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营运指导全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3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东江主编;国家体改委生产体制司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1742189
  • 页数:124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资本营运理论概述 3

第一篇 资本营运一般理论 3

第一章 资本营运导论 3

第一节 资本营运的内涵及其意义 3

一、资本营运的内涵与特点 3

二、重新认识资本范畴 5

三、资本营运与生产经营的区别及由生产经营转向资本营运的意义 7

四、资本营运的基本原则 9

第二节 资本营运的内容 9

一、实业资本营运 10

二、产权资本营运 11

三、无形资本营运 14

四、金融资本营运 16

第二章 西方的资本理论及其流派 20

第一节 西方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 20

一、西方资本理论的起源 20

二、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21

三、现代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24

四、西方资本理论发展的特点 26

第二节 西方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 28

一、新古典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 28

二、两次大战之间西方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 37

三、当代西方资本理论 39

第二章 马克思的资本和资本营运理论 48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营运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8

一、马克思资本及资本营运理论概要 48

二、马克思资本营运理论的一些重要特点 48

第二节 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 49

一、资本集中的原因 49

二、资本集中的机制 50

三、资本集中的趋势 52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理论 53

第四节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53

第五节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54

第六节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56

第四章 西方学者关于资本营运的主要理论 57

第一节 西方学者关于企业兼并的理论 57

一、兼并价值赞成论 57

二、兼并价值怀疑论 61

三、公司分立的理论 64

第二节 西方学者关于企业收购的理论 66

一、效率理论 66

二、讯息信号假说 67

三、代理问题与管理者主义 68

六、赋税考虑 69

七、财富重分配理论 69

五、市场力假说 69

四、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69

第三节 西方学者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 71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71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71

三、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72

四、交易费用与企业兼并的关系 72

第四节 西方学者的投资理论 74

一、投资组合理论 74

二、资本市场理论 75

三、期权定价理论与市场有效性理论 76

第一节 美国历史上的四次企业兼并浪潮 77

第一章 美国的企业兼并浪潮 77

第二篇 世界性的资本营运浪潮:以企业兼并为例 77

第二节 美国企业兼并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81

一、美国企业兼并的现状与特征 81

二、美国企业兼并的动因 83

三、企业并购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85

第二章 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兼并浪潮 87

第一节 英国的企业兼并浪潮 87

第二节 西欧一些国家的企业兼并浪潮 90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兼并浪潮 91

第四节 世界最新的企业兼并浪潮 9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施资本营运的基础 96

第一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6

第一章 资本营运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96

第三篇 资本营运与搞好国有经济 96

二、资本营运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 97

第二节 开展资本营运将会极大的推动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 98

一、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实现产权明晰化 99

二、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促进产权流动 99

三、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发展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100

第二章 开展资本营运是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利器 103

第一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103

一、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03

二、开展资本营运可以有效地盘活存量资产 105

一、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严重 107

第二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07

二、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制约国有资产的流失 109

第三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110

一、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110

二、开展资本营运是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112

第三章 开展资本营运是搞活国有企业的良方 112

第一节 开展资本营运能够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112

第二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调整企业规模结构 115

第三节 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 117

一、企业家的特征与作用 118

二、开展资本营运有利于提高我国现有企业家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120

一、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26

第一节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客观必然性 126

二、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国有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126

第四篇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建立与运作 126

第一章 国有控股公司的建立与运作 126

三、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企业通过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128

四、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129

五、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优化国有资产组合的必然选择 130

第二节 国有控股公司的内涵和特点 131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内涵 131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特点 132

第三节 国有控股公司的分类和功能 133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分类 133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功能 138

一、国有控股公司享有的股东权利 141

第四节 国有控股公司的运作 141

二、国有控股公司承担的责任 142

三、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 144

第二章 国有资产公司的建立与运行 146

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内涵 146

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义 146

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属性 146

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本质特征 147

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对象 148

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目标 148

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外部关系的基本框架 149

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关系 149

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外部的关系 149

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资产实体占有企业的关系 150

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151

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银行的关系 152

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之间的关系 152

第三节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和运作 153

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股份的来源及运用 153

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运作 155

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收益分配 158

第三章 国有投资公司的建立与运作 161

第一节 一般投资公司的建立和运作 161

一、投资公司的性质与特征 161

三、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 162

二、投资公司的规章制度 162

四、投资公司的组织与管理 163

五、投资公司股份的分配和偿还 164

六、投资公司的投资政策 164

第二节 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建立与运作 164

一、没有实际到位的国有投资公司 164

二、国有投资公司的规范和重组 165

第四章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的建立与运作 168

第一节 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的内涵和由来 168

第二节 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70

一、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的必要性 170

二、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的可行性 170

一、授权资本营运的企业集团的建立 171

第三节 授权资本营运的企业集团的建立和运作 171

二、授权资本营运的企业集团的运作 174

第四节 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78

一、企业集团的规模问题 178

二、企业集团授权资本营运与中央组建行业性国有控有股公司、 地方建立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关系问题 181

第五章 股份公司的建立与运作 183

第一节 股份公司对开展资本营运的作用 183

一、股份公司对开展资本营运的一般作用 183

二、股份公司对开展国有资本营运的作用 186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运作 191

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条件与原则 191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中国有股权的管理 192

一、政府双重职能分离的必要性 197

第六章 国有资本营运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197

第一节 政府双重职能分离是实施国有资本营运的必要前提 197

二、政府双重职能分离的内容 199

三、政府双重职能分离的具体形式 200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翻牌公司” 202

第五篇 完善开展资本营运所需要的经济、法律环境 208

第一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体系 208

一、市场经济是企业资本营运的体制环境 208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与功能 2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特征 215

