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1
一、由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现状所引起的思考与探索 3
1.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3
2.什么是思想? 4
3.怎样铸就思想、构筑精神? 6
二、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 8
1.选材、列序 8
2.转换、生成 10
3.整合、提高 13
三、开展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初步取得的成效 15
实践篇 17
专题一:什么样的血液流淌什么样的文字——走进鲁迅的世界——读《呐喊》《彷徨》 19
沙漠·树·路 金璐 25
老周 黄蓉蓉 29
灯下漫谈 梁惠卿 32
鲁迅的骂与讽刺 俞鹤峰 35
我心中的鲁迅 吴晓燕 37
浅看鲁迅 陈镌耿 39
魂断梦天堂 陈佳丽 41
寻觅 陈华丽 45
浅谈国民 梁玉燕 48
《伤逝》,逝了吗? 钟翠娜 51
遐想先生的爱情与国民的部分 佘少勇 53
思·行 王龙 55
那斜眼的背后…… 郑宝宝 58
巨人的苦难与麻木 邱坤保 61
遥望星空 曾庆滨 63
Q形的遐思 文肖芬 65
走进鲁迅世界 李艳梅 67
阿Q之胜利? 陈淑华 70
梦,总是会醒的 罗枫烨 72
大团圆 赵向盈 74
阿Q的“圆” 陈春燕 76
将沉默进行到底?! 梁羽 77
可笑的悲剧 李昆文 79
阿Q当官 彭文宣 82
狂人苦旅 陈柯 84
阿Q新传 刘穗生 86
阿Q正传(课本剧) 付杨洋 执笔 88
海子诗篇(小组朗诵) 金璐 执笔 94
专题二:在逆境和苦难中的伟大与尊严——生与忧患——解读苏轼 98
苏东坡,一个应该被超越的人 曾庆滨 104
小人们的“造就” 陈丽妃 106
苏轼与小人 梁玉燕 108
沉沦始于妒火,大器成于宽容 付杨洋 111
写给苏轼 何萍 113
小议大苏 俞鹤峰 115
今夜的黄州 梁羽 117
独上高楼 郑宝宝 119
孤魂之洲 王龙 120
苏轼之魔力 吴凤香 123
光之翼 高晓瑜 125
生命的酷爱者 钟翠娜 127
可敬的苏轼 罗枫烨 130
苏轼的人生观 杜明华 132
泛舟赤壁 吴晓燕 134
夜游赤壁 陈伟平 136
何为友 陆惠鑫 138
照镜 李志东 139
苏东坡与令狐冲 彭文宣 141
人生之“冬” 文肖芬 142
专题三:一粒砂里的世界 一朵花里的天堂——科学的巨擘,人类的良知——爱因斯坦 146
如果城市的上空有天使 付杨洋 152
孤独栖宿 黄蓉蓉 153
爱·音·思·坦 何萍 156
当他再一次睁开眼睛 彭冕妮 158
一滴水里的海 陈佳丽 159
丧失的那部分 粱玉燕 162
给自己一个有鱼的地方 陈创薇 164
生命神圣 张鑫 166
爱与恨的边缘 陈华丽 168
“狂人”爱因斯坦 孔镇 170
一代天骄——爱因斯坦 李艳梅 172
从爱因斯坦的眼睛中看到的科学精神 李宇卓 175
何去何从 俞鹤峰 178
智者无惑 彭文宣 180
才智=成功? 李昆文 181
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 黎明 183
百年担忧 陈柯 185
改革之时 发展之时 陆惠鑫 188
和谐与教育 杜明华 190
从爱因斯坦想到我们的教育…… 陈丽妃 192
水与舟 王龙 195
大盗的觉悟 唐炯彬 198
爱因斯坦礼赞 陈伟平 201
爱因斯坦之死 彭秉澄 203
心中的纪念碑 李志东 205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