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电影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04025618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擂琴的演奏方法介绍。

序&罗铭恩 1

银幕上的粤剧史&高小健 4

绪论 粤剧电影发展概述 1

一、粤剧电影的研究价值及其研究现状 1

1.粤剧电影的研究价值 1

2.粤剧电影的研究现状 3

二、粤剧电影的研究范围、定义及分类 8

1.粤剧电影的定义 8

2.粤剧电影的研究范围 9

3.粤剧电影的分类 11

三、粤剧电影的比较研究 16

1.粤剧与粤剧电影 16

2.粤语电影与粤剧电影 18

3.戏曲电影与粤剧电影 20

四、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22

1.萌芽(1913年至1932年) 24

2.形成(1933年至1945年) 25

3.繁荣(1946年至1965年) 27

4.转型(1966年至今) 29

第一章 粤剧电影的萌芽(1913年至1932年) 33

一、珠三角的娱乐图景——从粤剧到电影 33

1.传统的粤剧 33

2.初生的电影 40

二、默片时代的粤剧电影 48

1.香港电影业发展与粤剧电影萌芽 48

2.《庄子试妻》与黎民伟的电影实践 56

三、珠三角文化传统与粤剧电影 61

1.珠三角区域历史概况 61

2.珠三角文化审美传统 65

3.粤剧电影的地域特色 68

第二章 粤剧电影的形成(1933年至1945年) 73

一、粤语电影与香港电影业 73

1.粤语电影的兴起 74

2.《白金龙》与“天一”南下 78

3.香港电影业的繁荣与中断 85

二、粤剧电影与粤剧的共存共荣 89

1.粤剧变革与粤剧电影 89

2.第一波粤剧电影拍摄浪潮 94

三、“亦伶亦星”与“影剧互动” 102

1.“亦伶亦星”的电影实践 102

2.薛觉先早期电影实践活动 106

3.马师曾早期电影实践活动 112

第三章 粤剧电影的繁荣(1946年至1965年) 120

一、浪潮初显:1946年至1952年 121

1.战后香港电影业重建 121

2.粤港分治与观念差异 131

3.“清洁运动”和“伶星分家” 135

二、拍摄高峰:1953年至1959年 141

1.商业传承下的主导格局 141

2.“大堆头政策”与院线制 145

3.内地的粤剧电影创作 155

三、由盛渐衰:1960年至1965年 164

1.在香港大众文化雏形下 164

2.独特美学特征的成熟 171

第四章 粤剧电影群星谱(1946年至1965年) 178

一、南国红豆“百花齐放” 178

1.马师曾的银幕形象 178

2.红线女的银幕形象 188

3.群像:南国红豆发新枝 196

二、任、白的“伶影双栖” 204

1.“戏迷情人”任剑辉 204

2.白雪仙与“仙凤鸣” 214

3.编剧家的“影剧互动” 223

三、“三王”的“亦伶亦星” 229

1.“花旦王”芳艳芬 230

2.“文武生王”新马师曾 242

3.“丑生王”梁醒波 249

四、流派纷呈的银幕形象 258

1.余丽珍与神怪宫闱片 258

2.“大龙凤”与“颂新声” 268

3.“非凡响”与“碧云天” 280

4.粤剧名伶银幕群像 288

第五章 粤剧电影的转型(1966年至今) 298

一、粤剧电影的衰落 298

1.粤语电影业的低谷 298

2.新媒介崛起的冲击 35

3.粤港文化:分流到整合 314

二、粤剧电影的转型 320

1.香港类型电影的传承 320

2.社会认同与文化价值 328

3.粤剧电影的转型 333

第六章 粤剧电影的历史解读 344

一、粤剧电影的版本嬗变 344

1.《胡不归》的历史解读 344

2.经典作品的版本嬗变 351

二、香港电影中的“粤剧后台” 358

1.粤剧折子戏片与伶人故事 358

2.粤语电影中的“粤剧后台” 363

附录 粤剧电影片目一览表 369

主要参考文献 427

后记 初生的啼哭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