四、建立和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 221

一、产权的涵义与产权的主、客体 230

第一节 产权交易市场概述 230

第二章 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230

二、产权交易的内容、功能与条件 236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性质、特征与功能 240

第二节 我国产权交易的兴起与发展 242

一、我国产权交易的萌生与成长 243

二、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247

三、我国产权交易中所存在的问题 250

第三节 积极完善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253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253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组织与管理 258

四、建立规范化产权交易体系的若干建议 261

三、建立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 261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组织 263

一、一级市场 263

二、二级市场 266

三、三级和四级市场 270

第五节 资本市场的管理 271

一、资本市场管理的必要性 272

二、资本市场管理的具体办法 273

第六节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76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276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278

三、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对策 280

一、资本市场的一般特性及货币市场的联系、区别 283

第三章 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283

第一节 资本市场概述 283

二、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85

三、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特点 286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289

一、投资工具(Ⅰ):债券 289

二、投资工具(Ⅱ):股票 294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本营运的法律法规体系 297

第一节 我国有关资本营运的法律法规 297

一、关于企业制度的立法 297

二、关于规范企业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 300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产权交易中的法律 301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有关企业资本工营运法律 301

二、国有法人股流通的问题 303

三、国有控股公司的问题 304

四、国有企业债务问题 305

五、发展经纪业和经纪人的问题 306

六、无形资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 307

七、对外贸易中的法律问题 310

第五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 313

第一节 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3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313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产权制度 316

三、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319

一、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实施步骤 333

第二节 对国有企业公司改造的步骤与基本程序 333

二、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具体办法 334

三、设立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程序 335

第二部分 资本营运的具体途径与运作方式 341

第一篇 企业兼并 341

第一章 兼并: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341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内涵与性质 341

一、企业兼并的内涵 341

二、企业兼并的性质 343

第二节 企业兼并的积极作用 344

一、兼并能够有效地消除企业亏损 344

二、兼并有利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345

三、兼并有利于企业集团的形成、壮大 348

第三节 我国企业兼并的产生与发展 351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产生和动因 351

二、我国企业兼并的现状 353

第四节 我国企业兼并的发展趋势 361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发展趋势 361

二、我国企业兼并市场的形成 363

第二章 企业兼并的原则、方式与条件 365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原则及方式 365

一、企业兼并的原则 365

二、企业兼并的方式 368

一、兼并主体与兼并客体的区分 372

第二节 企业兼并的内、外部条件 372

二、企业兼并的前提条件 373

三、兼并方与被兼并方的条件 374

四、企业兼并的外部条件 377

五、发挥政府和银行在企业兼并中的作用 382

六、建立完备的企业兼并的法律环境 393

第三章 企业兼并的操作程序与运作方式 400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操作程序 400

一、企业兼并的一般程序 400

二、股份公司兼并的操作程序 400

第二节 企业兼并的可行性研究与目标选择 405

一、企业兼并的可行性研究 405

二、企业兼并的目标选择 409

第三节 企业兼并的资产评估与收受条件 411

一、企业兼并的资产评估 411

二、企业兼并的收受条件 416

第四章 企业兼并的交易价格和资金来源 421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交易价格 421

一、正确确定企业兼并交易价格的前提条件 421

二、影响企业兼并交易价格的因素 422

三、企业兼并交易价格的确定 423

第二节 企业兼并的资金来源 427

一、企业自有资金 427

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 427

五、银行贷款 428

三、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到的资金 428

四、企业内部集资 428

第五章 兼并实现后的整体融合 429

第一节 兼并实现后的整体融合的原则与内容 429

一、整体融合的必要性 429

二、整体融合的原则 430

三、整体融合的内容 431

第二节 兼并实现后整体融合过程中的资产处理 432

一、资产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432

二、有形资产处置 433

三、无形资产处置 434

一、做好被兼并企业员工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436

第三节 兼并实现后整体融合过程中的职工管理 436

二、被兼并企业职工的岗位安排 437

三、被兼并企业职工工资的处理 438

四、兼并后的人员管理问题 439

第四节 兼并实现后整体融合过程中的机构调整 440

一、机构调整的目标要求 440

二、机构调整所遵循的原则 441

三、机构调整的内容 441

第二篇 企业收购 442

第一章 收购: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方式 442

第一节 企业收购的涵义与性质 442

一、企业收购的涵义与性质 443

二、收购和合并,兼并的关系 444

第二节 收购在中国的兴起、发展与作用 445

一、企业收购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与发展 445

二、收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449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程序 450

