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1927.7以前) 3
第一章 大革命前永定的政治经济状况 3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
第二节 政治经济状况 4
第二章 马列主义的传播与党组织的建立 11
第一节 马列主义在永定的传播 11
第二节 中共永定党组织的建立 24
第三章 北伐军入永与工农运动的兴起 29
第一节 北伐军攻克永定 29
第二节 工农运动的开展与挫折 32
第二编 永定苏区的创立发展与挫折(1927.8—1934.10) 41
第四章 南昌起义军入永与中共永定县委的建立 41
第一节 南昌起义军入永 41
第二节 中共永定县委的建立 45
第五章 永定暴动 49
第一节 暴动前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49
第二节 反对苛捐杂税与开展“分粮吃大户”的斗争 51
第三节 溪南区委被袭与“岭头会议” 56
第四节 武装暴动攻占永定城 60
第五节 太平里秋收暴动 64
第六章 溪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金砂“分田试点” 68
第一节 暴动武装的整编与反抗敌人“清乡” 68
第二节 溪南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72
第三节 金砂“分田试点” 74
第七章 闽西临时特委、暴委和红军在永定的建立与丰稔、五坎武装斗争的开展 77
第一节 闽西红军在金砂建立 77
第二节 丰稔农民武装暴动 78
第三节 五坎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 81
第八章 斗争策略的转变与党的“六大”精神的贯彻 84
第一节 灵活的斗争策略 84
第二节 党的“六大”精神的传达与贯彻 87
第三节 特委、县委机关在文馆遭敌破坏 89
第九章 红四军入永与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92
第一节 红四军进军永定 92
第二节 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98
第十章 永定苏区党、政、军建设 102
第一节 党的建设 102
第二节 政权建设 108
第三节 武装建设 110
第十一章 永定苏区经济、文化和交通站的建设 113
第一节 经济建设 113
第二节 文化教育等事业建设 121
第三节 交通站建设 124
第十二章 “左”倾错误对永定的危害和红军东征漳州促进永定苏区的恢复 127
第一节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永定的贯彻 127
第二节 “肃清社会民主党”事件对永定的危害 130
第三节 红军东征漳州促进永定苏区的恢复 133
第十三章 反“罗明路线”与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135
第一节 反“罗明路线”在永定 135
第二节 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138
第三编 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4.10—1937.7) 147
第十四章 “赤寨会议”的召开与游击战争的开展 147
第一节 闽西军政委员会在月流成立 147
第二节 “赤寨会议”的召开与贯彻 152
第三节 粉碎敌人的第一、二期“清剿” 157
第十五章 抗日讨蒋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粉碎敌人的第三、四期“清剿” 168
第一节 抗日讨蒋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 168
第二节 粉碎敌人的第三、四期“清剿” 172
第十六章 从政治上、军事上粉碎敌人的第五期“清剿” 180
第一节 “西南事变”的影响及粤军入闽 180
第二节 粉碎粤军的“清剿” 182
第三节 人民群众对游击战争的支持 187
第四编 抗日反顽斗争(1937.7—1945.8) 195
第十七章 永定国共和谈的成功与北上抗日的实现 195
第一节 和谈的开展 195
第二节 北上抗日的实现 200
第十八章 发展国共合作形势,坚持团结抗战 204
第一节 抗战初期党组织的建设 204
第二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207
第三节 永定华侨支援抗战 211
第四节 开展保田斗争 214
第五节 侨育中学党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218
第十九章 国共合作中的矛盾与斗争 222
第一节 从小磨擦到“马永昌事件” 222
第二节 “闽西事变”和“南委事件”对永定的影响 227
第三节 开展隐蔽生产斗争 231
第二十章 反顽武装自卫斗争的开展 237
第一节 王涛支队在永定的主要活动 237
第二节 中共永和靖县委的建立与活动 241
第三节 康容支队在金丰大山建立 242
第五编 迎接解放(1945.8—1949.9) 249
第二十一章 适应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继续坚持隐蔽斗争 2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永定的形势 249
第二节 在继续隐蔽斗争中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253
第三节 闽西特委和杭永县委机关在半山遭敌破坏 256
第二十二章 游击战争的蓬勃开展 259
第一节 闽西支队在永定的建立与活动 259
第二节 各地游击武装的建立与活动 265
第三节 各地工作团和武工队的建立与活动 270
第二十三章 永定全境解放与县人民民主政府的成立 273
第一节 赖作梁等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 273
第二节 接管永定县城 275
第三节 抗击国民党溃军的窜扰 278
第四节 县人民民主政府的成立 280
附录 永定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284
编后记 319