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方式——以韩国首尔仙游岛为例 162
产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以上海莫干山路50号为例 166
苏州河上看LOFT——关于产业遗产保护模式的点滴思考 169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173
保护而非保留——论述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174
要驱壳,更要灵魂——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177
千年古井可否打出千年的水?——古镇旅游开发中“生活”与“文化”的保护问题 180
留不住的昨天回不去的今天——有关“边城”旅游性破坏的断想 182
江南古镇未来发展的几点假设——旅游开发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 188
为周庄鸣不平——对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思考 193
不要“逼良为娼” 197
上海城市遗产保护 199
大都市上海城市设计中的保护观 200
守住最后的“滩”地——对上海城市遗产保护的认识 203
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实践的创新 207
从“外滩源保护规划”谈历史地段复兴 212
历史保护重现还是延续?——对上海提蓝桥地区修缮工程的看法 217
谈上海旧里生活形态的保护 220
上海工人新村的保护价值 223
乡村聚落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考——以上海青浦区为例 227
城市保护的历史钩沉——50年代上海历史保护的史料整理 233
调查与记录 239
葡萄酒与夜光杯——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特色商业调查 240
苏州河外滩源地区历史保护调研 244
失落的小维也纳——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调查报告 248
记忆缝合——上海提篮桥历史地段调研报告 251
核·合·和——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调查报告 254
城市再生中的景观环境和历史风貌——上海卢湾区思南路花园住宅区调查报告 259
从狄思威路到溧阳路——溧阳路、海伦路历史街区调查报告 265
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可能性初探——建国西路建业里的保护设想 269
上海静安区泰兴住宅区调查报告 274
寻踪——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地段现状调研及保护建议 277
老厂房,新故事——杨树浦路产业遗产调查报告 282
危机·生机?——第五毛纺织厂(老怡和纱厂)近代工业地段调研报告 288
上海青浦区传统民居调查报告 292
正在消失的村落——青浦中心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299
济南芙蓉街历史街区保护现状调研 304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古镇历史调研报告 310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