四、非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程序 455

第二章 企业收购的目标选择与收购方式 458

第一节 企业的收购动机及目标企业的出售动机 458

一、企业的收购动机 458

二、目标公司出售的动机 461

一、企业收购对象的寻找 462

第二节 企业收购对象的寻找与选择 462

二、企业收购对象的寻找方式 463

三、企业收购对象的选择 464

第三节 企业收购的基本方式 468

一、公开收购 468

二、杠杆收购 472

第四节 企业收购的操作程序 475

一、收购的必要准备工作 475

二、收购中的议价 480

三、收购契约的签订 482

四、收购后的付款方式 485

第一节 企业收购的策略 489

一、主要收购策略简介 489

第三章 企业收购的策略与技巧 489

二、公开收购的策略 493

三、杠杆收购的策略 493

第二节 企业收购融资及财务规划 496

一、企业收购融资 496

二、采用杠杆收购时的财务规划 502

第三节 企业收购运作中的技巧 505

一、公开技巧 505

二、谈判技巧 506

三、投标技巧 509

四、收购后付款技巧 510

一、委托书 513

第四章 企业收购中的法律问题 513

第一节 企业收购涉及的法律问题 513

二、收购要约 514

三、内幕交易 514

第二节 国外和香港地区对企业收购的法律规定 515

一、美国对公司收购的法律规定 515

二、英国对企业收购的法律规定 520

三、香港地区对企业收购的法律规定 520

第三节 公司收购中的法律实务 523

一、善意收购上市公司中的法律实务 524

二、敌意收购活动中的股东表决权争夺战 525

第一节 企业的敌意收购与反收购 527

一、公开收购要约 527

第五章 企业的反收购及其策略 527

二、一次典型的反收购 528

第二节 企业反收购的法律策略 529

一、诉诸反托拉斯法 529

二、诉诸证券交易法 530

第三节 企业反收购的管理策略 531

一、修改公司章程:防患于未然 531

二、环形持股:稳定持股结构 532

三、白衣骑士:抬升公司股价 532

四、帕克曼式防御:以攻为守 534

五、毒药丸子:焦土策略 534

二、股份回购 535

三、员工持股计划 535

第四节 反购并的股票交易策略 535

一、帕克曼式防御 535

四、管理层收购 536

五、财产锁定 536

六、死亡换股 536

第三篇 企业的资产重组 538

第一章 资产重组是企业资产营运的重要方式 538

第一节 企业重组与资产重组的内涵 538

一、企业重组的内涵 538

第二节 资产重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39

一、资产重组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539

二、资产重组的内涵 539

二、资产重组是企业重组的核心内容 541

第三节 企业资产重组的申请裁定与执行机构 541

一、企业资产重组的申请 541

二、企业资产重组的裁定 542

三、企业资产重组执行机构 544

第四节 企业资产重组的经济理论依据 545

一、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涵义 545

二、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分析方法 552

三、现金流动分析法(即偿债能力分析法) 554

第一节 国有资产重组的两种方式 555

一、资产重组中的非市场交易性产权整合 555

第二章 资产重组操作实务 555

二、资产重组中的市场性产权交易 557

第二节 资产重组过程中的增量问题 558

一、资产重组所需要的增量的具体数额 558

二、集聚增量的途径及方法 559

三、如何有效使用增量资金 559

第三节 资产重组过程中的剥离费用问题 560

一、资产重组中原有债务的剥离 560

二、资产重组中富余与退休人员的剥离 561

三、资产重组中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 561

第四节 国有资产重组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561

一、国有资产重组中的障碍 561

二、消除企业资产重组中的障碍的对策 563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 564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重组 564

第三章 不同形态资产的重组方式 564

二、经营性固定资产的重组 565

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重组 566

四、其他固定资产的重组 567

第二节 长期投资的重组 567

一、股权投资的分类和核算 567

二、子公司的分类与重组 567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重组 568

一、专利权的重组 568

二、商标权的重组 568

三、土地使用权的重组 569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负债情况及其原因 570

一、国有经济过度负债的现实情况 570

第一章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570

第四篇 企业的债务重组 570

二、国有经济过度负债的成因分析 571

第二节 解决国有经济过度负债问题的基本思路 571

第三节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内容与模式 572

一、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主要内容 572

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模式 573

第二章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几种方案 574

第一节 方案一:债务股本化 574

一、债务股本化的基本思路 574

二、债务股本化的具体步骤 574

一、建立企业银行重建基金:推动企业债务重组 578

第二节 方案二:建立企业银行重建基金 578

二、推动银行重建基金的建立:银行的重组和重新注资 579

三、建立企业银行重建基金:加快企业的财务重组 584

第三节 方案三:动用国有存量资产解决企业不良债务 587

一、分阶段、分步骤解决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 587

二、动用国有存量资产解决企业不良债务的思路 588

三、对整个改革思路具体操作的说明 589

第五章 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债务重组 592

第一节 企业债务重组对培育资本市场所提出的要求 592

一、债务重组对资本市场的功能要求 592

二、债务重组对资本市场的特性要求 595

三、债务重组需要多元、开放、有序的资本市场 596

一、资本市场在债务重组中的作用 597

第二节 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债务重组 597

二、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债务重组的具体操作 599

第四章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企业负债过度的根源 602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及存在的问题 602

一、改革开放以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602

二、投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604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企业负债过重的目标模式与构想 607

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从增量上解决企业负债过重的总思路 607

二、关于建立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具体设想 609

一、横向经济联合的内涵 613

第一节 企业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613

第一章 企业联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613

第五篇 企业联合 613

二、横向经济联系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形式 614

三、横向经济联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615

第二节 企业联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618

一、横向经济联合与生产社会化 618

二、横向经济联合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实现形式 620

三、横向经济联合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基础 622

第二章 企业联合的形式与原则 624

第一节 企业联合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 624

一、企业联合的基本形式 624

二、生产科研联合体 626

三、企业联合形式的演变 627

第二节 发展企业联合的基本原则 631

一、自愿组合原则 632

二、经济效益原则 633

三、形式多样原则 634

四、循序渐进原则 634

五、民主管理原则 635

第三章 企业联合的操作方式 636

第一节 联合对象的选择与联合谈判 636

一、联合对象的选择 636

二、与联合对象的谈判 638

一、经济联合组织的依法登记 642

第二节 有关企业联合的法律规定 642

二、联合意向书的签订 643

三、联合体章程的制定与依法公证 644

四、经济联合合同的签订 646

五、经济联合合同的担保、鉴证与公证 647

第六篇 企业集团的组建 652

第一章 集团化:企业资本营运的重大战略措施 652

第一节 企业集团的内涵与特征 652

一、企业集团的内涵 652

二、企业集团的特征 654

一、国外企业集团的类型 657

第二节 企业集团的主要类型 657

二、我国企业集团的类型 658

三、我国各类企业集团的特点 661

第三节 集团化对企业开展资本营运的重大意义 665

一、集团化可以聚集资本营运所需的大量资金 665

二、集团化可以实行大规模经营 666

三、集团化可以实行多元化经营 666

四、集团化可以开展稳定的专业化协作 667

五、集团化可以迅速实现跨地区、跨区域和跨国经营 667

六、集团化可以大规模地利用国际资本 668

第二章 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669

第一节 企业集团产生的一般动因 669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669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670

