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说起 1
第一章: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价值之维 5
一、物质生产——对象化的价值 5
二、婚姻·家庭——爱与人的尊严 11
三、认知活动的价值内蕴 20
四、宗教信仰与终极眷注 24
五、艺术活动与审美向度 38
第二章:嬗变中的人类价值思想 52
一、人类童年时代的价值祈向 52
二、西方价值思想的沿革 64
三、中国价值思想的演变 83
第三章:马克思的价值诉求 98
一、从卢梭、康德到马克思 98
二、“幸福的人”与“高尚的人” 107
三、对“享乐空话”与“虚假崇高”的批判 112
四、劳动异化——人的自我异化 118
五、异化扬弃——人的复归 123
第四章:人类双重价值追求的存在论基础 128
一、存在者的“缺”与“限” 128
二、人的存在的“在缺”与“在限” 133
三、人的“圆缺需要”与“超限需要” 139
四、“圆缺价值”与“超限价值” 142
第五章:幸福与崇高:从现实到终极 145
一、作为价值祈向的幸福与崇高 146
二、作为存在状态的幸福与崇高 150
三、作为主观体验的幸福与崇高 156
四、作为存在过程的幸福与崇高 160
第六章:双重价值追求的结构与层次 163
一、幸福与崇高的要素 163
二、双重价值追求的两种结构 172
三、双重价值追求的层次区分 176
第七章:双重价值祈向的形成与遮蔽 180
一、价值祈向在儿童行为中的发生学意义 180
二、双重价值祈向的形成 187
三、双重价值祈向的遮蔽 191
第八章:人类双重价值追求的实现 193
一、对问题的两种解答 193
二、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的尊严 198
三、共同优裕的生活境遇 201
四、主体地位的普遍承认 203
五、健全的大众教育 211
六、正当的国家目的与职能 227
第九章:人的现代境遇与双重价值追求 239
一、“经验思维”——“形而上者”的遗忘 240
二、“智能生产”的现代困惑 243
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 246
四、“参与政治”的影响 249
五、“自我文化”——价值天秤的一种倾斜 251
第十章:当代幸福追求 255
一、自由的与幸福的 255
二、不断创造中的幸福 262
三、实现生命与享受生命 275
四、建构和谐 297
第十一章:当代崇高追求 308
一、逼近至上的客观真理 308
二、未可轻置的“至善”向往 326
三、社会理想的践履 343
四、高尚德性——崇高价值的重心所在 361
跋 382
后记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