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信,李兆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684296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行政与现代行政学 1

一、“行政”一词的由来与涵义 1

二、现代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3

三、本书的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7

第二节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9

一、早期—行政学的创立、形成阶段 9

二、中期—行政学的成长、发展阶段 11

三、现代—行政学的科学化阶段 12

第三节 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

一、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3

二、当前我国行政学研究的迫切课题 14

第四节 学习、研究现代行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16

一、学习、研究现代行政学的意义 16

二、学习、研究现代行政学的方法 17

第一章 政府与公共行政 20

第一节 社会公共问题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20

一、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 20

二、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权力 21

三、公共权力的载体—国家政权机关 24

四、国家政权机关的基本结构 25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功能与范围 26

一、公共行政的基本功能 26

二、如何履行公共行政的基本功能 27

三、公共行政的职能范围 28

第三节 公共行政的权力与责任 33

一、理论上的行政权力与责任 34

二、行政关系—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6

三、现实中的行政权力与责任—公共行政的主要职权 37

第四节 行政生态—公共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40

一、政府公共行政与行政环境 40

二、行政生态分析及其主要范围 41

三、公共行政的社会生态环境 42

四、行政生态问题对政府公共行政的影响 44

第二章 公共行政体制 46

第一节 公共行政体制概述 46

一、公共行政体制的实质与内容 46

二、公共行政体制的类型与作用 47

三、影响公共行政体制的主要因素 48

第二节 宏观行政权力体制 50

一、单一制国家的宏观行政权力体制 50

二、联邦制国家的宏观行政权力体制 51

三、宏观行政权力体制的演变趋势 51

第三节 中央政府体制 54

一、内阁制 54

二、总统制 54

三、委员会制 56

四、部长会议制 56

五、国务院体制 57

第四节 地方政府体制 58

一、外国地方政府体制的主要模式 58

二、外国市政府体制 60

三、我国地方政府体制 61

第五节 行政区划体制 62

一、设计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律与原则 63

二、西方国家行政区划体制的流行模式 65

三、中国行政区划体制的特点与改革 66

第三章 政府公共政策 68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述 68

一、政府活动与政策问题 68

二、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政策 68

三、公共政策的种类 70

四、公共政策分析 71

第二节 政策问题认定 72

一、政策问题认定的任务与意义 72

二、政策问题的分析角度 74

三、对政策问题的权威认可 76

第三节 政策制定 78

一、政策制定的概念 78

二、政策制定过程 79

三、政策制定体制 80

第四节 政策执行 83

一、政策执行的涵义与作用 83

二、政策执行过程的准备阶段 85

三、政策执行过程的实施与结束阶段 86

四、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88

第五节 政策评估 89

一、政策评估的涵义、任务与类型 89

二、政策执行评估 91

三、政策影响评估 92

四、政策效益评估 93

第四章 公共行政法制 95

第一节 依法行政:行政与法律的基本关系 95

一、依法行政产生的历史背景 95

二、依法行政的内容要求 96

第二节 行政的法律与法制 97

一、什么是行政法 97

二、行政法的渊源与体系 99

三、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行为 101

四、行政法制 104

第三节 行政法规的制定 105

一、制定行政法规的涵义 105

二、制定行政法规的有效要件 106

三、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 107

第四节 行政法规的执行 109

一、行政法规执行的涵义 109

二、行政决定 110

三、行政处罚 111

四、行政强制执行 113

第五节 行政纠纷与行政诉讼 114

一、行政纠纷 114

二、行政复议 116

三、行政诉讼 117

第五章 公共行政监督 119

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 119

一、监督、行政监督与公共行政监督 119

二、公共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120

三、公共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 122

第二节 立法监督 122

一、立法监督的作用 122

二、立法监督的内容与形式 123

第三节 司法监督 125

一、司法监督的作用 125

二、司法监督的内容与形式 126

第四节 政党监督 127

一、政党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127

二、政党监督的主要方式与内容 128

第五节 社会监督 130

一、社会监督的意义与特点 130

二、社会监督的内容与形式 130

第六节 我国的公共行政监督 132

一、我国的立法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32

二、我国的司法监督 133

三、我国的政党监督 134

四、我国的社会监督 135

五、改进、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共行政监督 136

第六章 政府财政 138

第一节 政府财政概述 138

一、政府财政的概念 138

二、政府财政的社会功能 139

三、政府财政的运行过程 140

四、政府财政的特点 142

五、政府财政的管理原则 143

第二节 政府财政体制 145

一、政府财政体制的内容、实质及其范围 145

二、政府财政体制的主要类型 145

三、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146

四、加快和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148

第三节 政府财政政策 149

一、什么是政府财政政策 149

二、财政政策分类 150

三、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政策 153

第四节 政府财政制度 156

一、预算制度 156

二、税收制度 158

三、会计制度 160

四、决算制度 160

五、审计制度 161

六、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 162

第七章 行政组织 163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163

一、什么是行政组织 163

二、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166

三、行政组织机构的种类 168

四、行政组织的基本结构体系 171

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结构分析 172

一、职能分解与目标体系 173

二、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176

三、设计与划分机构部门的方法 178

四、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权力体系 180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与机构改革 184