第二节 国外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671

一、国外企业集团产生、发展历史的总体考察 671

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674

三、苏联、东欧国家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683

第三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686

一、我国企业集团产生、发展的经济动因 686

二、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689

三、我国企业集团的功能 693

第三章 适宜发展企业集团的领域及其类型 699

第一节 适宜发展企业集团的领域 699

一、适宜发展企业集团的领域的依据分析 699

二、适宜发展企业集团的领域 700

第二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主要类型 703

一、股份制企业集团 703

二、产品型企业集团 710

三、行业型企业集团 711

四、跨行业型企业集团 715

五、外向型企业集团 720

第四章 组建企业集团的操作方法 722

第一节 组建企业集团的原则与条件 722

一、组建企业集团的原则 722

二、组建企业集团的条件 724

第二节 企业集团的模式选择 727

第三节 企业集团的组建程序 728

一、组建企业集团的一般程序 729

二、组建企业集团的可行性研究 731

第四节 企业集团的章程 734

一、章程是企业集团的法宝文件 734

二、章程的主要内容 734

三、制订章程的原则 734

第五节 企业集团的内部组织关系 735

一、企业集团的层次结构与联结纽带 735

二、企业集团的领导体制 741

三、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744

四、企业集团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 746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内涵与形式 748

一、企业合并的内涵 748

第七篇 企业的合并与分立 748

第一章 企业的合并 748

二、企业合并的形式 749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动因与条件 750

一、企业合并的动因 750

二、企业合并的条件 751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程序与法律问题 752

一、企业合并的程序 752

二、企业合并的法律问题 752

第一节 企业剥离和分立的内涵与类型 754

一、企业剥离的内涵与类型 754

第二章 企业的剥离与分立 754

二、企业分立的内涵与类型 755

第二节 企业剥离与分立的动因 755

一、企业剥离的动因 755

二、企业分立的动因 757

第三节 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759

一、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 759

二、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 759

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几种模式 760

一、租赁的内涵 762

第一节 有关租赁的基本知识 762

第一章 租赁经营:盘活中小企业资本的有效途径 762

第八篇 企业的租赁经营 762

二、租赁的结构 765

三、融资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 771

四、节税租赁和销售式租赁 773

五、杠杆租赁和单一投资租赁 774

六、直接租赁、转租和回租 779

七、国内租赁、国际租赁和租赁的国际业务 781

第二节 租赁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785

一、租赁经营的含义 785

二、租赁经营的特征 786

第三节 租赁经营是对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的一项重大突破 787

一、租赁经营对传统租赁关系的突破 787

二、租赁经营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法律关系 788

三、租赁经营的法律特征 791

四、租赁经营与承包经营的区别 793

第四节 租赁经营对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794

一、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必然性 794

二、企业租赁的作用 796

第五节 租赁经营的原则,适用范围及实施步骤 798

一、租赁经营的原则 798

二、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的适应范围 799

三、国产资产租赁经营的形式 799

四、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的组织实施 800

第一节 租赁价格的确定 803

第二章 企业租赁经营的操作方法 803

一、租赁成本法 804

二、影子价格法 804

三、销售利润率法 806

四、奖金利润率法 807

五、基数租金法 808

六、招标租金法 809

第二节 承租者的选择与承租者收入的确定 809

一、企业租赁中承租者的确定 809

二、承租者收入的确定 816

第三节 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的担保制度及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816

一、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的担保制度 816

第四节 确保企业租赁经营成功的其他几项需要制度 818

一、保险制度 818

二、租赁经营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818

二、经营亏损警戒通告制度 819

三、经营亏损审计制度 820

第九篇 企业的资产拍卖 821

第一章 资产拍卖:盘活存置资产的一种有效方式 821

一、拍卖的涵义 821

二、拍卖的历史发展 823

三、拍卖的种类 828

四、拍卖的法律关系 831

第一节 企业拍卖的基本原则 850

一、企业拍卖实行招标原则 850

第二章 企业资产拍卖的操作方法 850

二、企业拍卖应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 851

三、被拍卖企业内部或行业系统内职工购买优先的原则。 851

四、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原则。 851

五、合理负担原则 851

第二节 企业拍卖的范围 851

第三节 企业拍卖机构 852

第四节 企业拍卖的方法步骤 852

一、资产评估 852

二、被拍卖企业产权价格的确定 853

第五节 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853

第六节 拍卖后原企业职工安排及待遇 854

一、破产拍卖的概念及特征 855

第七节 企业破产拍卖 855

二、破产拍卖的限制 856

第十篇 企业破产与清算 858

第一章 企业破产:资本营运中的一种现实选择 858

第一节 企业破产的内涵与破产的社会条件 858

一、企业破产的内涵 858

二、破产存在的社会条件 859

三、企业破产的社会条件 861

第二节 破产制度的基本职能与积极作用 861

一、破产制度的基本职能 861

二、企业破产机制的积极作用 863

一、破产法的产生与发展 865

第三节 企业破产的法律依据--破产法 865

二、破产法的职能和作用 868

三、破产法的基本内容与原理 869

第二章 中外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874

第一节 西方国家企业破产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874

一、古代西方破产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874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破产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876

