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土地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泰主编;廊坊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0974111
  • 页数:600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9

先秦两汉时期 9

三国至南北朝 9

隋唐五代时期 10

宋辽金元时期 11

明代时期 12

清代时期 13

中华民国时期 15

新中国成立后 18

第一章 土地环境 49

第一节 土地自然环境 49

一 地质地矿地貌 49

二 土壤类型分布 51

三 河流及地下水 53

四 气候环境条件 55

五 植被类型分布 56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57

一 地理位置四邻 57

二 建置历史沿革 59

三 土地版图变 65

四 区划人口现状 67

五 国民经济概况 71

六 人口土地关系 71

第二章 土地资源 77

第一节 土地资源总量 77

一 土地概查结果 77

二 土地详查结果 78

第二节 农业用地资源 79

一 耕地资源利用 79

三 土地面积现状 79

二 园地资源数量 93

三 林地资源数量 95

四 牧草地资源 96

第三节 建设用地资源 98

一 居民点及工矿 98

二 交通用地资源 112

第四节 水域用地资源 115

一 概查水域面积 115

二 详查水域数量 115

一 土地概查面积 119

二 土地详查数量 119

三 水域占地现状 119

第五节 后备土地资源 119

三 未利用地现状 120

四 后备资源数量 122

第六节 市规划区土地 122

一 土地资源数量 122

二 开发区之土地 125

二 奴隶社会时期 135

一 三国以前时期 135

第二节 封建所有制度 135

一 氏族公社时期 135

第一节 土地共有制度 135

第三章 土地所有制度 135

二 晋至清代时期 136

三 中华民国时期 140

第三节 农民所有制度 140

一 减租减息运动 140

二 土地改革运动 141

三 互助组初级社 148

第四节 土地公有制度 154

一 集体所有土地 154

二 国家所有土地 160

一 农用国有土地 163

第四章 土地使用制度 163

第一节 国有地使用制 163

二 城镇非农用地 165

第二节 私有土地使用制 166

一 清代以前时期 166

二 中华民国时期 166

三 土改至初级社 168

第三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 169

一 高级社时期 169

二 人民公社时期 169

三 改革开放时期 174

一 宅地有偿使用 180

第四节 使用制度改革 180

二 出让转让抵押 181

第五章 地价地税收费 183

第一节 所有权价格 183

一 土地买卖价格 183

二 土地征用价格 188

三 土地出让价格 189

四 土地转让价格 191

第二节 使用权价格 196

一 农用租佃价格 196

二 城区租赁价格 198

三 土地抵押价格 199

一 定级估价概况 200

第三节 土地定级估价 200

二 成果验收鉴定 201

三 市区地价修定 202

四 土地估价实绩 207

第四节 土地赋税征收 208

一 农村土地赋税 208

二 城镇土地税收 211

一 宅基地使用费 215

二 乡企用地收费 215

第五节 土地收费情况 215

三 土地使用费 216

四 土地级差地租 220

五 南水北调费 220

六 土地登记费 222

第六章 地籍管理 225

第一节 农村土地调查 225

一 土地清丈查田 225

二 土壤调查普查 226

三 境内土地概查 226

四 利用现状调查 227

五 土地变更调查 234

一 调查组织实施 242

第二节 村庄地籍调查 242

二 调查过程成果 243

三 地籍调查结果 245

四 调查结果比较 251

五 地籍调查质量 252

第三节 城镇地籍调查 252

一 桐柏试点调查 252

二 万庄矿区调查 258

三 市域调查综述 263

一 市区土地环境 270

第四节 市区地籍调查 270

二 调查工作过程 271

三 地籍调查成果 275

四 主要工作特点 277

五 成果验收鉴定 278

六 组织领导情况 280

第五节 土地登记制度 282

一 农村土地登记 282

二 城镇土地登记 287

二 土地统计结果 291

一 土地统计概况 291

第六节 土地统计制度 291

第七章 建设用地管理 299

第一节 国家用地管理 299

一 征用土地管理 299

二 征地前后管理 316

三 特殊情况管理 318

四 使用权的管理 319

第二节 乡镇用地管理 321

一 用地中的问题 321

二 基本管理方法 322

三 用地审查内容 323

四 公益事业用地 324

五 专业户用地 324

第三节 宅基地的管理 325

一 建土地局之前 325

二 土地局建立后 326

第四节 定额计划管理 328

一 定额用地管理 328

二 计划用地管理 330

二 高级社时规划 331

一 建国初期规划 331

第八章 土地规划 331

第一节 农村土地规划 331

三 人民公社规划 332

四 区域种植规划 334

第二节 首次总体规划 337

一 总体规划基础 337

二 指导思想原则 338

三 规划目标方向 339

四 实施对策措施 342

一 简要过程成果 343

二 规划报告摘录 343

第三节 重编总体规划 343

三 规划说明摘录 358

四 专题研究简述 360

第四节 县、乡总体规划 369

一 县级总体规划 369

二 乡级总体规划 374

第五节 城镇村规划 375

一 廊坊市区规划 375

二 县城土地规划 377

三 乡镇用地规划 378

四 规划实施情况 378

一 清前土地开发 379

第九章 土地开发复垦 379

第一节 土地开发综述 379

二 民国土地开发 380

三 建国后的开发 381

第二节 土地开发分述 382

一 沙荒地的开发 382

二 盐碱荒地开发 385

三 山区土地开发 386

四 闲散荒地开发 387

五 农村庭院开发 388

第三节 土地复垦利用 390

一 窑厂弃地复垦 391