一、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184

二、行政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187

三、我国的机构改革 189

第八章 人事行政 194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194

一、人事行政的概念与作用 194

二、人事行政制度的类型 196

三、人事行政的基本目标 198

四、现代人事行政的基本结构 199

第二节 人事行政基础机制 200

一、什么是人事行政基础机制 200

二、人事分类 201

三、人事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队伍的建设 203

四、人事行政规则 203

第三节 人事行政更新机制 204

一、什么是人事行政更新机制 204

二、任用 205

三、调配 206

四、流动 206

五、退休退职 207

六、培训 208

第四节 人事行政激励机制 208

一、什么是人事行政激励机制 208

二、考核 209

三、奖惩 210

四、晋升与降职 210

五、工资 211

六、福利与保障 211

第五节 人事行政监控机制 211

一、什么是人事行政监控机制 211

二、惩戒 212

三、转任与回避 212

四、申诉控告 213

第六节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213

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病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213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214

第九章 行政决策 217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217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特点与作用 217

二、行政决策的原则 221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类型 223

一、行政决策的分类 223

二、不同决策主体的分类 224

三、不同决策行为的分类 224

四、不同决策对象的分类 225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227

一、行政决策的程序 227

二、行政决策的技术与方法 229

第十章 行政领导与指挥 233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233

一、行政领导的概念 233

二、行政领导者 234

三、行政领导班子 235

四、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37

第二节 行政指挥 238

一、行政指挥的涵义与作用 238

二、行政指挥的内容、原则与方式 239

三、行政指挥的范围、条件与艺术 241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方式与方法 243

一、行政领导类型与方式 243

二、行政领导行为与方法 244

第四节 行政领导艺术 245

一、协调上下级关系艺术 246

二、理事艺术 247

三、签批文件艺术 248

四、运筹时间艺术 248

五、主持会议艺术 249

六、讲话艺术 250

第十一章 行政沟通与协调 252

第一节 行政沟通与协调概述 252

一、行政沟通与协调的概念 252

二、行政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和功能 253

第二节 行政沟通 254

一、行政沟通的种类 254

二、行政沟通的模型与过程 258

三、行政沟通的障碍与排除方法 261

第三节 行政协调 263

一、行政协调的手段和原则 263

二、行政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协调 265

三、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协调 266

第十二章 行政控制 269

第一节 行政控制概述 269

一、什么是控制 269

二、控制行为的要素、功能和机制 270

三、控制行为的结构与类型 271

四、行政管理中的控制 272

第二节 前馈控制 273

一、前馈控制及其必要条件 273

二、目标控制 274

三、计划控制 274

四、预算控制 275

五、规章制度控制 275

六、组织人事控制 275

第三节 反馈控制 276

一、反馈控制及其一般过程 276

二、监测认定 276

三、处理校正 281

四、专门的行政监察 282

第四节 行政控制的原则 283

一、战略点控制原则 283

二、例外原则 284

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原则 284

四、自我控制原则 285

五、灵活控制原则 285

第十三章 行政效率与行政方法、行政改革 286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286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286

二、行政效率的地位与作用 288

三、行政效率的测定 289

第二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291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291

二、我国当前行政效率的状况及成因 292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294

第三节 行政方法与行政效率 295

一、行政方法的涵义 295

二、行政方法与行政效率的关系 296

三、行政方法的发展 297

第四节 行政方法的运用 299

一、行政基本方法 299

二、行政技术的运用 302

三、行政程序方法 305

第五节 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307

一、行政改革的涵义 307

二、行政改革的基本动力与主要内容 308

三、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迫切任务 309

第十四章 机关行政 313

第一节 机关行政概述 313

一、机关、行政机关与机关行政 313

二、机关行政的任务与内容 315

三、机关行政的特点与宗旨 316

第二节 机关事务管理 318

一、会议管理 318

二、文书档案管理 320

三、机关财务管理 322

四、物资总务及机关工作环境管理 323

五、生活后勤管理 323

六、信访、接待管理 324

第三节 机关工作基本技能 325

一、行政文书与秘书技能 325

二、调查研究技能 326

三、计算机与办公室自动化技能 326

第四节 机关工作制度与我国的机关行政责任制 327

一、机关行政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27

二、机关行政制度的种类 328

三、我国的机关行政责任制 329

第五节 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与公务员行为规范 331

一、机关行政文化的涵义 331

二、行政文化与公务人员行为规范 332

三、我国公务人员行为规范的内容 332

四、公务人员行为规范的塑造与实施 334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