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烈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561733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框架与模式选择等。

导论 1

0.1 市场经济实践的发生与发展 1

0.1.1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1

0.1.2 第一次产业革命促进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

0.1.3 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4

0.1.4 第三次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战后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 7

0.1.5 第四次产业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 9

0.1.6 市场经济在一系列原社会主义国家中实施 10

0.2 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2

0.2.1 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 13

0.2.2 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5

0.2.3 市场经济理论的全面发展 20

第1章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25

1.1 市场经济的含义与性质 25

1.1.1 市场与市场经济 25

1.1.2 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属性 27

1.2.1 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相比较 29

1.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9

1.2.2 与商品经济相比较 32

1.2.3 与市场调节相比较 34

1.3 市场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35

1.3.1 市场经济的功能 35

1.3.2 市场经济的作用 40

1.3.3 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失灵 42

2.1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前提 46

2.1.1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 46

第2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46

2.1.2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 49

2.1.3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5

2.1.4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践标准 58

2.2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64

2.2.1 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出路 64

2.2.2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71

2.2.3 抛弃对市场经济的偏见 73

2.3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可行性 80

2.3.1 计划与市场 80

2.3.2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 91

2.3.3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 98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04

3.1 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商品货币的认识 104

3.2 马列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市场经济观 107

3.2.1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商品货币思想 107

3.2.2 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与市场经济的认识 109

3.3 传统的超越阶段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 111

3.3.1 商品货币理论的斯大林范式 111

3.3.2 毛泽东的超越阶段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观 114

3.4 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理论 117

3.4.1 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117

3.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理论 120

3.4.3 苏联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 123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5

3.5.1 经典作家的观点和论述 127

3.5.2 党和政府在市场化改革中的认识与决策 132

3.5.3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 140

4.1.1 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栽体 148

4.1 市场经济框架 148

第4章 中国市场经济框架与模式选择 148

4.1.2 市场制度、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 150

4.1.3 国家、市场与企业 153

4.2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156

4.2.1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156

4.2.2 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起点 165

4.2.3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168

4.3 市场经济模式选择 172

4.3.1 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的主要类型 173

4.3.2 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比较与借鉴 176

4.3.3 从国情出发进行模式创造 184

第5章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186

5.1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分析 186

5.1.1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证分析 186

5.1.2 “体制外改革”与“增量改革” 191

5.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分析 199

5.2 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比较分析 201

5.2.1 中国市场化与俄罗斯市场化的比较 201

5.2.2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与过渡模式 208

5.2.3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认识偏位的理论分析 212

5.3 双轨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219

5.3.1 转轨的路径选择 219

5.3.2 突出重点和攻克难点 221

5.3.3 规避改革的风险 225

第6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 228

6.1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与公有制主体地位 228

6.1.1 公有制经济结构与调整 228

6.1.2 民营经济结构与发展 235

6.1.3 中国私有化问题 237

6.2 国有制产权制度及其配置 243

6.2.1 产权理论与产权配置 243

6.2.2 国有制的产权关联 250

6.2.3 国有制改革中的产权配置 254

6.3 我国市场经济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式 257

6.3.1 社会混合所有制 257

6.3.2 企业内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 260

6.3.3 企业内剩余混合所有制 262

6.3.4 企业内所有者与经营者混合所有制 264

6.3.5 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高度统一的混合所有制 267

第7章 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270

7.1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新思考 270

7.1.1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体移位 270

7.1.2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客体错位 272

7.1.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偏位 274

7.2.1 股份制的产权构架 276

7.2 股份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276

7.2.2 股份制与政企分开 286

7.2.3 股份制与产权明晰 291

7.3 微观基础重构的关键是政企分开 293

7.3.1 行政关系上的政企分开 294

7.3.2 社会关系上的政企分开 299

7.3.3 产权关系上的政企分开 303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客体 308

8.1 市场流通的内容 308

8.1.1 商品市场 308

8.1.2 要素市场 309

8.1.3 知识产品市场 313

8.1.4 综合性商品市场 316

8.2 市场流通的形式 318

8.2.1 商流 318

8.2.2 物流 320

8.2.3 信息流 322

8.2.4 货币流 323

8.3.1 实值商品市场与虚拟商品市场 324

8.3 市场流通的类型 324

8.3.2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327

8.3.3 地上市场与地下市场 331

8.3.4 传统市场与网络市场 333

第9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337

9.1 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 337

9.1.1 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力 337

9.1.2 市场经济中的流通关系 342

9.2 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度 343

9.2.1 市场运行秩序 343

9.2.2 市场运行规则 351

9.2.3 市场运行制度 353

9.3 市场经济的运行状态 356

9.3.1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 356

9.3.2 市场经济中的均衡与非均衡 366

9.3.3 市场经济中的波动与周期 372

第10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 376

1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形式 376

10.1.1 政府调节 376

10.1.2 市场调节 381

10.1.3 第三种调节 382

10.2 不同调节方式与不同条件下的调节 384

10.2.1 三种不同调节方式的比较 384

10.2.2 不同条件下的市场调节 386

10.2.3 不同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388

10.3 市场经济中政府调节的建设与完善 393

10.3.1 政府失灵 393

10.3.2 改革与完善政府调节 396

10.3.3 实行配套改革,创造政府调节的环境条件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