二 矿山用地复垦 392

三 坟墓占地复垦 392

四 废弃地的复垦 392

第十章 土地保护 395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 395

一 首次划保护区 395

二 编制保护规划 397

第二节 山区水土保持 401

一 造林绿化工程 401

二 小流域综合治理 402

一 土地灾害情况 403

第三节 土地灾害防治 403

二 防治沥涝灾害 405

三 抵御旱灾情况 407

四 风沙灾害防治 409

第四节 文物用地保护 411

一 文物占地情况 411

二 用地保护措施 411

第十一章 土地监察 413

第一节 监察工作内容 414

一 非农用地清查 414

二 执法情况抽查 422

三 清理隐形市场 423

四 “三无”乡镇建设 424

五 实行“两错”追究 425

第二节 土地监察队伍 425

一 队伍建立发展 426

二 公法配合办案 428

第三节 违法案件处罚 429

一 案件管辖范围 429

二 行政处罚形式 430

三 发生处理情况 431

二 土地行政诉讼 436

第四节 行政复议诉讼 436

一 土地行政复议 436

第五节 土地纠纷调处 439

一 调处原则环节 439

二 典型案例记述 440

三 纠纷调处结果 442

第十二章 科技 宣传 教育 445

第一节 土地科技成果 445

一 土地图件成果 445

二 土地科技著述 448

三 科技成果奖励 448

一 县级土地详查 455

第二节 土地技术方法 455

二 详查市级汇总 456

三 土地变更调查 457

四 村庄调查技术 458

五 桐柏地籍调查 458

六 石油矿区调查 459

七 市区调查技术 460

第三节 地籍信息系统 464

一 研建工作概况 464

二 主要科研成果 464

四 系统内容特点 466

三 研建工作过程 466

五 科研成果鉴定 469

六 成果应用情况 470

第四节 土地学会情况 471

一 成立发展情况 471

二 学会活动综述 473

第五节 土地法规宣传 475

一 “土地日”宣传 476

二 社科咨询宣传 478

三 印发文件材料 478

六 培训乡村干部 479

四 新闻媒体宣传 479

五 邀请领导报告 479

七 法律知识竞赛 480

第六节 土地法规教育 480

一 基本知识教育 480

二 国土观念教育 480

三 广播电视教育 481

四 学历专业教育 481

五 短期业务教育 481

二 不同年度立卷 483

一 征地档案总况 483

第十三章 土地档案管理 483

第一节 馆藏征地档案 483

第二节 市土地局档案 493

一 不同类型归档 493

二 不同年度归档 494

三 档案编沿材料 496

第三节 档案检索方法 496

一 卡片检索方法 496

二 微机检索方法 497

一 归档准备阶段 498

第四节 档案整理过程 498

四 文号检索方法 498

三 案卷检索方法 498

二 拟定分类阶段 499

三 分类归档阶段 499

四 上等升级阶段 500

五 应用报奖阶段 500

第五节 市局档案升级 500

一 晋升为省三级 500

二 晋升为省二级 501

三 晋升为省一级 502

一 综合类的划分 504

第六节 档案分类系统 504

二 财会类的划分 505

三 业务类的划分 506

四 声相类的划分 506

五 详查档案分类 507

第七节 归档技术方法 510

一 立卷标准方法 510

二 应用微机技术 510

三 收集资料方法 510

六 装具选择方法 511

五 归档操作方法 511

四 分类编目方法 511

七 分类目录编法 512

第八节 档案成果应用 512

一 撰写编研成果 512

二 调处土地纠纷 513

三 查处违法占地 513

四 用于解决信访 514

五 用于评聘职称 514

六 服务征占用地 514

七 查权源促调整 514

八 用于编制规划 515

第十四章 土地管理机构 517

第一节 设非专门机构 518

一 建国初期设置 518

二 财政民政分管 518

三 民政部门管地 519

四 建(计)委民政分管 519

五 城建农业分管 519

第二节 地级机构设置 520

一 管理机构沿革 520

二 主要工作职责 521

三 领导人员情况 526

四 干部职工情况 527

第三节 县乡机构设置 528

一 县级管理机构 528

二 乡级管理机构 529

三 干部职工人数 530

第十五章 土地人物 531

第一节 市局先进个人 531

一 获省部级奖励 531

二 获地市级奖励 532

一 获省部级奖励 535

第二节 获科技奖人员 535

二 获地市级奖励 537

第三节 技术职称人员 540

第四节 县局获奖人员 541

一 先进个人奖励 541

二 科技获奖人员 543

附录 553

一 文件辑存 553

《关于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规坚决搞好非农业用地清查工作的报告》 553

《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处理土地行政案件暂行办法》 558

《关于当前土地执法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561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和疏理市区之间权益关系的通知 564

廊坊市土地局关于清理整顿城镇土地市场、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 565

廊坊市城镇土地市场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通告 568

《廊坊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569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规划区实行建设用地“五统一”制度的通知 576

《廊坊市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暂行规定》 578

二 廊坊市土地局获市级奖励 580

三 1996年底市土地局干部职工 581

志补 583

后记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