三、现代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破产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878

第二节 中国企业破产制度的确立 879

一、中国企业破产制度的产生 879

二、中国企业破产立法 881

一、中国企业破产的基本情况 887

第三节 中国企业破产的现状及存在有问题 887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特点,作法与手段 892

三、企业破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对策 894

第三章 企业破产的条件、破产申请的提出与受理 897

第一节 企业破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897

一、破产能力 897

二、破产原因 899

第二节 企业矿产案件的管辖 905

一、破产案件的级别管辖 905

二、破产案件的地域管辖 906

三、破产案件的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 907

一、企业破产申请的提出 908

第三节 企业破产的申请 908

二、破产申请的方式与申请人的义务 909

第四节 企业破产申请的受理 910

一、破产申请的审查 910

二、破产申请的驳回与上诉 911

三、破产诉讼程序开始 912

四、破产案件受理的法律效果 913

五、破产保全 916

第四章 企业和解与重整 917

第一节 企业和解制度 917

一、和解的性质和意义 917

二、和解申请 918

三、和解申请的审查与议决 925

四、和解的成立和效果 928

第二节 企业重整制度 933

一、重整的性质和意义 933

二、重整申请 934

三、重整案件的受理与重整期间 936

四、重整机构 939

五、重整计划 941

第五章 企业破产中的债权问题与债权处理 945

第一节 企业破产中的债权问题 945

一、破产债权的内涵 945

二、破产债权的范围 947

三、破产债权的申报与核定 950

四、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 954

第二节 破产程序中的优先权 955

一、别除权 955

二、取回权 958

三、抵销权 960

四、撤销权(否认权) 964

第三节 债权处理中的债权人会议 966

一、债权人会议的性质及其人民法院、清算组的相互关系 966

二、债权人会议的组成 967

三、债权人会议召开 967

四、债权人会议的职权 968

第六章 企业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968

第一节 企业破产宣告的内涵与程序 968

一、破产宣告的内涵与种类 969

二、破产宣告的程序 971

第二节 企业破产宣告的效力及后事处理 972

一、企业破产宣告的效力 972

二、破产宣告后相应事项的处理 976

第三节 企业破产清算的管理与评算 977

一、破产清算人及其职责 977

二、企业破产财产接管管理 980

三、企业破产财产变价管理 984

第四节 破产财产分配 985

一、破产财产的种类 985

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986

三、破产债务 987

四、企业破产财产分配 989

五、关于几种特殊情况的分配 990

第五节 企业破产清算报表的编制 991

一、期中清算报表的编制 991

二、清算决算报表的编制 1000

第六节 企业破产清算审计 1000

一、破产清算审计概述 1000

二、清算期初审计 1002

三、清算过程审计 1003

四、破产责任审计 1005

第一节 破产救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006

第七章 破产救济与职工的重新就业 1006

第二节 破产救济的特点 1007

一、资本主义国家破产救济的特点 1007

二、我国破产救济的原则和特点 1008

第三节 破产救济的主要内容 1010

一、劳动债权的预先垫付 1010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1011

三、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 1011

四、破产企业职工待业救济的项目和范围 1013

五、破产企业和企业整顿期间离退休职工的待遇 1019

六、对劳动合同制企业待业职工救济的特殊规定 1021

一、破产企业失业职工重新就业的合法性 1023

第四节 破产企业职工的重新就业 1023

二、失业职工重新就业的主管机构 1024

三、待业职工重新就业的形式 1024

第八章 企业破产的预防与对策 1029

第一节 企业破产预防 1029

一、树立企业矿产的危机意识 1029

二、及时发现和排除企业破产的征兆 1029

三、企业破产预防 1031

第二节 企业破产对策 1031

一、早期消灭破产原因,避免破产申请 1031

二、力争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破产宣告 1032

第一节 股票的性质与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意义 1033

一、股票的性质与特点 1033

第一章 股份公司的股票发行 1033

第十一篇 企业的股票发行与上市 1033

二、股票的种类 1034

三、企业发行股票的意义 1037

第二节 股票发行的目的与方式 1038

一、股票发行的目的 1038

二、股票的印制 1039

三、股票的发行方式 1039

第三节 股票的发行市场与发行价格 1042

一、股票的发行市场 1042

二、股票的发行价格 1043

一、股票发行前的准备工作 1045

第四节 股票发行前的准备工作与发行程序 1045

二、股票发行的决策工作 1046

三、股票发行的一般程序 1048

第二章 股份公司股票的上市与交易 1050

第一节 股票上市的条件与审批 1050

一、股票上市的积极意义 1050

二、股票上市的条件 1050

三、股票上市的审批 1051

第二节 股票交易的方式与程序 1052

一、股票交易的方式 1052

二、股票交易的程序 1052

第三节 股票交易市场,证券商与证券交易所 1055

一、二级市场的构成 1055

二、证券商 1058

三、证券交易所 1060

第十二篇 企业的债券发行与转让 1070

第一章 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1070

第一节 企业债券及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及特点 1070

一、债券的性质与特点 1070

二、债券的种类 1074

三、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性质与特点 1080

第二节 企业发行债券的意义 1081

一、债券在经济中的作用 1081

二、债券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1084

三、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特殊意义 1085

一、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 1087

第一节 企业债券发行的条件及成本 1087

第二章 企业债券发行的操作方法 1087

二、企业发行债券的成本 1088

第二节 企业债券发行市场 1090

一、企业债券发行单位 1090

二、企业债券发行中介机构 1090

三、债券投资人 1091

第三节 企业债券的期限 1092

一、影响企业债券期限的客观因素 1092

二、企业债券基限的确定 1093

三、企业债券的偿还方式 1095

第四节 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 1095

一、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水平 1096

二、企业债券利息支付方式 1097

第五节 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税收和费用 1099

一、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 1099

二、企业债券利息的税收 1101

三、企业债券的发行费用 1102

第六节 企业债券的发行方式 1102

