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陇东:一片红色的热土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陇东老区是党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 1
抗日战争时期,陇东老区是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又是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的前哨阵地 9
解放战争时期陇东老区是陕甘宁边区保卫战的重要战场,也是解放大西北的重要基地 11
第一章 太白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陇东军阀的第一枪 15
“三道川事件”,第一次建军行动的失败 15
太白起义——陇东境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发动,第二次建军行动的失败 20
早胜事件,第三次建军计划的受挫 25
第二章 倒水湾整编:南梁游击队的诞生 28
倒水湾整编是我党在陕甘边的革命斗争从“兵运”工作阶段向独立创造革命武装阶段过渡的转折点 28
倒水湾整编是我党在陕甘边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尝试 30
倒水湾整编揭开了陕甘边游击战争的新篇章 33
第三章 三嘉塬事件:“左”倾错误在陇东的滥觞 35
西北反帝同盟军的组建 35
“三嘉塬事件”的发生 38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成立 41
第四章 寺村塬根据地:陕甘边第一块游击根据地 43
陕甘红军游击队制定了在正宁寺村塬一带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计划,并为此在实践中作了巨大努力 44
寺村塬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使陕甘红军游击队有了后方依托,促进了陕甘边游击战争的开展 46
寺村塬游击根据地是处在向革命根据地的转变阶段,它与后来创建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7
第五章 兵败终南山:红二十六军南下与覆没 50
陕甘边红二十六军的组建 50
红二十六军开辟照金苏区的斗争 57
红二十六军的南下与失败 60
红军保卫照金苏区的斗争 63
第六章 包家寨会议:陕甘边党史上的“遵义会议” 67
包家寨会议是在陕甘边区党和红军无立足之地的最困难的时刻召开的会议 67
包家寨会议确定了陕甘边区革命的重点为南梁地区,并为陕甘边根据地发展的基本格局勾画了蓝图 68
包家寨会议彻底摆脱了“左”倾错误的影响,标志着以刘志丹为代表的陕甘边党和红军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 70
包家寨会议所制定的战略决策,迅速推动陕甘边革命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71
第七章 陕甘苏区:中央红军落脚点的选择 73
陕甘苏区的丧失,西北红军失去战略支点 73
摆脱“左”倾错误的干扰,陕甘边党和红军确立恢复并扩大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77
陕甘边苏区和红军的大发展,长征落脚点的最后形成 80
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及时了解到陕甘苏区大发展的消息,全国红军战略转移胜利完成 84
第八章 西北红军:陇东老区成长起来的人民军队 89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工作制度,是西北红军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组织保证 89
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西北红军走向辉煌的决定性因素 93
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是西北红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大特色 97
第九章 山城堡战役:西安事变的导火线 100
山城堡战役发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这次战役对时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100
山城堡战役的经过 101
山城堡战役结局对西安事变的直接影响 106
第十章 边区普选:民主建设的尝试 110
陕甘宁边区普选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110
陕甘宁边区普选的实施——三次大规模普选活动的开展 113
陕甘宁边区普选制度形成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116
第十一章 两次陇东事件: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摩擦的发端 119
陇东统战区的形成 119
国民党顽固派在陇东统战区策划的反共分裂阴谋和两次陇东事件 123
陇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摩擦斗争 131
陇东事件的结果 137
第十二章 大风川垦荒:与南泥湾屯垦齐名 142
开垦荒地,增加生产,进一步减轻陇东根据地人民的负担 142
建立劳动互助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 145
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优待移民难民,解决人民的生活困难 147
第十三章 西华池战役和陇东游击战:陇东老区的血肉长城 150
陇东解放区的失陷,国民党反动派对陇东解放区的摧残和破坏 150
内线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 155
陇东游击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173
第十四章 屯字战役:西北野战军的一场生死决战 176
宜川大捷后西北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及西北我军在外线战略进攻中的主要目标 176
西府战役引起的敌情的剧变和西野主力部队回撤陇东 178
六纵在屯字镇进行艰苦的攻防战和西野主力的安全转移 180
对陇东屯字战役历史功绩的几点思考 182
第十五章 志愿军39军:陇东老区的辉煌与自豪 187
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二团、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等主力部队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187
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部队,挺进华北敌后战场 187
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改编为新四军部队 188
进军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主力 189
挥师入关,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 189
出兵朝鲜,整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 190
红二十六军骑兵团和第一团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191
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部队,开创晋绥抗日根据地 191
回师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党中央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 192
陇东老区红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193
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留守陕甘宁边区 193
组建为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 194
后记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