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人 1
(一)老子的姓名 3
(二)老子生活的时代 4
(三)老子的籍贯 5
(四)老子的阶级立场 7
(五)老子的世界观 10
二、再说老子其人 13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13
1.老子与老莱子 14
2.老聃与太史儋 16
3.老子与太公任 19
4.老子与伯阳 20
5.老子与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 21
(二)老子是“老”不是“子” 22
(三)老子出关、归隐与“化胡” 31
(四)青牛和龙的寓意 33
三、《老子》其书 38
(一)《老子》的作者 39
(二)《老子》的书名 42
(三)《老子》的注本 43
(四)《老子》的帛书本 50
(五)《老子》旨要 53
1.对待一般问题 56
2.治国治天下之道 58
3.诸侯国之间问题与战争 61
4.怎样立身处世 62
四、老子哲学 66
(一)“道” 66
1.实存意义的“道” 68
2.规律性的“道” 68
3.生活准则的“道” 69
(二)“自然”“无为” 70
(三)“虚”“静” 73
(四)老子哲学思想评价 74
五、“老学”的传授与演变 76
(一)初期“老学” 76
(二)稷下学派 81
(三)申韩学派 84
(四)秦汉时期的黄老之学 86
(五)道教 87
六、老子与道家、道教 90
(一)老子学说的思想核心——“道” 90
1.“道”是客观实体,是万物之源 90
2.“道”是客观规律 91
3.“道”是做人的准则 92
(二)老子的基本主张——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 93
1.自然、无为 93
2.虚、静 94
3.柔弱、不争 94
(三)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96
(四)黄老刑名学派的新道学 98
(五)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101
(六)道家与道教思想的异同 102
(一)哲学方面 105
七、老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05
(二)宗教方面 106
(三)教育思想方面 106
(四)散文方面 107
(五)美学方面 107
(六)修辞方面 108
(七)心理学方面 110
(八)气功学方面 110
(九)医学方面 111
(十)军事学方面 112
(十一)经济学方面 114
(一)道似万物之宗 119
八、道文化的精髓 119
(二)形上超越与不可言说 120
(三)“道”的辩证性格 122
(四)天、地、人的勾连 124
九、道文化与养生 126
十、道家与企业文化 132
十一、《老子》注译 148
十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 343
十三、简本《老子》及译文 370
附录(一) 380
郭店楚简 380
郭店楚简释文注释 388
附录(二) 402
《清贫的思想》一书缘何畅销日本 402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读《老子》 409
毛泽东重视传统史学 415
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 418
有感于《超弦》再版 426
老子生地之谜揭底 429
老子出生地之谜被解开 432
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 435
也谈楚简《老子》其书 452
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