一、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 1102

二、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 1103

三、企业债券的偿还及换债 1105

第七节 我国对企业债券发行的有关规定 1109

一、企业债券发行的申报和审批制度 1109

二、企业债券发行的具体管理规定 1110

第三章 企业债券的转让 1113

一、企业债券转让的概念及其意义 1113

二、企业债券转让的组织形式 1114

三、企业债券转让价格的形成 1117

四、企业债券转让的操作技术 1120

第四章 可转换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程序与策略 1124

第一节 可转换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程序 1124

一、发行前的准备 1124

二、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文件的准备 1127

三、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承销与发行方式 1131

一、发行人的条件 1136

第二节 可转换企业债券发行的策略 1136

二、发行时机的选择 1140

三、转换价格与转换条件 1142

第五章 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流通与承兑 1146

第一节 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流通 1146

一、企业可转换债券流通的市场组织 1146

二、企业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制度 1147

三、企业可转换债券交易的工作程序 1149

第三节 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承兑 1149

四、投资人回售条件下偿还 1150

三、赎回条件下偿还 1150

二、提前偿还 1150

一、到期偿还 1150

第十三篇 企业的国际融资 1151

第一章 国际融资概述 1151

第一节 国际融资的性质与积极作用 1151

一、国际融资的性质 1151

二、国际融资的作用 1151

第二节 国际融资的类型与特点 1152

一、国际融资的类型 1152

二、国际融资的特点 1155

第三节 国际融资创新及其动因 1157

一、融资方式的创新 1157

二、融资工具的创新 1159

三、国际融资创新的动因 1160

第二章 国际融资方式(一):国际银团贷款 1161

第一节 国际银团贷款概述 1161

一、国际银团贷款的性质与基本形式 1161

二、国际银团贷款的基本要素 1165

三、国际银团贷款的担保 1168

第二节 国际银团贷款的操作程序 1172

一、国际银团的组织准备 1172

二、国际银团的组成 1181

三、国际银团贷款的管理 1188

一、国际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 1194

第一节 国际股权融资概述 1194

第三章 国际融资方式(二):国际股权融资 1194

二、我国公司国际股权融资的主要形式 1195

第二节 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的融资 1197

一、公司发行B股需具备的条件 1197

二、B股的发行程序 1199

第三节 境外直接上市融资 1205

一、我国企业境外直接上市?利弊分析 1205

二、境外上市融资与B股融资的区别 1207

三、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应具体具备的条件 1207

四、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程序 1210

一、境外买壳上市 1211

第四节 境外借壳上市 1211

二、境外造壳上市 1214

三、境外买壳上市和境外造?上市的比较 1215

第四章 国际融资方式(三):国际债券融资 1216

第一节 国际债券融资概述 1216

一、国际债券概念 1216

二、国际债券融资的特点 1217

第二节 国际债券发行 1218

一、欧洲债券的发行 1218

二、外国债券的发行 1221

第三节 国际可转换债券融资 1222

一、可转换债券有关术语的涵义 1223

二、境外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特点 1224

三、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利弊分析 1225

四、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条件 1225

第五章 国际融资方式(四):BOT方式融资 1228

第一节 BOT方式及其特点 1228

一、BOT的性质及与中外合作经营的比较 1228

二、BOT方式的优点与不是 1230

第二节 BOT的发展与应用 1230

一、BOT的发展过程 1230

二、BOT方式在国外的应用 1231

第五节 BOT组织结构与运作 1232

二、BOT项目运行流程 1234

第四节 BOT项目中政府的作用 1236

第五节 BOT项目的风险 1238

一、BOT项目风险的分类 1238

二、项目中断时风险的承担 1239

第六节 中国的BOT融资 1240

一、BOT融资对我国的好处 1240

二、BOT融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241

三、如何运用BOT方式融资 1242

第十四篇 企业的金融资本营运 1245

第一章 企业金融资本营运概述 1245

第一节 企业金融资本营运的内涵与过程 1245

一、企业金融资本营运的内涵与特点 1245

二、企业金融资本营运的过程及原则 1246

第二节 企业金融资本营运对象的选择与时机分析 1248

一、企业金融资本营运对象的选择 1248

二、金融资本营运的时机分析 1248

一、股权投资的内涵 1250

第二章 企业对股权市场的投资 1250

第一节 股权投资概述 1250

二、股权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1251

三、股权投资的类型 1253

四、股权投资的动因和功能 1254

一、股权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1256

二、股权投资的长期管理 1256

第二节 股权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长期管理 1256

第三节 股权投资的目标抉择 1257

一、选择目标企业的出发点 1257

二、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 1258

三、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分析 1258

五、对目标企业的股本结构和股东情况的分析 1259

第四节 股权交易价格的确定 1259

四、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 1259

一、股票价值基本理论 1260

二、影响股权价格的因素 1261

三、股权交易价格确定的方式 1262

第五节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262

一、股份取得时的帐务处理 1263

二、股份取得后的核算 1263

三、合并财务报表 1264

第六节 股权投资的资金筹措 1265

一、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 1265

第七节 股权投资的风险管理 1266

一、股权投资的风险识别 1266

二、股权交易资金的支付 1266

二、股权投资风险的防范及补救 1268

第八节 我国股权投资的现状及发展 1269

一、我国股权投资的现状与特征 1269

二、我国股权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271

三、发挥股权投资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1273

四、股权投资对我国银企债务重组的意义 1274

四、我国股权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配套措施 1276

第一节 期货市场的基本知识 1278

一、期货市场的作用 1278

