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1.1 石油地质动力学体系的划分及研究方法 2
1.2 变质岩基岩油藏研究概况及问题的提出 3
2 区域地质概况 5
2.1 大民屯凹陷的形成与演化 5
2.2 曹台变质岩潜山的地质背景 7
2.2.1 构造特征 7
2.2.1 岩性特征 10
2.3 本章小结 12
3.1.1 高凝油的性质及成因分析 13
3 基岩潜山油藏的烃源岩动力学特征 13
3.1 基岩油藏的原油性质及油源 13
3.1.2 油-油及油-岩对比 20
3.2 烃源岩成烃史 22
3.2.1 沉积埋藏史的反演 23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退火动力学 24
3.2.3 成熟度史模拟 28
3.2.4 生烃史模拟 28
3.3.1 烧源岩及其沉积特征 30
3.3 烃源岩特征 30
3.3.3 烃源岩成熟度 31
3.3.2 有机质类型及丰度 31
3.4 本章小结 32
4 基岩潜山油藏的储层动力学特征 33
4.1 裂缝性储层的特征与描述 33
4.1.1 破裂过程与地质作用之间的联系 34
4.1.2 裂纹的描述与评价 35
4.2 基岩储层的孔隙特征 38
4.3.1 岩心裂缝类型 39
4.3 基岩储层的裂缝类型及空间分布 39
4.3.2 变质岩裂缝性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41
4.3.3 裂缝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 46
4.3.4 断裂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 51
4.4 基岩裂缝储层的形成机制 58
4.4.1 声发射实验及岩石裂缝期次研究的理论依据 58
4.4.2 石英光轴测量 61
4.4.3 有限元构造应力场模拟 63
4.5.2 各期次裂缝分析及裂缝发育史 77
4.5.1 裂缝发育期次 77
4.5 基岩储层裂缝发育史 77
4.6 本章小结 81
5 基岩潜山油藏的运移-成藏动力学特征 83
5.1 运移时期及路径分析 83
5.1.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原理 83
5.1.2 包裹体古地温及油气运移期的确定 84
5.1.3 油气运移通道 84
5.2 成藏特征及时空匹配 85
5.2.1 圈闭演化发育史分析 85
5.2.2 成藏期及时空匹配 91
5.3 油源充注因素 92
5.4 本章小结 93
6 基岩潜山油藏含油裂缝的非线性动力学预测 94
6.1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的建模原理 94
6.1.1 神经网络原理概述 94
6.1.2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 95
6.2 基岩裂缝储产层分类及预测评价 98
6.2.1 储产层特征参数类型及确定原则 98
6.2.2 储产层建模样本的特征参数的提取及分析 99
6.2.4 裂缝储产层的判识 101
6.2.3 裂缝储产层的建模与评价 101
6.3 基岩储层裂缝类型与含油性的关系 103
6.3.1 主要含油裂缝类型 104
6.3.2 含油裂缝纵横向分布 104
6.3.3 含油裂缝分布控制因素及其评价 107
6.4 本章小结 109
7 基岩潜山油藏的地质动力及成藏中的能量聚散 110
7.1 油气成藏动力的来源 110
7.2 潜山油藏成藏过程中的能量聚散 111
7.3.1 烃源岩内流体能量的演变阶段 112
7.3 潜山油藏的能量聚散与成藏 112
7.3.2 储层内流体聚能与内部调整阶段 113
7.3.3 圈闭中流体能量的演变阶段 113
7.3.4 油藏的能量释放期(油藏的破坏期) 113
7.4 石油地质动力学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114
7.5 本章小结 115
8 主要结论与认识 116
英文摘要 118
参考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