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语篇分析概述 1
1.2 语篇分析产生的基础 5
1.3 语篇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
1.4 俄罗斯语篇分析的历史和现状 12
1.5 西方语篇分析的历史和现状 14
1.6 语篇分析在中国的发展 18
1.7 语篇分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9
第二章 语篇的概念 21
2.1 关于语篇 21
2.2 广义语篇和狭义语篇 25
2.3 语篇的基本概念 29
2.4 词汇、语法、语篇 37
2.5 语言、言语、语篇 40
第三章 语篇的属性和范畴 47
3.1 语篇范畴概述 47
3.2 韩礼德对语篇的认识 50
3.3 博格兰德和德莱斯勒对语篇的认识 52
3.4 加利别林对语篇的认识 60
3.5 其他学者对语篇的认识 64
3.6 语篇的体系性 76
第四章 信息性 79
4.1 信息性概述 79
4.2 内容事实信息 80
4.3 思想理念信息 82
4.4 联想附加信息 85
4.5 对信息性的两种解读 87
第五章 情态性 89
5.1 句子的情态性 89
5.2 语篇的情态性 91
5.3 韩礼德对情态性的理解 93
5.4 加利别林的语篇情态性 95
5.5 客观情态性和主观情态性 101
5.6 情态性的表现手法 104
5.7 公文语篇的情态性 109
5.8 口语语篇的情态性 113
5.9 政论语体的情态性 115
5.10 文学语篇的情态性 126
5.11 语篇作者的语言个性和作者形象 131
第六章 衔接与连贯 136
6.1 衔接和连贯概述 136
6.2 莫斯卡利斯卡娅的连贯观 141
6.3 语篇中的连接手段 142
6.4 欧美学者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 144
6.5 衔接 145
6.6 连贯 149
第七章 时间与空间 155
7.1 时空连续体 155
7.2 现实时间、概念时间、文学时间 160
7.3 语篇的空间范畴 168
7.4 文学时间的表达方法 170
7.5 空间连续体的表现手段 172
第八章 语篇的单位 177
8.1 语篇单位概述 177
8.2 章节的划分 179
8.3 语篇的言语类型 183
第九章 语义独立片断 192
9.1 语义独立片段概述 192
9.2 语义独立片段的表现形式 193
9.3 语义独立片段的功能 198
9.4 语义独立片段的布局功能 204
第十章 回眸与前瞻 208
10.1 回眸与前瞻概述 208
10.2 回眸的类别和表现手法 209
10.3 回眸的作用和功能 212
10.4 前瞻及其表现形式 215
10.5 回眸与前瞻的呼应 218
第十一章 完整性 221
11.1 完整性概述 221
11.2 语篇的完结 224
11.3 语篇整合的概念 227
11.4 文学语篇的开头 231
11.5 科学语篇的前言 232
11.6 童话的结构 238
第十二章 实义切分 241
12.1 实义切分概述 241
12.2 实义切分的手段 247
12.3 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251
12.4 主位和述位 257
12.5 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 261
12.6 切分句和不可切分句 264
12.7 句子的实义切分类型 267
12.8 实义切分聚合体 271
第十三章 句子间的意义关系 290
13.1 句组概述 290
13.2 并列关系 291
13.3 承接关系 293
13.4 递进关系 294
13.5 转折关系 295
13.6 总分关系 297
13.7 说明关系 297
13.8 因果关系 298
第十四章 句际连接手段 300
14.1 句际连接手段概述 300
14.2 词语重复的类别 306
14.3 代词照应 312
14.4 同义词替代 318
14.5 省略 327
14.6 俄汉省略对比 337
14.7 “他”和“他”的回指 341
14.8 同义词的功能 352
14.9 俄汉语篇衔接对比 358
第十五章 超句统一体 379
15.1 超句统一体概述 379
15.2 超句统一体的类型 384
15.3 超句统一体的划界 393
15.4 超句统一体和段落 400
15.5 超句统一体的实义切分 403
参考文献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