第三章 企业对期货市场的投资 1278

二、期货交易的对象--期货合约 1281

一、投资交易的涵义 1290

二、期货投资交易的特点 1290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投资交易 1290

三、正常投机在期货市场中的作用 1291

四、非正常投机对期货市场的不利影响 1292

五、对期货市场投机的管理 1293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套利交易 1294

一、套利交易的涵义 1294

三、套利交易的作用 1295

四、跨月份套利 1295

二、套利交易的原理 1295

五、跨市场套利 1300

六、跨商品套利 1303

第四节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 1305

一、套期保值的涵义 1305

二、套期保值者的动机 1306

三、套期保值的种类 1307

四、套期保值的做法与一般交易策略 1308

五、进出口商的套期保值策略 1310

第五节 期货合约的期权交易 1312

一、期权交易的基本概念 1312

二、期权交易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316

三、期权的价格 1318

四、期权的主要交易策略 1321

第一节 债券交易市场概述 1329

一、债券交易市场的一般理论 1329

第四章 企业对债券市场的投资 1329

二、债券交易市场分类 1330

三、债券市场工具 1332

一、BOT组织结构 1332

四、债券交易市场的参考者 1334

第二节 债券交易的基本方式 1335

一、现货交易 1335

二、期货交易 1336

三、信用交易 1337

四、期权交易 1338

二、债券交易价格的计算 1339

一、债券交易价格及影响因素 1339

第三节 债券交易的收益分析 1339

五、现无交易 1339

三、债券收益率及比较 1343

四、衡量债券收益水平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 1344

第四节 债券交易的风险性 1347

一、构成债券交易风险的因素 1347

二、债券交易风险的测定 1349

三、债券交易风险的防范 1351

四、债券买卖时机的选择 1352

一、共同投资基金的涵义 1354

第一节 共同投资基金概述 1354

第五章 企业对共同投资基金的投资 1354

二、共同投资基金的追溯 1357

三、共同投资基金的特点 1359

四、中国共同投资基金的兴起 1361

第二节 共同投资基金的投资分析与选择 1366

一、共同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1366

二、共同投资基金的选择 1368

三、选择合适的共同投资基金 1373

第三节 共同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技巧 1377

一、共同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1377

二、共同投资基金的投资技巧 1379

三、选择退出或转换共同投资基金投资的时机 1384

第六章 企业对外汇市场的投资 1386

第一节 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 1386

一、外汇与外汇市场 1386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与种类 1394

三、汇率的确定与变动 1397

第二节 外汇交易的业务和操作 1400

一、外汇交易的基本概念 1400

二、外汇交易的方式 1401

三、外汇交易的操作 1405

第三节 外汇交易的分析技巧 1408

一、基本分析 1409

二、技术分析方法 1412

一、资金部的管理 1415

第四节 外汇交易的风险控制 1415

二、交易风险的主要种类 1417

三、交易风险的控制 1420

第十五篇 企业的金融创新工具投资 1423

第一章 金融创新工具投资导论 1423

第一节 金融创新工具市场概述 1423

一、金融创新工具的性质与特点 1423

二、金融创新工具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1423

三、金融创新工具市场的功能与影响 1429

四、金融创新工具市场的特点 1433

一、金融创新工具交易原则 1436

第二节 金融创新工具交易原则与策略 1436

二、金融创新工具交易策略 1438

第二章 金融期货交易 1441

第一节 利率期货交易 1441

一、利率期货合约 1441

二、短期利率期货合约价格的确定 1447

三、中长期利率期货合约价格的确定 1453

四、利率期货的套利交易 1455

五、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1465

第二节 国库券期货交易 1465

一、国库券的发行 1466

二、国库券期货和套期保值 1467

三、国库券期货的投机 1469

四、长期国库券对冲 1471

五、期货投机业务 1473

第三节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1475

一、股票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1475

二、几种常见的股票价格指数 1477

三、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1479

四、股票指数期货价格的确定 1483

五、股票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 1486

六、股票指数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 1487

第一节 金融期权市场概述 1489

一、金融期权市场的形成的国际化 1489

第三章 金融期权市场投资 1489

二、金融期权的功能及类型 1491

三、期权市场的结构及其运行 1495

第二节 金融期权交易的种类 1497

一、外汇期权交易 1497

二、利率期权交易 1503

三、股票指数期权交易 1505

第三节 金融期权交易策略 1507

一、金融期权差额交易 1507

二、金融期权的对冲交易 1509

第四章 外汇期货与汇率期货交易 1510

第一节 外汇期货交易 1510

一、外汇期货市场的产生及特点 1510

二、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的关系 1513

三、外汇期货市场的合约、报价和交割 1514

四、外汇期货交易操作 1516

五、欧洲美元期货 1519

六、外币互换交易 1521

七、外币期权交易 1523

第二节 汇率期货交易 1528

一、汇率期货交易概述 1528

二、汇率期货合约价格的确定 1531

三、汇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1535

一、无形资本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1539

第一节 无形资本的内涵分类与作用 1539

第一章 无形资本营运概述 1539

第十六篇 无形资本的营运 1539

二、无形资本的范围与分类 1540

三、无形资本的作用 1542

四、无形资本的价值评估 1543

第二节 无形资本营运的内涵意义与原则 1545

一、无形资本营运概念的内涵及特点 1545

二、无形资本营运的意义与原则 1546

第三节 无形资本市场营运 1549

一、无形资本市场营运的内容和方式 1549

二、无形资本交易方式和策略的选择 1549

第四节 无形资本的价值评估与计价 1550

一、无形资本的成本及计价 1550

二、无形资本的计价 1551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涵 1552

一、专利权的概念与特征 1552

第二章 专利权的营运 1552

二、发明专利及其特点 1554

三、实用新型专利及其特点 1555

四、外观设计及其特点 1555

五、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1557

第二节 专利权的申请与批准 1558

一、申请专利的基本条件 1558

二、专利权的申请与审批 1560

一、专利权的转让 1562

第三节 专利权的转让及专利的实施许可 1562

二、专利的实施许可 1563

第四节 专利权评估的基本方法 1566

一、重置成本法 1566

二、收益现值法 1566

三、加价法 1566

第五节 专利权的保护 1566

一、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1566

二、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1568

三、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及其责任 1570

二、商标的种类 1572

一、商标及其特征 1572

第一节 商标权的涵义与分类 1572

第三章 商标权的营运 1572

三、商标权及其特征 1574

第二节 商标的注册及续展 1575

一、商标的注册 1575

二、商标的续展 1577

三、商标的国际注册 1578

第三节 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1579

一、商标权的转让 1579

二、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1580

二、商标价值评估范例 1581

一、商标价值的评估方法 1581

第四节 商标的价值评估 1581

第五节 商标权的保护 1584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1584

二、商标侵权行为 1585

三、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 1586

第四章 商誉的营运 1587

第一节 商誉的内涵与特征 1587

一、商誉的内涵 1587

二、商誉的特征 1587

第二节 商誉的估价 1588

一、商誉的估价方法 1588

二、商誉估价范例 1589

一、企业素质 1591

第三节 商誉的维护 1591

二、企业形象 1592

第五章 商业秘密的营运 1592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内涵 1592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内容 1592

二、商业秘密的特点及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1593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许可证贸易 1594

一、寻找可能的接受方并对其进行评估 1594

二、签署正式谈判前的保密协议 1594

三、商业秘密许可证贸易谈判 1596

四、商业秘密许可证协议 1598

五、商业秘密许可证的执行 1600

二、商业秘密的估价方法 1601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估价程序与方法 1601

一、商业秘密的估价程序 1601

三、可能为企业带来损失的商业秘密的估算 1602

第六章 著作权的营运 1602

第一节 著作权的内涵 1602

一、著作权的性质及其特点 1602

二、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1603

三、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的归属 1605

四、著作权的期限与著作权的转让、继承 1607

第二节 著作权的贸易 1609

一、著作权贸易及其分类 1609

三、著作权贸易合同的类型及主要条款 1610

二、著作权贸易的条件与原则 1610

四、著作权的使用许可 1612

第三节 著作权的估价 1613

一、著作权贸易的付酬方式 1613

二、著作权的估价方法 1613

第四节 著作权的保护 1614

一、著作权产生及归属的原则 1614

二、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应具备的条件 1614

三、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1615

四、著作权的期限及限制 1616

五、违反著作权法的法律责任 1617

一、资产评估的内涵 1619

二、资产评估的内容 1619

第一章 现代企业资产评估概述 1619

第一节 资产评估的内涵、特点与目的 1619

第十七篇 企业资本营运的资产评估 1619

三、资产评估的特点和分类 1621

四、资产评估的目的 1622

第二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624

一、资产业务与适用价格匹配 1624

二、现行市价法 1625

三、重置成本法 1626

四、收益现值法 1629

第三节 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 1631

一、资产评估机构 1632

二、资产评估的法制管理 1633

一、申请立项 1635

第四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程序 1635

二、资产清查 1636

三、评定估算 1637

四、验证确认 1637

第二章 企业固定资产评估 1639

第一节 固定资产评估的特点与操作流程 1639

一、固定资产的特点及分类 1639

二、固定资产评估的特点与常用指标 1640

三、固定资产评估的操作流程 1641

一、机器设备重置成本评估的基本因素及其测定 1645

第二节 机器设备的评估方法 1645

二、重置净价的估算方法 1647

三、机器设备现行市价及清算价格的评估 1649

第三节 房地产的评估方法 1650

一、房地产评估对象的特点 1650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 1651

三、房产价格的评估 1654

第三章 企业流动资产的评估 1658

第一节 企业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与操作流程 1658

一、流动资产的组成项目与特点 1658

二、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与评估原则 1660

四、流动资产评估操作流程 1661

三、流动资产减值因素 1661

第二节 流动资产评估方法 1665

一、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评估 1665

二、应收项目、发出商品、预付费用和短期投资的评估 1667

第四章 企业资源性资产的评估 1669

第一节 资源性资产评估的特点 1669

一、资源性资产的概念 1669

二、资源性资产的特点 1669

三、资源性资产的分类 1670

四、资源性资产评估的特点 1670

第二节 资源性资产的价格构成 1670

二、地租本金化价格的构成 1671

一、资源补偿价格的构成 1671

第三节 资源性资产的评估方法及程序 1672

一、资源性资产的评估依据 1672

二、资源性资产的评估方法及程序 1672

第五章 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 1674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内涵、范围及分类 1674

一、无形资产的涵义及范围 1674

二、无形资产的特征 1675

三、无形资产的分类 1675

第二节 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与价格标准 1676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 1676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价格标准 1677

三、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评估 1677

四、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评估 1679

第一节 长期投资评估 1682

一、长期投资的涵义、分类及评估的特点 1682

第六章 企业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的评估 1682

二、长期投资评估的一般方法 1683

三、股票的评估 1685

第二节 在建工程的评估 1688

一、在建工程评估概述 1688

二、在建工程评估实务 1688

第三节 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评估 1689

一、递延资产的评估处理 1689

一、整体资产评估的含义及特点 1690

二、整体资产评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